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校园总体规划浅析

2019-02-14 04:07冯建立朱芳琳
四川建筑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总体规划双一流

冯建立,朱芳琳

(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

大学校园地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是一个在空间上随时间不断生长、积淀、更新、叠加的过程,可以说其发展过程类比于生物有机体地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校园规划还要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必要地调整,以寻求最佳生长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规划又是动态的,不断调整以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本文简要地分析了与校园总体规划相关的若干问题,通过对既成的校园建设案例地分析,取其优势,避其不利,以对成就一个遗憾更少的校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校园总体规划内涵及意义

1.1 校园总体规划的内涵

规划是人们对事物未来发展的安排意图。规划往往具有系统性、层级性——一个规划总是在体系中处于上一级规划的控制之下,通常要遵守上一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的措施[1]。

校园总体规划用于指导学校各项功能组织地布置,各项建筑和工程基础设施地设计及施工,从而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实现大学与城市的健康发展。

1.2 校园总体规划的意义

从宏观城市的层面上看,大学总体规划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反映,大学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的功能组成部分,对其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空间布局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从微观校园的层面上看,大学校园规划是大学的学科发展规划,是学校合理发展的依据。大学包含了学科教学设施,实验实训场所,体育运动设施,学生宿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功能元素,总体规划就是对全部功能元素进行结构配置,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人流、信息流、资源流等有序流转。

2 校园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

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阶段。在巨大的生源压力之下,各大高校一时间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对校园进行扩容,有的在原校址上进行改扩建,有的在异地兴建新校区,实现整体搬迁。在这场校园规划建设的热潮中不乏优秀案例,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由于缺乏充分调研论证,规划设计出现了不少不容回避的问题。

2.1 规划中公众参与缺失

校园环境归根到底是学校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校园规划是师生学习生活需求的反映,校园规划的合理与否又会反作用于师生各项校园活动。在校园规划建设过程中,高校通常通过招标的方式在全国乃至全球征集方案,再经过专家评审,选定最终方案作为校园未来的发展蓝图。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校园使用者,即学生、教职员工对于未来校园环境的意见和建议,校园规划变成了单纯的决策者和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使用者无法向规划设计者表达其对校园的期望和要求,校园规划对于使用者而言反而变得无足轻重,这样的情况在总体规划阶段普遍存在,造成了校园与使用者之间的疏离。

“只有使用者能够引导大学校园的有机发展过程,他们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以及房间、楼宇、道路和开放空间是否安排得当……”[2]可见,公众参与对于学校规划建设至关重要。“参与”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并把他们投入到未来的情景当中,继而在人与环境之间创设出一种情感——这个环境正是他们自己所期望的,由参与的方式规划的校园较之以行政集中的方式规划的校园更适宜人们的合理需求。

2.2 校园尺度失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表现在各大高校校园面积急剧扩大,占地达150 ha的校园比比皆是,250 ha以上也不足为奇。以成都地区的高校为例:自2002年起,成都地区高校掀起兴建新校区的热潮,四川大学双流校区占地约220 ha,西南交大犀浦校区占地约200 ha,西南财大温江校区占地100 ha,成都大学十陵校区占地约95 ha。

随着校园面积的显著增大,在总体规划中,在“大疏大密”的导向下,“适宜的尺度”被抛之脑后,而一味强调大尺度、大构图的建筑布局,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大学之“大”。为建成后的使用造成了诸多困难。

以浙江大学为例,在占地约200 ha的紫荆港东校区中,学生生活区与教学区最远点距离为1 600 m,生活区至体育运动区最远点距离为1 000 m,生活区至试验区最远点距离为1 200 m,如此大的通行距离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相当的不便。从舒适度的角度来看,过度集中的建筑组团、超大尺度的校园布局、远距离的公共空间,严重降低了活动空间的舒适度,难以体现校园公共空间的人性化。

高校师生是校园的使用者,校园必须强调人性化的尺度。校园由于尺度过大,容易造成学生自我尺度的失衡,难以感受校园环境的亲切感。适宜的尺度,成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关键。

2.3 建设规模估算偏差

高校校园规划中,一般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规划建设面积指标》进行用地和建筑面积的估算,即根据生源数量的预估数乘以生均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得出校园建设用地总面积及建设规模。在确定需求的过程中,容易过高估计学校自身的发展水平以及未来发展预测值,导致预计发展状况与学校实际发展脱节,从而出现规划建设贪大求多,建成后校园硬件设施使用率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生育意愿的下降,未来出生率继续走低,可能仍将是一个趋势。2017年是中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第二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201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相比于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了0.54‰。一些中小学尤其是地处乡镇的学校早已出现生源不足而不得不撤并的现象,高校也极有可能面临招生不足、高等教育资源过剩的状况。

