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更生,刘宗顺,赵 姣,胡卜丹,毛 科
屈光手术是目前满足患者摘除眼镜,提高和改善裸眼视力的最普遍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方式,临床应用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近视患者往往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周边视网膜变性等改变,有些病变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因此对术前的眼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正确处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散瞳后裂隙灯下前置镜或者三面镜检查,耗时繁琐,依赖于检查医师的熟练程度和经验,不能满足屈光手术术前临床检查时患者集中和数量庞大的需求,更不能保证检查效果的均质化。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是最新一代的眼底检查仪器,具有免散瞳、超广角、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能提供高分辨率的眼底数码图像[1],临床应用方便,现就我院将其应用于屈光手术术前检查眼底改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眼底病变检出情况处
1.1对象连续性观察研究,2016-01-01/03-31我院进行屈光手术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312例624眼,男187例,女125例,年龄17~49(平均23.11±5.85)岁,近视等效球镜屈光度-0.50~-16.37(-5.36±2.55)D。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定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屈光术前验光、眼压、眼前节等常规检查。在未散瞳前进行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眼底检查,观察分析数码图像,记录检查结果,包括视网膜有临床意义的变性和病变类型、部位,同时记录实施检查的时间。散瞳后由其他医师对同一患者行裂隙灯78D前置镜检查,必要时补充三面镜检查,同样记录检查结果和实施检查的时间。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时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眼底病变两种方法检出一致性的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McNemar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检查时间Daytona从输入患者资料开始到分析图像记录结果完成,检查时间4~10(平均5.38±1.25)min,散瞳后(不计散瞳和等待时间)裂隙灯前置镜检查自患者和检查医生准备好裂隙灯前检查坐位开始到结果记录完成,检查时间3~18(平均7.25±3.23)min。两种检查方法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3,P<0.01),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查时间明显长于Daytona。
2.2检查结果视网膜变性中,无临床意义的非压迫白等变性未予统计分析,记录有临床意义的变性和病变类型及病灶数量,一眼有多处病变和不同类型的都分别作为一个病灶予以记录。两种检查共发现有眼底变性或病变的有71例109眼,本组病例眼底病变的检出率17.5%。Daytona检出69例107眼病变,检出率17.1%,检出病变126处;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出70例108眼,检出率17.3%,检出病变129处。两种方法检出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的变性类型情况见表1,Daytona图像中周边视网膜变性有2处是前置镜第一次检查没有发现,经Daytona图像提示后再次检查得到证实。前置镜结合三面镜检出Daytona未发现的病变5处。
2.3病变处理眼底病变71例109眼中,有3例患者主动放弃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处理及屈光手术,有42例接受了氩激光光凝治疗,其中39例在等待至少2wk以后复查视网膜光凝恢复良好后接受了屈光手术,3例放弃了屈光手术。因视网膜劈裂、视网膜脱离行复位手术等原因而暂时放弃手术2例。另有24例视网膜变性无需特殊处理,其中14例接受了屈光手术,10例因其他原因未行屈光手术。术后3~12mo的随访观察,未发现原有病变加重或其它严重病变的报告。未行手术者随访丢失。
Daytona超广角眼底成像系统以激光共焦扫描检眼镜为基础,结合椭圆形镜面组成的设备[2]。椭圆镜有两个共轭焦点,从一个焦点反射的光线必然通过另一个共轭焦点,Daytona利用共轭焦点原理,将激光扫描探头和被检眼分别置于两个焦点处,扫描激光头精确而稳定地围绕共轭焦点旋转,射出的激光束均反射到虚焦点,检查者将患者眼睛的晶状体前表面中心精确定位到虚焦点处,激光束就可以不受瞳孔影响形成眼内宽扫描角,扫描光线原路返回,经系统处理形成视网膜图像。调整扫描头的入射角度,最大为140°,经角膜、前房和晶状体组成的镜头组折射,进入眼内对应的眼内角约为200°,Daytona这一独特设计使得该仪器具有小瞳下视网膜一次成像200°扫描到80%的视网膜面积的功能,超过涡静脉,部分患者可达到锯齿缘[2]。扫描激光由波长532nm的绿激光和波长630nm的红激光组成,分别对视网膜和脉络膜扫描,可以单独成像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也可以复合成彩色眼底图像。Daytona完成一次扫描仅需0.4s,配合眼位向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的转动检查,在小瞳孔状态下绝大多数患者1min左右就可以获得约240°基本完整的眼底图像。
Daytona的优点:(1)免散瞳、操作简便、快捷、检查效率高,操作者可快速掌握并熟练使用,避免了传统散瞳眼底检查的经验和熟练程度的影响。(2)红绿激光双通道同时扫描,但可分别成像,绿激光可清晰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以内的各层,红激光显示色素上皮和脉络膜,还可以单独使用绿激光完成眼底自发荧光检查,对视网膜色素上皮代谢相关的眼底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3900×3072像素的高质量数字图片,结合图像管理系统的放大倍率、对比度、亮度调节、局部放大镜功能可以增强诊断能力,还有后极部显示模式、杯盘比测量、病例模拟演示、3D动态演示等诸多辅助功能,可以形象直观显示病变部位和形态,非常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病情讲解和沟通。(4)电子化病历管理,可以进行图片备注、诊断记录、个性化分类,比较和对照治疗效果等便捷功能。(5)数字图片的好处还在于系统既可以单机使用,也可以院内网络共享或者远程会诊,这使得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远程查看和处理图像,提高了临床效率。
陈兵等[3]对LASIK术前721眼三面镜检查发现各种视网膜周边变性18.86%,刘建国等[4]对LASIK术前4 248眼的大样本病例三面镜检查发现各种视网膜周边变性18.31%,本研究中Daytona对视网膜变性或病变的检出率17.1%,与二位学者的报道基本一致。国外学者Mehreen等报道Daytona超广角眼底检查设备Daytona在平均59.6岁的人群体检中视网膜周边病变的检出发病率18.4%[5],本研究结果也与此相近。Lee等[6]报道Daytona超广角眼底检查设备的前一代Panoramic 200C对近视术前眼底病变的检查敏感率和视网膜专家相比为90.9%。以上研究均说明Daytona在屈光手术术前的眼底检查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作为眼底病变的检查新型设备,能快速发现眼底病变,避免了散瞳检查的禁忌证问题,也节约了时间和护理工作,明显提升了对周边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当然,Daytona彩图为红绿激光扫描的复合像,颜色上不如普通眼底数码照相与眼底本身色调那样逼真,并且由于它是利用共轭双焦点的原理成像,眼底图像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和变形,需要分析者一个短时间的适应与接受的过程。Daytona由于注视角度转动不到位,或者眼裂太小的原因,或者操作者不熟练,均有可能出现周边变性未能检出或者未能识别。对某些小睑裂或眼位转动难以配合到位的患者,或者Daytona图像可疑的病变,仍需补充散瞳后前置镜必要时使用三面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但前置镜或者三面镜与检查医师的熟练程度有直接关系,而且效率较低,耗时较长,不熟练的医师很容易漏诊。二者结合可以有效减少对周边视网膜病变的漏诊,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总之,Daytona具有免散瞳、非接触、检查快捷、超广角等优点,为眼底疾病的检查提供了一种较好的临床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