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城一体化视角下的连城城区发展策略思考

2019-02-14 09:32
山西建筑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连城县连城城区

张 昌 湖

(连城县城市规划管理中心,福建 连城 366215)

1 概述

连城县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西北部,距龙岩市区约70 km,与三明、永安接壤。冠豸山位于连城县城东侧1.5 km,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根据城市发展总体定位,连城县城未来将打造“山环水绕、城景相依”格局,建设宜居宜游、城景交融,具有浓厚客家文化底蕴的山水休闲旅游城市。

冠豸山景区是连城县打造山水休闲旅游城市的动力之源,也是连城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调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的基础和关键。但从现状来看,连城城区与冠豸山景区相对独立的发展,风景名胜区的良好辐射带动效应没有充分体现,城区借力旅游经济进行转型发展迟缓。因此,如何按照“景城一体化”打造的战略思路,摆脱景区与城区既往孤立发展的态势,形成“城区—景区”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是连城当前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重点。

2 冠豸山风景区对连城城区发展的影响

2.1 城市历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连城县志记载:棋子岭作为连城县一方之主,山势一眼望尽。直下南向行龙向八里,始屹立为县蟠龙山;西出宝嶂过五磜。有山岭层峦叠秀,横亘十余里,承中出者至冠豸,为连阳第一境;岭水向东向北十里文川溪,九曲十八弯,呈环抱冠豸之势。古连城以县蟠龙山为起点,左为寨子山,右为社稷坛,中出入城为雄镇楼,其下为功德祠。镇雄楼正对冠豸山,城内主要建筑前低后高,一直延伸到冠豸山。站在楼上可见宛若莲花的冠豸山主峰和蜿蜒曲折的文川水,突出一个“望山见水”。自此,古连城初具形态,形成以山城为墙窝,塔岭为背,隔水向东朝拜山川坛的传统祭拜空间。

2.2 优化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重要动力

冠豸山是连城县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城市名片,拥有众多游赏价值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与武夷山并称为“北夷南豸山,丹霞双绝”。风景名胜区本身具有的正面品牌形象,可带来稳定持久的旅游吸引力,支撑城市旅游业持续发展,从而带动连城县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连城已将旅游产业作为城市的主导产业之一,未来将建立“风景为主,城市为从”的观念,从保护风景区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在城市中形成休闲度假产业核心区和客家文化产业体验区,以及利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为城市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2.3 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重要场所

古时乡民筑以冠豸寨,坐拥中开阔腹地,北有山脉围绕,西南平地开阔,可安寨居住上万村民。至今冠豸山间奇胜的苍玉峡、芙蓉波、金字泉、白云洞等景点处仍可见城寨和云楼,规模宏远连片,遇到紧急情况可以保卫一方生灵,平常的时候可以作为游憩观览,一举多得,加强了山城游览兼顾防守功能。如今,随着冠豸山景区开发日趋完善,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以及亲切的文化氛围,更是连城城市居民日常开展游憩活动的首选之地,满足人们不远游而能探寻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

2.4 提升城市形象特色的重要元素

连城城市整体轴线结合冠豸山,沿文川河迂回曲折,沿冠豸山体蜿蜒展开,从平地到丘陵,形成了两岸丹霞山峦陡峭,起伏变化的独特山体观赏视角,为连城城市带来山水文化特质。冠豸山是彰显连城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的最好元素,甚至是城市象征,对突出城市个性和特色,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及强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5 构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骨架和基础

冠豸山拥有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留给连城县最宝贵的自然环境财富。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层面看,是连城连通外部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区域生态系统中的“底”,目前人为影响相对较小,为改善城市小气候、水源涵养、固土防沙、保护物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城市绿地系统层面看,是充当城市“绿肺”,改善县城整体生态环境,构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骨架和基础。

3 冠豸山风景区与连城城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3.1 风景区和城区规划缺乏统筹

目前连城县城区规划多是从某个层面、某个角度进行规划研究,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绿道规划等基本上仅从单一方面出发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空间进行指引。总体规划虽然考虑了冠豸山对于城市的影响,但是对于山边的乡野地区并没有进行明确指引,不利于整体大范围的风貌塑造。而冠豸山的相关规划,是从冠豸山的角度出发,对于景区周边范围进行明确规定,并未完整地考虑城市的发展。由于缺乏规划的有效引导和统筹,目前景区与城市建设虽然设有一定缓存地带,但其间用地布局较为混乱,没有结合视觉影响进行建设控制,景区外围一定程度上受到城乡建设的影响和侵蚀。

