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与衍变★

2019-02-14 09:32徐思洋
山西建筑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布局规划

金 鑫 徐思洋

(江苏师范大学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11116)

“校园”一词最早源于拉丁语,指一个界定明确的开放广场。随着大学的发展,“校园”逐渐指校园中的一切景物与建筑物。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大学使得文化贮存,文化传播和交流,以及文化创造和发展,这大约正是城市的三项最基本功能。”[1]欧美高等教育发展较早,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规划设计理论,审视其校园规划的衍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西方校园规划的发展

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校园——智者、学者的施教点。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教育,主要由政府机构、非正式的学者团体进行知识传授。古代西方高等教育确立了大学的两大功能:一是保证学问的传承与研究,二是给予知识,保证国家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建筑十书》曾描述到:宽敞的凹室布置在三面柱廊上,哲学家们、雄辩家们及好学之士都可以占据座位,发表议论。可见当时,主要在城市建筑内进行知识的传授,且城市建筑物仅仅履行教学场所的职能,当时的高等教育并没有融入社会。同时,这一时期的知识传授仅仅在智者或是统治人才中进行,教育方式单一,受众人群较少。

2)中世纪时期的校园——形成于城市,封闭于城市。

建于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拉开中世纪大学校园序幕,与当时的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一起,成了欧洲大学的原型。此时的大学选址一般在周边农业兴旺的繁华城市,逐时发展,所在的城市与大学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中世纪早期,大学仅仅是指大师与来自各地的学生所形成的松散的组织,大学校园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建筑,往往是租借民房或者在教堂、修道院授课。1322年,博洛尼亚市政府为了留住不断地出走的学者,兴建了一所小礼拜堂,于是有了世界上第一座大学建筑。

中世纪战争频繁,许多像修道院、礼堂等具有典型封闭空间的建筑在欧洲出现。且当时经济、技术条件不发达,大学建筑基本上是以单栋为主。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单栋建筑不能满足需要,不断兴建教学楼,形成了大学校园。此时校园建筑的形态主要以方形院落为主,建筑平面大多为围合的四方院。中世纪的大学因城市形成而封闭于城市之中。

3)近代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与规划的结合。

近代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发展成为国家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摇篮,大学校园突破传统封闭式方院。开敞式校园布局更符合时代需求:师生应与社会接轨丰富实践知识,高等学府应该与社会相接触。校园向社会敞开,校园更加亲近社会,让更多人可进入大学校园;大学学科划分更加细致使得校园内建筑可以较为分散,各院系和学科可单独设楼。美国总统杰弗逊设计规划的弗吉尼亚大学可以称为开敞式大学的典型代表:校园整体尺度壮阔布局严密,建筑群组织规则,形成有纪念性风格的形式。这种开放式的设计、壮观的建筑形式被之后的美国大学广泛采用。

与此同时,前苏联的大学校园规划,更加强调对称开放式布局来突出其建筑的宏伟气势,以莫斯科大学为典型代表。这种对称布局的规划形式在我国建国后也运用广泛,如清华大学主楼就是典型的对称布局。

4)现代大学校园——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下的产物。

二战前的大学校园规划,在规划理念上,强调功能分区以及功能的合理性。即按照相近功能划分活动区域来组织校园,按照各部分的功能需要和相互关系定出它的位置,决定其体型;重视规划的灵活性,寻求功能合理,自由多变的空间布局,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典型代表为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北卡罗林那黑山校园和包豪斯校舍。

二战后的大学校园的规划,在规划理念上,强调人文特征以及多重生活模式。即重视历史与传统文化,重视建筑的地方性及人情化,保留校园文脉;强调建立将来发展的理论的方法,产生了动态的校园设计思想,注意建筑单体和总体空间结构具有能适应调节的灵活性和总体的有机生长;根据人的行为活动特点,把校园空间高效化、实用化,采用生活部分与教学科研部分相交叉布置或部分相重叠以求构成多重生活模式的校园环境。典型代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克雷斯杰学院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5)当代大学校园——形态分类与布局模式。

当代大学校园平面形态的分类与布局模式,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一是分子结构型:以学院为单位成组布局,并与中央管理与服务机构相联系,成为每个学院高度集中,而学院之间则较为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英国肯特大学为代表。二是核心放射型:以一个全校性的公共活动中心区如教学中心区或绿地广场为核心,其他各功能区环绕此核心呈辐射状向外扩展,一般不出现局部的单方向发展,校园布局紧凑明晰,以加州大学爱尔凡分校为代表。三是沿线布局型:把各种公共教学设施、文化交流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等,集中沿校园中央步行道布置成街道状空间,并朝两端延伸,专业教学和研究设施则沿线性的两侧发展,以英国巴什大学为代表。四是网格单元型,用网格交叉覆盖基地面积,所有建筑物都限制在一个或几个网格单元的范围内,学校的发展用二维尺度来控制,以苏黎世大学为代表。

2 中国校园规划的发展

1)中国大学校园形态的前身——书院。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文化教学组织,从唐朝开始到清朝教育改制,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独特教育机构,并推进了中国文化史的发展[2]。对比发现,书院与同期西方校园方院形式十分相似,师生与外界隔开,创造不受干扰的研读环境。垣墙内书院的建筑群组合,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书院基本采用对称的布局方式,沿中轴线布置元素如讲堂、祭堂、藏书楼等,中轴线上一般有二到五进院落甚至更多,中轴线两侧一般布置斋舍和其他建筑,这样的书院布局区分了内外主次,凸现了书院主体严整、庄重的氛围[3]。

