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丽茹
(黑龙江省动物卫生检疫中心,哈尔滨 150006)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属的幼虫所引起。牛皮蝇和纹皮蝇是牛的两种主要害虫。这两种害虫存在于北纬25°~60°区域,包括北美、欧洲、非洲和亚洲的50 多个国家。在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北部,纹皮蝇蛆最常见。牛皮蝇一般存在于北纬35°,常见于牛和北美野牛。也曾有报道皮蝇蛆见于马、绵羊、山羊和人。
成蝇长约15mm,多毛,形似蜜蜂。在春末夏初,成蝇将卵产于牛的被毛上,尤其是腿部和躯体下半部分。卵经3~7 d孵化,第一期幼虫从根处穿透皮肤。通常,一期幼虫通过肌肉之间的筋膜,沿结缔组织,或沿神经途径移行。幼虫分泌的蛋白水解酶有助其移行。在秋季和冬季,不同种的皮蝇幼虫移行至不同部位。纹皮蝇幼虫移行至食管壁,在此停留2~4 个月。牛皮蝇幼虫移行到椎管区域,同一时间段亦可发现于硬脑膜和骨膜之间的硬膜外脂肪中。在初冬,幼虫到达宿主背部的皮下组织并且使皮肤形成小孔以便其呼吸。瘤状隆起或肿块包围的幼虫,经历2 次蜕皮发育为三期幼虫。4~8周后,三期幼虫穿过呼吸孔掉落于地面上,化蛹。根据天气情况经1~3 个月羽化为成蝇。成年皮蝇不进食,可生存不到1周。整个生活史历时1年。两种皮蝇生活史基本相似,但纹皮蝇比牛皮蝇发育早6~8周。发育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但具体时间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关。例如,美国南部大约在9 月中旬牛背部首次出现幼虫,而美国北部幼虫出现时间约在1月下旬。
当天气温暖时,被成蝇叮咬的牛群会竖起尾巴奔跑,这种情况常见于牛皮蝇。位于脊髓管内和硬脑膜外脂肪中的牛皮蝇幼虫及其分泌物可溶解结缔组织,导致脂肪坏死和炎征。炎症有时可侵入骨膜和骨髓,产生局部的骨膜炎和骨髓炎。有时也会引起神经外膜和神经束膜的炎症。在极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麻痹和其他神经系统紊乱症状。与牛皮蝇幼虫相似,存在于食管黏膜层下的纹皮蝇幼虫可引起局部炎症和水肿,影响牛的吞咽和嗳气。然而,临床特征最明显的是移行阶段。新孵化的幼虫钻入皮肤时可引起局部皮疹,尤其在先前感染过的老龄牛。侵入部位会出现疼痛和炎症可能伴随有黄色渗出物。牛皮蝇幼虫可能出现的部位包括从尾基部至肩部,从背线部分至腹下的1/3处。通常瘤状隆起是坚硬的,且明显凸出皮肤表面。在每个瘤肿中,都有一个呼吸孔,随着幼虫的长大,其呼吸孔大小从针尖大到直径3~4 mm。瘤肿又会发展为脓肿。三期幼虫排出后,其造成的损伤可以恢复,一般无其他并发症。被感染动物的皮张受损,导致经济损失。被皮蝇蛆侵入的牛体身上有1~300 个牛皮蝇幼虫,通常数量会<100个。牛群中会有个别牛不受侵染,青年牛的感染强度通常较高。移行过程中食管或临近脊髓管中的幼虫死亡会引起宿主严重的反应,有时会引起患病动物死亡。这些反应与幼主寄生的数量有关,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用杀虫剂杀死脊髓管中牛皮蝇一期幼虫,病牛可出现肌肉僵硬、无力,或共济失调,下肢麻痹。愈后恢复通常较快,但偶尔会见麻痹无法消除。在食管黏膜下层结缔组织中死亡的纹皮蝇一欺幼虫可导致食管壁的炎症,吞咽困难,流口水。虽然症状消失并恢复较快(治疗后的48~72 h),但严重的病例食管肿胀可引起死亡。食管肿胀时,使用胃管可导致食管破裂。
三期幼虫容易识别。牛皮蝇三期幼虫较大,第10 体节无刺(气门板呈漏斗状)。纹皮蝇三期幼虫较小,第10 体节有刺,气门板呈典型的圆形。在肿胀和麻痹的病例中,可以通过观察崩解的三期幼虫及其引起的出血和组织损伤来鉴别动物是否被感染。
可用不同的杀虫剂及其组方进行治疗。将大环内酯类药物(多拉菌素、埃普菌素、伊维菌素、莫西菌素)均匀地泼淋在背中线上。背部皮肤或被毛湿润,或者要下雨的时候不要用药。用药部位须无损伤,无泥、粪等污物。应激(去势、受热、接种疫苗、乘船等)的牛不宜用药物治疗。在美国,大多数注册过的有机磷酸酯类的杀虫剂禁止用于治疗牛皮蝇蛆病,中国可借鉴之。浸渍法和喷雾法都被浇泼法或注射法取代。皮下注射多拉菌素或伊维菌素治疗牛皮蝇蛆病的效果好。伊维菌素也可口服。许多国家已批准用浇泼法和注射法治疗牛皮蝇蛆病。伊维菌素和莫西菌素通过浇泼法可用于治疗肉牛和奶牛皮蝇蛆病,其他药物禁止用于产奶期奶牛的治疗,因为药物残留在体内时间较长。在牛皮蝇蛆病高发地区,尤其对于犊牛,应该在牛皮蝇飞翔季节结束之后尽快进行治疗,不应晚,预期蝇蛆到达背部之前(8~12 周),因为杀灭移行中的幼虫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对于不能用全身性杀虫剂治疗的犊牛,可以通过在背部使用“杀虫畏”粉末。粉末应该应用在动物背部,使药物穿过蛆孔。因为新生蛆会不断在背部出现,所以需要30~45 d重复治疗。对于小群的驯化良好的动物,借助器械手工除蛆也是非常有效的。当操作不小心时,蝇蛆可能破裂在瘤肿内,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