3.2 城市建设风貌辨识度不高

连城城区在发展中忽略了冠豸山在区域整体空间架构中的重要作用,展现“山环水绕”的景观格局逐渐消失,总体风貌辨识度不高。现状城区段文川河基本改造为人工垂直岸线,沿溪建筑基本临水而建,部分段有建设绿地、公园等公共活动空间,但景观品质一般,缺少滨水步行道路及观景平台,亲水性不够,休憩和游赏空间少,城市山水特色景观缺失。近年来,连城城区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城市风貌平庸,新建建筑大多过于现代化,部分追求统一徽派建筑风格,未能体现连城地域特色,缺少可代表连城的标识性建筑。

3.3 城区旅游服务配套功能不足

连城城区缺少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项目和文化景观的相关旅游延伸产业,旅游体验项目形式单一,旅客参与性意愿不强,停留时间短暂,难以带动消费。这与冠豸山风景区的地位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极不相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风景区的发展。连城城区的旅游接待条件一般,旅游服务设施较为缺乏,与一级游览服务基地的地位不符。以住宿设施为例,冠豸山景区的住宿接待设施主要依托连城县城,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仍与《冠豸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中要达到的近期6 540床,远期16 274床有一定距离。

3.4 风景区辐射和带动效应不够

连城城区现存有水南和吴家巷两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其街巷及古建筑保存的完整性较高,是展示冠豸山与连城城区历史空间关系的记忆场所,也是连城县城客家聚落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但随着老城的历史生活方式正逐渐消失,目前街区内传统建筑较为破败、历史文化韵味正在褪去。连城城区的产业发展主要依托冠豸山风景区的旅游业,经市场需求调查,游客普遍对客家传统技艺体验和民俗风情展示都表现出浓厚兴趣。但从目前来看,城区历史空间利用等潜在优势尚未发挥,冠豸山景区的辐射和带动城区效应亟待提高。

4 连城城区的景城一体化发展策略思考

4.1 注重规划衔接,突出城景空间布局

在《连城城市总体规划》《冠豸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中,加强景城一体化研究,注重规划有效衔接。在景城融合发展的目标下,建立景区与城区建设缓冲带,防止城乡建设无序蔓延;以“生态绿地打底,文化用地提升,服务用地支撑,居住用地承载,公共设施填补”的区域空间布局发展目标;通过建构城区与景区空间和视觉廊道,组织文川河等线性绿色景观带,反映景城文化空间的融合,建立城市与景的沟通;结合空间布局,于轴线及文川河景观带周边及各个功能片区内设置各主要产业支撑项目及景观节点,作为视线焦点起到吸引人流和引导空间集聚的作用。

4.2 加强交通联系,完善旅游服务设施

建构沟通冠豸山景区核心区和城市旅游服务中心、公交枢纽等快速交通联系,建设景区内部的慢行游览交通和联系景区与城区的快速通勤交通,共同形成景城一体、快慢结合的绿色低碳交通途径;强化城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形象,突出旅游服务职能,特别是要完善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配套建设;未来可依托景区建设、历史街区保护和产业结构优化,融合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重点安排传统手艺、文化节庆、观光旅游、特色游赏等相关旅游服务功能的空间落位,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4.3 明确旅游定位,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通过对冠豸山景区周边多元化的产业定位和品牌建设,明确连城旅游休闲城市发展定位,打造产游互动的旅游休闲型城市,进而完善城区空间职能,建构以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主导产业,结合景区资源特殊挖掘潜质产业链,引导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旅游休闲主导的产业结构。

4.4 提炼文化特色,打造城区整体风貌

冠豸山景区作为连城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独特山水文化,在拥有良好自然环境的同时兼有历史各阶段文人骚客的遗迹留存。相比之下,城市化进程中的连城城区在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上存在断层,需要将景区的特色文化提炼与融合进城市,形成覆盖县域、特色突出的旅游休闲城市文化氛围。重点打造水南和吴家巷两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利用其作为展示连城历史空间的记忆场所。挖掘连城客家地域特色建筑元素和特征,运用在新建建筑上,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整体风貌形象。

5 结语

冠豸山风景区与连城城区联系紧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冠豸山景区与连城城区之间存在“城景割裂”现象。未来,连城城区与冠豸山景区在发展中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独特的山水地理特征及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重点是要明确城区与景区的发展职能,突出城景相依的空间布局,合理组织城景旅游线路,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区旅游产业空间和文化特色风貌,同时加强规划的管理和衔接,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山环水绕、城景相依”以及“半边丹霞半边城”的城景融合的城市形象。

猜你喜欢
连城县连城城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连城拳 传习千年 远播海外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连城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连城县天然阔叶树林分生长分析与评价
连城县计生协会发放助学金
闽西连城县的牛肉菜肴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和猫狗一起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