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冰 王守田 宋 彬
目前,精准医学概念已经逐渐引入麻醉学领域,而精准麻醉追求的目标是针对不同个体设计不同的麻醉方案,以保证患者术中麻醉平稳、维持循环和内环境的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避免术中知晓,降低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医疗成本。
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仪的应用能准确的检测患者的镇静水平,指导麻醉药的合理应用,从而保证在麻醉管理时以最小的生理干扰完成外科手术[1]。为此,本研究探讨脑电图BIS监测仪在精准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为临床医生在精准麻醉中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其年龄18~70岁,体重50~85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Ⅰ~Ⅱ级。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46.7±4.7)岁;体重(57.4±2.3)kg。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6.3±4.2)岁;体重(58.5±2.9)kg。观察组通过脑电图BIS监护仪提供的结果调整患者的麻醉深度;对照组根据常规的体重、血压和心率调整患者麻醉深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情况相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1)纳入标准:①无内分泌代谢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②ASAI-II。
(2)排除标准:①困难气道及第一次插管失败;②酗酒的患者。
Infinity Kappa型脑电图双频谱指数监护仪[德尔格医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监护仪自带模块。
(1)麻醉方法。两组全部选择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出现循环波动明显时给予血管活性药以维持循环稳定。所有患者在麻醉诱导前均不采用术前药,常规监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无创测量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IBP)、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诱导药物咪达唑仑0.08~0.12 mg/kg、舒芬太尼0.1~1.0 µg/kg、依托咪酯0.2~0.6 mg/kg和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两组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维持,术后送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复苏。
(2)观察组麻醉深度调整。观察组控制BIS波动范围为45~55,根据BIS的变化调节麻醉深度,患者麻醉后入室监测BIS值,通过脑电图BIS监护仪提供的结果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调整。
(3)对照组麻醉深度调整。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血压和心率对患者麻醉深度进行调整。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丙泊酚的用药量、手术过程中呼吸循环功能指标,分别记录手术开始后10 min、20 min、30 min和60 min的血压和心率。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开PACU时间。
采取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丙泊酚用药量等计量资料结果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丙泊酚的用药总量及每小时平均用药量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t=1.69;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丙泊酚的用药总量及每小时平均用药量对比(ml,
表1 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丙泊酚的用药总量及每小时平均用药量对比(ml,
?
两组患者在甲状腺手术10 min时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05),两组在手术20 min、30 min和60 min时血压有明显变化,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t=3.90,t=2.76;P<0.05),见表2。
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t=4.83,t=5.92;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对比(min,
表3 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PACU时间对比(min,
?
观察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苏醒延迟及寒颤分别为4例、6例和4例;对照组分别为3例、2例和3例,两组均未出现术中知晓,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血压变化对比(mmHg,
表2 两组甲状腺手术患者血压变化对比(mmHg,
?
2011年提出精准医学理念后,逐步向医学有关学科渗透[2]。精准麻醉的管理包括术中监测、循环管理、气道管理、应激管理等,其中术中监测是精准麻醉的基础,其核心是通过各种方法和监测手段实现用药个体化、量化及精细化,并最终降低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继发损害发生和医疗成本。
脑电图BIS监测仪是1996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上市,其参数复杂,通过首先去除高频与低频伪迹、心电图信号、起搏器脉冲、眨眼基线漂移和交流电干扰进行处理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随后运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EEG资料[3]。BIS的算法适用于处理EEG爆发抑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一些麻醉药所引起的EEG初始活动,并且最佳地运用傅立叶分析与双频分析的组成。近10年来,根据新型麻醉药和药物联合应用的EEG反应新资料,以及新型信号采集与噪声去除技术的应用,BIS参数一直在不断改进之中[4]。
BIS是现阶段被评价为最敏感、最能准确反映镇静状态的客观指标,0~100表示脑电活动受抑制的情况,数值越小,表示麻醉越深。目前认为BIS值在60~45区间为临床麻醉状态,BIS值>65患者则可能会有体动、术中知晓等麻醉过浅的情况发生。在BIS检测仪指导下进行麻醉,可以控制BIS值的波动范围,维持手术所需要的麻醉深度,减少由于麻醉深度剧烈波动引起的苏醒延迟,减少患者在PACU停留的时间[5];其观点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表明,术中应用BIS监测仪可以减少术中知晓的发生[6]。但本研究尚未发现患者有术中知晓的发生,这可能由于样本数量较少有关。一些有关BIS指导下麻醉管理的研究中指出, BIS值的变化较无创血压的变化更加灵敏[7]。
本研究发现,当疼痛刺激加重时BIS值的变化要快于循环系统的波动。在麻醉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对于麻醉药物反映的敏感性不同,或者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相当部分患者会出现BIS值的持续性降低(<45),这就会使患者处于麻醉过深的状态,如果BIS值长时间处于比较低的区间内,则有可能对患者的远期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最近的相关研究显示,术中低血压、低BIS、低PETCO2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会增高[8]。BIS监测仪的应用能减少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而术中低血压是术后苏醒延迟的重要因素,BIS监测下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在PACU的时间明显缩短。本研究结果显示,术中麻醉过深导致在PACU时间延长。Coskun等[9]报道,BIS指导下应用全凭静脉麻醉并未减少麻醉药的用量,但本研究显示,在BIS监测下进行全身麻醉的调控能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丙泊酚的用量,节约医疗资源,这可能是由于所定BIS值的波动范围不一样造成。
BIS检测仪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拥有很多其他设备不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精准麻醉的实施中将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