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灵,宋吉荣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为了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PPP项目推广政策以促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由于政策的推动及PPP模式本身的优越性,其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众多项目因为PPP模式得以实现。就我国国情而言PPP模式固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在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其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前期规划不完善,项目施工期间监管不力等因素,导致PPP项目成本难以把控。其关键症结就在于PPP项目建设过程中信息传导不及时、管理不完善,从而导致项目参与各方难以有效协调配合,产生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后续资金缺乏难以支撑项目运转。BIM技术集成化、信息化模型和数字化的优点正好可以解决现阶段PPP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中的不足和缺点。PPP模式多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该类项目具有体量庞大、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施工组织流动性高、环境不确定性大、利益相关者数量多、项目周期长、施工中干扰多等特征,这些特征加大了工程成本控制风险,致使工程前期成本预算可信度降低。BIM技术的引进,有望从根本上改善PPP项目成本管控水平。
PPP项目核心理念在于充分应用社会资本,缓解政府部门财务压力,最后达到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的目的。该模式适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类项目一般规模较大,而政府较一般开发商而言具有相对较强的风险耐受力,能够充分保证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此同时该模式又恰好弥补了政府在开发及运营工程项目中所缺乏的专业知识技能,让项目参与各方都能够各施所长,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由于PPP项目一般涉及的投资金额较大,参与建设方众多,协同工作平台的缺失导致各方参与人员难以协调,加之项目实施过程复杂且周期较长,过程中潜藏的不确定风险因素较多,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成本难以控制。与此同时PPP项目在前期可行性研究的阶段,需要大量的技术及经济指标数据来分析项目的风险。但是现目前PPP项目数据库中经济成本相关指标数据匮乏,且缺少信息共享平台,这使得项目前期VfM评价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大打折扣。其次项目在进入执行阶段之后,传统的第三方监督检测模式难以保证项目信息的绝对透明化,无法实现对过程成本的严密监管,难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最后,在运营维护期间,信息传递不到位导致的组织结构设计缺陷,及人员协调性问题都会影响到PPP项目的稳定性。
PPP项目周期长,主要包括了决策、采购、运维等几个阶段,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涉利益相关者众多,且关系网复杂。因而要想成功实现项目目标,主要参与方之间的协调合作和信息传递显得尤为关键。项目环境越复杂,项目信息传递线路就会就越长,越容易出现信息混乱和丢失的情况。BIM作为一个先进的信息储存、传递平台,其可保证信息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都得到有效传递和储存。
工程设计阶段,利用BIM的3D可视化设计、工程模拟施工功能,能够让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及时沟通,各方共同参与到建设方案优化中来,有效减少前期设计错误,提高建筑设计方案的性能。与此同时项目前期参建各方都能够获取一手信息,减少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失的风险。
工程施工阶段,建筑信息模型的使用能够实现各个专业之间的协同作业,及时发现不同专业组之间的冲突和错误,从而在错误发生之前就有效规避,不仅减少了工程变更所带来的时间损失,还有效控制了工程项目的建设经济成本,避免了不必要的责任纠纷。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基于BIM模型可开展施工进度模拟、方案模拟及工程资源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不仅仅能够辅助管理人员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做更合理的工序安排,还能够对项目实时成本进行测算。现国内已开发出多种基于BIM平台的算量插件,利用BIM模型算量能够减少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及错误,控制工程造价计算偏差、增加工程投资的透明度,有利于控制项目投资。
PPP项目运维阶段,在BIM模型的辅助之下,可以实现简明而有序的运维管理,在降低了运营及维护过程中的人工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项目的管控水平,最终实现项目价值最大化。
