水文化视域下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探索*

2019-02-14 09:49:50
四川水利 2019年6期
关键词:物质图书馆精神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崇州,611231)

儒家曰:“智者乐水”,道家曰:“上善若水”,佛家曰:“善心如水”,千百年来,在与水的交流、利用、观赏、对抗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数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这些文化中所蕴含的元素也包罗万象,对图书馆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从水文化中汲取各种优秀元素,为图书馆文化建设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是我们身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这个以水为师的水利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进行图书馆文化规划和建设时应当考虑的。

1 水文化概述

1.1 水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水文化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与水有关的各种物质、精神、制度与行为的总和[1],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从美学、哲学、政治、民俗、文学、水利等等方面来进行总结,从而得出的定义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总体而言,学者们多把水文化划分为物态、精神、制度、行为几个层面,从文化层次理论而言,图书馆文化与水文化是相通的。因此,水文化所含元素,亦可以同图书馆文化相结合,将水文化所含元素运用到图书馆文化建设中。

1.1.1 水文化的内涵

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其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理念的深刻反映,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从事水事活动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2]。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以水利工程、治水用水工具为代表的物态水文化;又包括人们在从事与水相关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为水文化;还包括人们在调节与水的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等所构成的制度水文化;更包括人们在认识水和感悟水的基础上产生的诗歌、风俗、哲学等精神水文化。

1.1.2 水文化所含元素

水文化所含的第一个元素,就是水及其周围景观所共同构成的景观元素,这些元素根据地势、气候的不同,在各地也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第二个元素是以“逝者如斯”、“上善若水”、“善心如水”等为代表的人类在与水有关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因水而出的哲学元素,这些元素道出了因水而来的人生哲理,让人们相信“水知道答案”;第三个元素则是以治水工具、治水工程、治水方案、治水著作等为代表的治水元素,这些元素为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奠定了重要基础;第四个元素则是人们在与水有关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社会约定等法制元素,这些元素是人们对人与水关系的高度总结和精辟分析;第五个元素则是以与水有关的诗歌、音乐等为代表的文艺元素,这些元素是人与水关系的升华与扩展;第六个元素则是以民俗、宗教活动为代表的民俗元素,这些因素体现了在生产力不足的时代,人与水的另一种关系。总体而言,水与人类的相互作用,是构成水文化的主要元素。

水文化以景观元素和治水元素构成的物质文化为基石,由此而衍生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水文化的表层,是承载精神文化的基础,是展示精神文化、提升水利形象的物质条件和有效载体,是水文化发展的基础[3];以哲学元素、文艺元素为代表的精神文化是水文化的核心,是物质文化的心理积淀和制度文化的精神基础,是水文化发展的灵魂;以法制元素等为代表的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的社会规定,也是精神文化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更是水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以民俗元素为代表的行为文化是物质文化的民俗反映,是水文化在民俗活动中的具体展现。

1.2 水文化的特征

水文化是一种具备水特征的文化形态,所谓“水无常形”,水文化的特征也是复杂多样的,具体说来,水文化具备双重性、层次性、时代性、继承性、地域性、生发性、开拓性、创新性、开放性、革命性、建设性、民生性、休闲性、包容性、多样性、宗教性、阶级性、民俗性、民族性、衍生性、整体性、系统性等等特征,这些特征既决定了水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也决定了不同流域、不同地域的水文化呈现明显不同的特征,因此,在开发利用水文化元素打造图书馆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水文化的各项特征,突出水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

一方面,水文化中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往往相伴而生,相辅相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将水文化元素融入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挖掘、保藏和利用物质文化,又要充分挖掘、整理和弘扬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间性,这就要求我们突出地域特色,在打造本馆文化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本地水文化的深刻内涵,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将本地水文化融入到图书馆文化中去。

2 图书馆文化概述

2.1 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图书馆文化是人类在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是图书馆作为一个组织机构自诞生以来长期在为读者服务的管理活动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受社会历史环境影响的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管理作风、精神风貌、行为方式、道德规范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更是一个多要素相互制约、相互辐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有机综合体[4]。

图书馆文化包含图书馆馆藏、图书馆设备、图书馆精神、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哲学、图书馆目标与标志、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形象、图书馆环境、图书馆道德规范、图书馆管理方式方法、图书馆活动仪式及图书馆信息交流方式等等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有机结合构成了图书馆文化的四个层次[5]。

