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国防,田 坤,刁凤东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廊坊
一般油气管道站场内的基墩制作有2 种方式,即现浇整体式和装配式[1]。现浇整体式是在现场绑扎钢筋、支模、浇筑基墩的施工方法,优点是现场施工精度高、整体性好、刚度大、不需要二次运输和安装、对不规则形状的适应性强、地脚螺栓精度高,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模板、现场的作业量大、工期也较长。装配式是在预制场先制作好基墩,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优点是可以节省模板、受气候条件影响小、生产效率高、质量高,缺点是整体性差、刚度差、需要二次运输和安装。
沙特哈拉德项目站场工艺设备大部分为工艺管道和阀门,站场内小型基墩比较多,对基墩的整体性、刚度要求低。站场处于沙漠腹地,气候干燥,沉降小,综合考虑:站内除了36寸以上的阀门和球筒基墩采用现浇整体式外,其它小型基墩都采用装配式,其基墩生产质量好、效率高、安装施工进度快。笔者对装配式基墩制作及安装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基墩制作、安装是站场施工的重点工作之一,其质量直接决定工艺设备的安装质量[2],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如下:
在预制场进行基墩制作时,由于工人流动性大,预制基墩的工人经验不足、专业技能不熟练、缺乏技术培训、工序不规范,同时操作者对基墩自检、复检工作不重视,专业质检员也没有按照图纸对基墩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导致不合格基墩运输到安装现场;在现场进行安装时,工人缺乏专业的操作技能培训,对施工质量问题不重视,造成坐浆时不饱满;在预制场后浇筑时,工人缺乏质量责任意识,技能不达标,导致预埋地脚螺栓位置和标高出现偏差;在安装预制基墩时,由于工人实践经验少、现场技术和质量管理人员不足,基墩安装经验和操作技能不熟练,导致基墩位置和垫层标高偏差过大,出现安装尺寸偏差问题。
装配式基墩缺乏有效的质量检测工具,比如混凝土振捣不当或者不充分、钢筋保护层是否有空鼓等问题不易发现。用坐浆方式与钢结构连接时,也没有很有效的自检工具对坐浆的配比和厚度进行检测,坐浆料的性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大型基墩在安装过程中只能采用全站仪进行调整,缺少有效的精度控制工具,基墩安装极易出现拼接缝隙误差过大、地脚螺栓无法和设备准确连接等现象,特别是安装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基墩时,如果没有精度控制工具,就不能保证安装精度的准确,容易安装失败[3]。
在预制场生产基墩时,钢筋的直径、长度、防腐等不符合设计要求影响基墩质量;混凝土配比、时间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影响基墩质量;预埋钢板和地脚螺栓的型号、规格、钢号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影响基墩质量;坐浆料安装时,坐浆料的质量和配比直接影响连接质量,坐浆料拌制时不注意“少拌、勤拌”原则;混凝土二次浇筑时,搭接浇筑厚度过薄,粗骨料过多,容易产生烂根现象;在基墩安装之前,未对进场基墩进行复核验收,不合格的基墩进行了安装。
基墩预制时,由于模板加固不牢、板缝拼接不严密造成尺寸偏差、错台、漏浆问题;钢筋绑扎不牢,浇筑时移位;预埋钢板和钢筋焊接不牢固、钢板平整度不足;预埋地脚螺栓安装的位置和标高不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振捣不实导致空鼓;坐浆层洒水养护不当产生裂纹,坐浆层厚度偏差过大导致地脚螺栓重新套丝和钢结构高度重新调整;后浇筑过程杂物清理不到位,混凝土振捣不当出现漏浆、烂根、表面平整度有偏差等质量问题;安装时放线有误差,导致标高和位置产生误差;成品保护不当,导致基墩损坏。
在基墩预制时,基墩混凝土养护温度和湿度不重视,气温高低影响基墩质量;坐浆层安装时,气温过高会加快坐浆层水分蒸发;基墩存放时环境酸碱度、存放时间、日照等影响基墩混凝土强度[4]。
3.1.1.图纸会审和交底
制作前组织设计、采办、质量、工艺、土建分包商等进行图纸会审,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1)基墩的类型、数量、详细尺寸、配筋型号、长度、混凝土强度。
2)预埋地脚螺栓型号、数量、间距、标高、预埋钢板的尺寸、壁厚、防腐要求。
3)核实土建基墩图上的基墩型号、数量是否与工艺安装图相符合。
4)基墩顶部形式,预埋钢板还是地脚螺栓,预埋螺栓是否与钢结构开孔配套。
5)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确保工人掌握操作要领和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基墩预制前一定要仔细复核,确认基墩图纸与钢构、工艺相匹配,并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预制。预制装配式基墩运输到现场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再进行整改,不但成本高,而且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3.1.2.物料验收质量控制措施
图纸经过业主审核合格后,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材料采购,采购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钢筋直径、等级、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必须为表面防腐的钢筋,使用前必须向项目质量和业主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资料报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绑扎钢筋用的绑丝也必须是防腐的。
