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宋伟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淮安 223200)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教育信息化正改变着高职教学模式,不断兴起的移动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类教学APP 已然成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和辅助,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便捷,“雨课堂”作为移动端教学软件的代表,已逐渐被各高职院校引入课堂。“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PPT 和微信中。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课前将要上课的资料和课件推送到学生微信端;课堂上可以实现在线答题、在线交流互动;下课后又可在线布置课后作业。
(1)教学方式陈旧。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传统教学大多数都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相对枯燥难懂,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以应付考试为学习目的。而在上机课时,老师多采用手把手教学,这样导致学生不去主动的独立思考,不去积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全部依赖老师,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由于学校本身条件所限,以及教学方式的陈旧,导致多数院校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操作较少。高职院校更应侧重于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才能更适应社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3)师生之间缺少沟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各个地区,教育水平不同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导致了在同样的教学方式之下,有人听不懂,有人觉得太简单。如果老师不能跟学生及时沟通,做不到兼顾不同学生的水平,那么势必会对计算机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以计算机应用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为例,该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高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布置预习和复习的任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时空的弊端,促进师生交流。
(1)“雨课堂”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中海量的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源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用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还可以制作适合手机观看的微课,录制实际操作演示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反复观看学习。另外“雨课堂”中的实时答题和弹幕互动,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
(2)“雨课堂”增强了师生沟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课后复习,采用课上+课下+课后的雨课堂教学形式,实现了教师对整个课程教学周期的数据采样,从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等层面,帮助教师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数据,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
(3)“雨课堂”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复习,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借助智能手机的微信端软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任务学习,延伸了学习过程,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自由,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真正体现出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核心主体。
(4)“雨课堂”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动态评价。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信息化手段的滞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及时收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状况信息,无法及时获取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就无法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进度调整。在“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完成动态教学评价,根据教师端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清楚地掌握学生学习状况,根据反馈信息,可以及时进行教学进度调整。“雨课堂”有效地帮助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在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本校计算机工程系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为例,在微高1701班进行了实践,将“雨课堂”教学模式加入到了教学环节中,具体操作过程包括:
(1)教师开设课程,通过二维码邀请学生加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扫描ppt 中雨课堂的二维码加入到开设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堂。
(2)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学课件发布到“雨课堂”课程中。在课件的制作方面,教师应该思考预习课件和课堂课件的区别。预习课件要以提问方式,让学生有思考、讨论的过程,例如什么是计算机网络ip 地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而在课堂课件中要以解答问题的方式展示,也可加入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方式寻找答案。
(3)课前教师发布预习公告。教师在发布预习公告后,学生在微信端立即接收到推送的公告消息,学生便能根据公告消息进行项目预习。
(4)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练习。教师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资源库时,在相应知识点位置插入随堂练习题,这样就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完成知识点学习。
(5)相关数据分析。在学生完成练习题以后,教师可第一时间看到学生答题情况的统计表,能清晰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根据统计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有效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6)师生实时互动。教师在线发布相关试题练习后,学生会在线提出问题,教师可在线完成答疑,当发现比较集中的问题时,教师可在课堂中重点解答。
(7)课后巩固学习。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可在微信端继续推送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课堂知识的巩固,有效把教学内容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
通过对微高1701班的教学实践,“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主要包括:
(1)系统使用成本问题。此系统是通过微信推送方式完成和教师端信息的共享,使用到的软硬件包括智能手机和上网资费,有些贫困家庭学生连智能手机都没有,更不提如何使用“雨课堂”软件了。
(2)如何有效监督学生学习情况。由于课前预习环节和课后复习环节是在线完成的,如何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课前预习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还有课后练习环节,教师还要思考学生是否真实完成练习,如何杜绝相互抄袭。
(3)软件本身问题。目前该软件中提供使用的题型相对单一,主要是选择题、主观题,如果在题型类型方面增加更多的种类,应该能使学习效果更佳。综上所述,“雨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形式,将其应用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化教学、师生及时沟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善和帮助,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达到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目的,更适合在各专业各课程中进行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