2.2 图书馆文化的层次

根据泰勒的文化层次理论,图书馆文化同样可以分为物质、行为、精神、制度四个层次。其中,表层是由图书馆建筑、藏书、装修、设备、环境等物质元素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它是图书馆文化的硬件表现部分和物化表现形式;浅层是以图书馆活动礼仪和图书馆信息交流方式为代表的行为文化,它是图书馆的对外形象,同时也是图书馆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层是以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管理方法等要素为代表的制度文化,它是调节图书馆内外关系和行为方式的规范性文化,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核心层是以图书馆形象、图书馆哲学、图书馆价值观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它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集中反映了一个图书馆的本质和特色[6]。

综上所述,图书馆文化与水文化同属于衍生文化,同样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总和,两者有着相同的文化根基,将水文化的各类元素融入到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中去,是完全可行的。

3 水文化视域下图书馆文化建设路径初探

3.1 以水为基,丰富以水文化为主题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基石和前提条件,要建设优秀的物质文化,首先要考虑资源的特色以及组织结构。在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可以大量收集与水文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在此基础上从馆舍、馆藏、设备三个方面打造融入水文化特色的物质文化。

馆舍上,可以在装修中充分融入水文化的景观元素,充分利用原本的校园水木景观,在图书馆大厅内设置盆景、花池、水池等简单的景观,利用水的流动性,让图书馆的景观更加灵动,气氛更加幽静。在图书馆的整体装修色调上也可以融入与水相关的艺术元素,将水文化融入图书馆装修的整体氛围,同时与水校的整体装修氛围相契合和呼应。

馆藏上,可以构建水文化为核心的资源架构,充分利用水文化的各项元素,围绕水文化重组馆藏资源。一方面,可以建立水利专藏区(馆)、建设水利专藏数据库,充分整合校内水文化信息资源,充分挖掘水文化的丰富底蕴;另一方面,可以与校内水文化研究中心强强联合,丰富和优化关于水文化的馆藏资源结构。

设备上,可以与后勤中心合作,添置或借用一些水文化景观保护设备,如水池景观的抽水循环设备等,用以维护馆内的水资源景观。

3.2 以水为伴,树立以水文化为内核的行为文化

图书馆行为文化是图书馆主体相关人员在长期的与图书馆相关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其行为展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的总和,展现的是一个图书馆的风貌和形象,也是图书馆对外展示自己的窗口。在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可以融入水文化中民俗元素所表现出的对水的“敬”、“畏”等精神元素,鼓励读者与馆员的良性互动,鼓励馆员在行为中展现水“海纳百川”的包容与“水滴石穿”的坚持,鼓励馆员和读者共同通过良好的行为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3.3 以水为师,打造以水文化为指导的精神文化

水文化中的精神文化,集中表现在人类长久以来参与水事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积淀,包括水文学、水艺术、水精神、水哲学等等,它们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对图书馆精神文化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图书馆在打造精神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水文化相关的种种因素,比如举办与水文化相关的主题书展、征文等阅读推广活动,在书架和墙壁上装饰一些水文化相关的宣传标语等。与此同时,在日常服务工作中应当突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润泽天下”、“包容万物”的精神,在坚持图书馆职业精神和职业价值观的基础上坚守水文化价值观,将水文化中的哲学元素与图书馆的职业使命相结合,让水文化中的哲学因素充分与图书馆精神相结合,打造具有水文化特色的图书馆精神文化。

3.4 以水为友,构建以水文化为补充的制度文化

人类与水的关系,经历了“以水为敌”、“以水为仆”、“以水为师”、“以水为友”、“与水为伴”的各个阶段以后,逐渐探索出一条与水和谐相处的道路,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法制法规,这种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与图书馆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在经历了“以藏为主”、“藏用结合”、“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几个阶段后,也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重点的制度文化,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水文化中的哲学元素,借鉴法制元素来完善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让水文化成为图书馆制度文化的有力补充。

4 结语

水,润泽万物,或一泻千里,或止水游丝,或静水流深,或跌宕起伏,水文化以其丰富的文化形态、广博的文化结构类型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文化的基因,流淌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里,浸润出了中国人仁(关爱)、义(温润)、勇(责任)、智(创造)等等优秀品格,借鉴和吸收水文化的各项元素来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发展,将水文化的元素融入到图书馆文化建设中,让图书馆充满水文化元素,让水文化的基因同样浸润在图书馆的各个角落,将图书馆文化与水文化有机结合,是一条打造特色图书馆文化的可行之路。

猜你喜欢
物质图书馆精神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2:02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飞跃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