综上所述,针对PPP项目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风险,其需要一个能够快速分析风险并能辅助管理人员进行风险分配、及时解决工程问题的模型,BIM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PPP项目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BIM技术能够提供项目形状和功能特性的数据化表示,它的引入能够准确地对PPP项目的进度及成本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有效的绩效评估。基于BIM模式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合理调整可促进PPP项目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PPP模式所涉项目都较为复杂,对施工技术要求高,强调各专业高契合度合作以实现精细化作业,另外项目设计团队中包括了如土建结构、管线安装、幕墙、钢结构、绿色环保等多个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施工队伍都相当庞大,因而由于施工可行性问题及各专业作业冲突而产生的设计变更情况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这不仅仅会导致项目工期延误,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成本,增加项目的投资风险。BIM的设计平台共享功能能够解决传统工程管理模式中这些顽疾,其通过项目参与各方、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作业,从而在设计阶段就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例如在BIM模型中通过执行管线碰撞检查,就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碰撞处,从而通过调节标高等方式实现方案优化,解决设计中的不足与冲突。这种方式能够在事前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变更,让各方、各专业之间实现直接交流,纠正了传统施工中“隔断式”的、完全依赖人工协调的项目管理模式,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最大化了项目的经济效益。
BIM模型在建立过程中能够精细到每一根构件都具备完善的构件信息及材料耗用信息。每个构件在BIM模型中都具有其独特的信息代码,以用于和其余构件进行区分。在PPP项目施工过程中,不管参与作业的专业班组再多,利用BIM模型都可快速而有效地生成限额领料单,避免了材料浪费所导致的成本损失。区别于传统施工中的领料单,仓库发料人员可以根据定额来确定发料量,而非仅凭主观经验和快速浏览数据来大致估算每项工作耗材数量的真实、合理性,从而避免了短时间内审核人员的判断失误。随着BIM技术的发展,工程量统计工作逐渐体现出可视化、简易化、即时化的特性,通过施工模拟技术,可迅速实现各类构件工程量的拆分和合并,材料管理人员可以迅速调用各部分材耗的详细历史数据,有效控制耗材量,节约了项目成本。
PPP项目施工周期长且工序复杂,此过程中影响进度的风险因素众多,易导致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施工进度产生大幅偏差。BIM模型能够以时间为中介与施工进度计划建立关联,管理人员通过基于BIM模型所形成的4D进度模拟平台可以更加直观、精确地跟进工程进度情况,对工序提早和延期完成提前做出预判,以便于及时调整工程进度计划。BIM模型中包含了完整的构件成本信息,因此该进度模拟平台除了能够在时间上对项目情况做出判断,还能生成相应的成本数据分析以供管理人员快速掌握每月乃至每天的项目成本信息,及时提出最合理、最节省成本的施工顺序。通过基于BIM开发的信息共享平台,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将最新的成本数据和施工工序方案分别传送给各方各专业的人员,以便于不同岗位角色能实时掌握项目动态成本变化,各取所需,提高协同效率。
传统项目监管完全依赖零散的项目资料和人为判断,而BIM运维平台的建立则为PPP项目带来了清晰的客观数据作为监管依据。通过BIM运维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以对建筑设备运行状况、项目情况、运维状况进行更为客观的管理及检测以保证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BIM在PPP项目运维中的应用关键即将工程模型信息及设备参数、物业管理运营要求等导入运维平台之中,运维人员通过平台可对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实时监管,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实现高效率的、有针对性的维修信息分析,提供最佳维护方案。在PPP项目特许经营期内,政府也能够通过运维平台对项目运营信息实施监管,确认社会资本非暴利盈利,从而真正达到实现社会效益的目的。在项目特许经营期到期后,基于BIM技术的PPP项目移交,含有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实施直至特许经营期间内所有的成本、进度及运维数据等全部信息。政府可以快速根据这些信息对PPP项目进行可靠的资产评估与性能测试,有效规避了政府在后续运营中的风险。另外,在项目移交之后,政府可利用基于BIM技术所建立的含有完善项目数据的智能化系统,对项目现状迅速巡检,这不仅降低了项目移交后所需的运维人力成本,且能提高绩效水平。
PPP模式作为当前建筑业大环境下的一个新趋势,其不仅实现了社会资本和政府力量有机联合,还增加了大规模基建项目的实施可行性。BIM技术的引入促使传统建筑业粗放型管理模式逐渐走向精细化管理,让管理过程具备精准的数据支持,而非纯人为判断,这大大增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综合实力。BIM技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必将成为PPP项目乃至更多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辅助,成为我国未来建筑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