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琴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畜牧兽医站,辽宁 扶顺 113300)
随着活羊和羊肉价格的不断走高,且稳定前行,各地养羊的积极性不断升温,规模养羊场不断涌现,散养户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主要以肉羊养殖为主,在肉羊繁殖生产中,母羊难产时有发生,对养羊业产生一定危害,找出母羊难产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对肉羊的发展十分必要。
目前,各地肉羊生产普遍实行杂交改良模式,既用本地品种母羊做母本,用引进品种做父本,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所产一代羔羊和二代羔羊用来生产肉羊的生产模式。各地一般多数用小尾寒羊母羊做母本与引进优良种公羊进行二元杂交,所产一代羔羊用做肉羊生产模式称为二元杂交模式;继续用二元所产的母羔,经过选育,选出优秀后备母羊,约12个月,体重达到50~60 kg时再与优秀引进品种公羊进行三元杂交,所产二代羔羊用做肉羊生产的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充分利用了地方品种的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肉质鲜嫩的特性和外引品种的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瘦肉率高、产肉率高的特点。但这种杂交模式也存在一个弊病,有时由于地方品种饲养管理粗放,配种早等原因,往往造成母羊体格小,体重轻,而外来品种种公羊体格大,体重较重,与地方品种杂交后,母羊难产率较高,给养羊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甚至造成一定损失;而三元杂交就较二元杂交母羊发生难产率就要低很多,因为二元杂交所产母羊体型发生了很大变化,体格变大了,体重增加了。
目前,各地在肉羊生产上投入较大,精饲料占比不断增加,过去我国粮食生产比较落后,那时在养羊生产中,主要以放牧为主,精饲料占比很少,一般在枯草期给与一定的精饲料,而且比较单一,主要由玉米、豆饼和糠麸类组成,一般小羊喂给50 g·d-1·只-1,大羊喂给250 g·d-1·只-1,母羊发生难产率很低。而现在肉羊生产中精饲料充足,特别是玉米在精饲料中所占比重较大,农村一些散养户由于对饲料营养缺乏认识,在实际生产中不按羊的各生长阶段搭配精饲料,主要以玉米为主,附以少量的麦麸子和饼类饲料,小羊喂量达0.25 kg·d-1·只-1,大羊喂量达0.5~0.75 kg·d-1·只-1,由于精饲料搭配不科学,能量饲料占比较大,母羊怀孕期间,羔羊在体内发育较快,体型较大,所以在生产时多数会发生难产。
目前,全国各地由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都实行了封山禁牧政策,肉羊生产由原来的放牧和半放牧生产方式转化为全舍饲生产方式,肉羊的整个生产过程都要在牧场和庭院内进行,有的规模场和散养户由于在建场和建舍时没有按照肉羊舍饲生产的要求去施工,往往会造成饲养密度大,运动场狭小,致使羊只运动不足,特别是对种羊影响较大,怀孕母羊由于运动不足,每天达不到运动量,使母羊变肥,失去繁殖体况,也是母羊发生难产的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目前由于肉羊生产充分利用高繁殖率这一特性,现在肉羊母羊繁殖率平均约200%,山羊可达约300%,这样在母羊分娩时往往会出现难产现象。
在肉羊实际生产中,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科学选育后备母羊,选择那些体型较大,体重较重的母羊做后备母羊,在后备期管理上,要增加精饲料比重,达到约750 g·d-1·只-1,增加能量和蛋白质及动物性蛋白比例,以此提高母羊体格和体重;精饲料搭配要严格按照怀孕期的不同阶段进行配比,控制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增加饼类品种和所占比例,保持动物性蛋白饲料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占比例,保持充足的优质青绿饲料和清洁饮水,合理增加喂量,小羊要达到250 g·d-1·只-1,大羊要达到500 g·d-1·只-1,这样可使繁殖母羊达到合理繁殖体况;同时,注意杂交模式的选择,最好采用三元杂交模式,结合科学饲喂,可使繁殖母羊达到合理繁殖体况,这样可以较好地避免母羊难产的发生。
在建舍时科学规划合理建舍,一般繁殖母羊所占面积为2 m2·只-1,运动面积应占舍内面积的200%,繁殖母羊运动时间应达到4 h·d-1·只-1,运动里程应达到2.5 km,这样就会大幅降低母羊难产的几率。
各地在实行封山禁牧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可以在非林区留出一定面积的放牧区,供牛羊等家畜放牧,这样可以回归羊放牧动物的习性。因此,提高羊的天然营养,增强体质,增加运动量,提高抗病能力,对降低母羊难产率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