合理预测学校未来可期规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使学校的空间发展真正符合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保证校园总体规划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3 校园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校园规划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规划今后较长时期的发展,为长远的发展预留充分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在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合理定位大学自身发展,预测学校学科发展方向、校园容量等,对于一个现实合理而又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3.1 和谐协调

大学校园是一个由复杂的社会、自然单元组成的系统,教学、生活与环境各要素既互为依存,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综合性是校园规划的重要特征,它涉及许多方面。考虑校园内部功能布局时,应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地貌等自然条件以及与周边城市肌体和产业结构的联系;在研究各重要单体布局时,又需兼顾城市风貌、历史文化、园林绿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有其内在联系,不应孤立对待。校园规划需要对校园各个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达到学校自身、学校与城市、学校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2 文化传承

大学自古以来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基地,许多著名的大学校园无不具有丰厚人文气息和独一无二的人类文化遗产。大学这个特殊的组织构成了城市文化、地域文化的密集区,也汇聚了数量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必然要求在校园建设中注重培育校园文化、校园精神等因素,满足校园使用者精神需求,成为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城市文化据点。

以安徽大学为例,在校园建设中将丰富的人文内涵融入道路景观。在沿S型南北道路轴线上设置历史文化景观带,将学校的历史、现在、未来构造成为一个沿道路行进的景观序列;学校的东门设置为礼仪入口,由大门延伸到图书馆前广场为人行通道,依托人行道路形成校园东西向的文化景观带。

3.3 智慧开放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大学愈来愈面向社会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大学不再是一座封闭的“象牙塔”,而是与社会方方面面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与互动。大学一方面承担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责任,另一方面还为当地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不仅如此,还需要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积极开展国际技术、文化交流,开放办学是大势所趋。校园规划中,主动营造校内校外多层次交流空间,为开展对外交往创造条件;尊重所在地区历史地理脉络,营造开放共融的特色景观,形成与外界共享的城市苑囿。

共享、共融,是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融合发展。规划建设一座资源共享、管理高效、服务便捷的“智慧”型开放校园。

3.4 绿色生态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生态可持续观念是当今建筑与规划设计发展的大方向[3]。坚持绿色的规划理念,就是要讲究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创造学习与科研的怡人环境。拥有自然美的绿色的大学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将对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吸引效果。

建设生态校园,就是要在规划设计中尽可能的做到因地制宜,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为师生亲近自然和体验自然创造条件。大学校园生态规划需要决策者和建设者牢固树立生态观念,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建设现代宜居的生态城市做出应有的贡献。

高校在校园建设中重视校园的生态化建设,有着不少的成功案例。例如,重庆工商大学地处重庆南山自然保护区附近,在学校原地扩建校区规划过程中,注重学校与自然的协调,充分结合地形地貌营造富有山城特色的校园空间。建筑依山而建,呈现巴国吊脚楼的特征。校园绿化用水以及宿舍教学楼卫生间的用水均取自翠湖湖水,而翠湖湖水来自于后山汇聚的泉水,源于自然,生态环保。

在水系丰富的江南一带大学校园规划中,注重水系的灵活运用,形成学校独特景观。以江南大学为例,在校园规划上明确提出以“生态校园,曲水流觞”作为规划主导思想。在具体实施中,引入太湖支渠的水系形成校园中心湖面,沿岸布置图书馆、教学组团,使之形成共享的校园景观中心,并利用湖面的开敞边界,将校园用地以外的山体引入校园景观系统中,从而形成校园良好的全景式生态景观。

3.5 地域特色

规划强调的地域性,即是指当地地域文化特点与校园环境的结合,营造具有地域特点的校园空间与文化氛围。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基地所在区域的城市文化背景等人文因素和环境条件、气候特征等自然因素。还应考虑当地独有的环境景观特征、建筑文化和建筑布局模式,进行综合、抽象并加以借鉴、迁移运用到校园环境中来,打造充满人文气息的古典与现代融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园环境。

在空间布局和建筑色彩的选择上体现地域特点,一些高校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浙江大学在校园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地域化的表达,依托西溪当地特有的湿地景观,在校园内部营建颇有特色的“园中园”——南华园,将浙江特有的传统建筑文化和园林特色融入校园景观之中。安徽大学则在校园的结构肌理上采取院落式的传统布局方式,并对其加以现代化的诠释——将封闭的庭院通过玻璃、连廊等转化为开敞庭院;建筑色彩则采用徽派建筑的灰白为主调,间或以其它色彩作为点缀。

4 结束语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走过高等大众化发展阶段后,我国适时提出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需要有“一流”校园环境为支撑。在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中,既要注重高校教学、科研功能,也不能忽视校园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所具有的生活家园的基本属性,本着可以延续和不断深化的规划理念,遵循校园规划基本原则,方能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绘就用于指导“一流”校园环境建设的蓝图。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总体规划双一流
智慧校园环境下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校园环境优化研究
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生态学视角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加强宏观领导 制订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