2)中国大学校园的变革——从“书院”到“学堂”到“大学”。

甲午战争失败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中国开始书院的改革。1901年“新政上谕”令开始颁布,标志着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将书院改为学堂的诏令,宣布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正式开始。学堂在中国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的大学正逐渐走向独立。学堂的形制由书院转化而成,以“间”为单位的传统建筑组织形态不复存在,取代它的是以适应自然学科独立发展的单栋建筑。整体形态上,学堂仍然保持以中轴为统领的四合院式的封闭的组织形式。此时的校园规划可以看作是书院教育与西方教育相融合的产物与结果。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开始,三类大学开创了中国大学校园的新形式。一是以燕京大学为代表的教会大学,注重对中国传统建筑形制的利用,以西方规划理念为基础,中国传统空间意向以及中国园林意境为表现形式规划与设计校园形态,在校园构架中暗含十字架结构,体现了基督教义在中国的融入。二是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为首的国立、私立大学,不拘于“中西”样式之争,主张校园开放,促使校园肌理与城市肌理相接,让校园成为社会元素的一部分,根据实际需要规划校园,在提供师生活动场所的同时也注重“保我性”,在景观塑造上注重园林化发展。三是以清华大学、四川大学为代表的本土大学,校园形态上更强调中轴对称,平行、垂直为次轴线。以围墙隔绝城市与校园的关系,整体设计简洁、经济。

3)新时期的大学校园——转型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处,中国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理念模仿苏联模式,莫斯科大学的设计方法在我国广泛流行:校园功能分区明确,道路流畅,但校园布局分散,缺乏院系之间的交流;校园广场多为尺度宏大的大广场,校园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周边布局。

改革开放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性规划理论、文脉主义规划理论等全新规划理念思潮一涌而入。大学校园规划注重将国外大学的设计思想与中国大学的特点融合进行了诸多探索:主要教学区布局集中,方便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设施共享;功能分区明确,注重校园动态规划过程,校园结构布局逐渐变为生长性结构布局;但是对校园特色关注不足,没有体现时代性与地域性等特征[3]。

3 当代校园规划的设计导向

大学校园规划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进入21世纪,大学校园建筑与规划更是面临着知识更新、社会变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一个当代的大学校园规划的设计导向应该是什么呢。

1)校园与自然以及科技的和谐发展。

校园规划设计要以尊重自然生态优先,让校园环境与自然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反映地区地貌与校园特色。注重科技和新技术方面的探索,如建设材料尽可能使用可循环材料,利用防晒墙与架空屋顶以及遮阳系统来调节室内的环境,利用太阳能与深水井来作为天然的空调能源等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概念广泛,蕴含了生态、文化、科技等,除了在设计规划中有意的避免不可持续、不和谐的方面,还要解决现实经济条件与现代生态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

2)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与地域、时代、文化相结合。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先生认为,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需要有地域性、时代性、文化性三者并重的创作思想,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校园建筑如何可持续发展,首先便是要牢牢抓住地区特色,避免校园规划的“特色统一”。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种植了许多橡树和花凌草,而这一物种的原产地就是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帕罗奥多。利用这一方法,使校园给人留下了属于某一特定场所的感觉,增强了校园与所在地域的同一性[4]。关于时代性,何镜堂教授认为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校园建筑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表达所处时代的实质,表现校园的精神文化。对于文化性,我们知道校园建筑即是物质财富,也是校园文化精神涵养的承载,校园建筑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表现形态需要继承与发扬文化性的特征。当今校园建筑设计需要我们理解与综合这三方面的属性来建设现代大学校园。

3)注重整体开放与集约化布局的协调。

校园向社会开放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逐渐成为地区的文化资源中心,社会也需要校园研究成果的转化;高校为了培养人才,也需要与社会交流,让学生在社会中得到锻炼。校园开放式规划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在邻近城市道路的地方建设图书资讯中心、体育服务中心,方便社会共享资源。可以设立校园社会实践中心,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益。当代中国经济的转型,对中国大学在社会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不再仅仅服务于校园中的受教育者,更要求发挥其知识文化中心的作用。向社会开放,一是体现在对社会的关注,校园资源的共享,二是体现在对教育的关注,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学,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曾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经历了追求大学数量的发展模式后,当代大学逐渐将发展的目光着眼于大学的内涵发展。以我国为例,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日益紧张与稀缺,发展集约型大学成为必然趋势。21世纪初的“大学城”建设便是这一理念的体现。集约的内涵不仅在集聚,更要在效益的回报,大学作为一个非效益体,所谓“集约”的效益回报便体现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文化效益上。在校园建设中,建设学科群,多专业合楼,将学科交叉、相邻或者相近的学科通过建筑群或者以合楼的形式包容在一起。这不仅符合现代科学边缘学科的特点,有利于相邻学科之间的交流,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校园的节约用地与预留发展。如日本中央大学多摩校区,运用集约型的价值导向,大学占地仅仅50 hm2,容纳两万名学生,不仅节约土地资源也有利于校园未来的扩建与发展。

4 结语

大学校园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文化性、地域性的社会—空间统一体。大学校园规划不仅仅是师生的教学场所的建设,更承载了大学的精神与文化。一个好的大学校园设计需要设计师考虑实用、经济、地域、校园文化文脉等多方面因素,更要在校园规划结构呈现出可增长的状态,使大学校园具有应变能力和适应性。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布局规划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VR布局
迎接“十三五”规划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