3)混凝土必须从经过业主认证的厂家采购,每次必须留取试件。4)基墩防腐漆必须从经过业主认证的厂家采购。
5)地脚螺栓的长度、型号、螺纹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材料采购必须从经过业主认证的厂家采购,并且按照程序文件要求进行复验,所有材料都必须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5]。
3.1.3.基墩制作质量控制措施
装配式基墩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每进行下一步工序前,必须由质检员提交书面RFI (质量检查申请),经过对上道工序检验合格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钢筋的间距、弯钩加工等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3)混凝土从出厂到使用完毕不得超过3h。
4)基墩底部放大角和柱身分两次浇筑时,放大角和柱身的接触面混凝土必须凿毛并且保持湿润,养护期间必须进行洒水和覆盖保湿。
5)养护结束后必须对基墩表面进行打磨找平。
6)基墩喷漆时风力和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喷漆工必须经过厂家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防腐漆厚度必须符合程序文件要求。
7)基墩顶部应保留麻面,方便安装钢结构后二次灌浆。
8)基墩的吊钩必须采用防腐钢筋制作。
9)基墩出厂前必须经过质量部门的验收,验收合格并提交相应资料(钢筋、混凝土、防腐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等)后方可运输到现场。
10)运输过程中基墩必须绑扎牢固,防止损伤基墩。
3.2.1.基墩进场验收
基墩进场时应进行验收,验收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基墩的编号是否与图纸一致,确认基墩是否是需要的基墩。
2)基墩外观质量检查,是否完整,喷漆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基墩的型号是否满足要求,顶部是预埋钢板还是预留地脚螺栓。
4)预留地脚螺栓的型号、间距、外露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通用型号的小基墩也要注意标高的区别,不同区域的小基墩标高也不同。
6)吊装卸车时注意要保护基墩,防止基墩损伤。
3.2.2.基坑开挖和垫层浇筑
基坑开挖前,要根据现场实际测量和图纸设计,结合站内旧管线实际标高、位置进行复核,施工过程中重点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现场要根据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复核土建、工艺坐标、标高是否相符,图纸设计的坐标和标高是否与旧管线的相符。
2)基墩开挖靠近设计标高时,应采用人工进行清理坑底并开挖到设计标高。
3)大型基墩采用混凝土垫层,小型基墩采用沙垫层,垫层的高度不小于5cm,并且模板高度宜与混凝土垫层高度一致,方便浇筑时控制标高。
4)根据施工经验,考虑到混凝土垫层和基墩底部水平度误差,一般混凝土垫层高度应比设计高度低10mm,将来可以通过基墩顶部坐浆板高度来调整钢结构高度,以保证工艺设备标高。
5)混凝土从出厂到现场浇筑结束不超过3h。
6)不同标高的基墩垫层不能同时浇筑,要合理安排垫层的浇筑顺序。
3.2.3.基墩安装和找正
垫层养护达到强度后,进行基墩安装和找正,安装可以和粗找正同时进行,粗找正完成后在进行精找正,基墩的坐标和标高必须与已有旧管线和工艺设计图纸一致[6],安装和找正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开阔区域可以使用吊车找正,已有旧管线区域可以采用螺栓千斤顶配合找正。
2)测量找正时应有两个测量员用两套仪器进行复核,防止测量误差过大。
3)基墩上的钢筋吊钩在找正完成后应该割除,断头处涂防锈漆。
4)基墩顶部必须凿毛并且复核预埋螺栓螺纹长度,如螺纹长度不足可以采取人工套丝方式增加。
5)已有管线区域安装基墩时,可能会存在新基墩和已有设备、基墩位置冲突的问题,应该提前复核基墩坐标并及时与设计进行沟通,确定是新基墩移位或是利用旧基墩加支架替代。
6)对于依靠坡度自流的放空管线,基墩的顶部标高要复核坡度,并且保证坡向正确。
3.2.4.基墩回填和坐浆板安装
基墩找正完成且复核无误后开始进行回填,基坑回填的质量管理措施如下:
1)回填土应该采用过筛的细土,其粒径和含水率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回填应该分层进行,每层厚度20cm。
3)每层回填必须夯实,并且进行密实度试验,试验结果应大于95%。
4)回填至设计标高,所有地下部分的基墩必须防腐。
5)基墩顶部必须凿毛后才能安装坐浆板。
6)坐浆料必须比基墩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
7)坐浆料高度为2.5~5cm,通过调整坐浆板高度可修补基墩高度安装误差。
8)坐浆板必须进行洒水覆盖养护,达到强度后方可安装钢结构。
虽然人员、机械、物料、工艺、环境各方面因素都能影响装配式基墩质量,但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恰当的方法,利用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检测系统,就能实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将质量问题最小化,以达到相关规范要求。安装实践表明:
1)采用装配式基墩进行安装,能够保证基墩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安装进度,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采用适当的制作及安装质量控制措施,基墩安装就能满足工艺安装要求。
3)采用装配式基墩安装,能够节省成本,提高施工进度,满足工期要求。
4)安装质量控制要从设计图纸、材料验收、工序质量检查、工序质量验收等方面综合控制才能总体上控制制作及安装质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