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林草合作组织扶贫路径和潜力探讨

2019-02-13 04:53米建梅
山西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林草连翘造林

米建梅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山西 大同 037006)

近年来,山西省联动实施造林务工、退耕奖补、管护就业、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富民生态扶贫“五大项目”,在“党建+”“合作社+”等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拓宽走好绿色扶贫之路,生态扶贫的“山西路径”越走越宽阔。

1 林草合作组织扶贫路径

1.1 “党支部+合作社”扶贫模式

1.1.1 主要路径

将“三基建设”成果融入生态扶贫全过程,探索“党支部+生态扶贫”模式,由村党支部组建合作社、村支书领办合作社,一村建一社,村社一体化,统一承揽任务,打造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升级版”。

1.1.2 典型案例

石楼县组建合作社137个,带动贫困群众9900人,年均创收超万元。围绕造林务工扶贫,党支部强化对合作社组织的管理能力,建立社员动态进退机制,提升贫困群众参与度,实现了贫困群众由“要我造林”到“我要造林”的转变。依托合作社成立技术服务队伍,承揽实施全村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负责综合丰产管理。村两委干部组成帮扶队伍,包地块协调解决具体困难,有效解决了家户分散管理问题,实现了生态、产业发展由分散管理到规模经营的转变。

1.2 “合作社+”扶贫模式

1.2.1 主要路径

将造林绿化、森林抚育、经济林管理等涉林项目和农村道路、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议标形式安排给合作社实施,变“单行业平面参与”为“多领域立体增收”。

1.2.2 典型案例

大宁县组建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37个,累计完成购买式造林9100hm2,群众获得劳务收入4886万元。7个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村,群众获得劳务收入368万元,参与建设的910人人均增收4046元;村集体实现增收182万元,村均26万元。树立“花钱买活树”理念,以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推行购买式造林政策。政府统一规划,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经过竞价和议标,与乡镇政府签订购买合同,自主投资造林,当年验收合格支付30%工程款,第三年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赋予村党支部事权,以造林合作社为基础,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经济合作总社”,确认身份、清产核资、折股量化、合股联营,把村民组织起来,承接农村小型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建立森林资源资产化管护体系,对集体所有的林地林木资源合理估价,量化森林资源价值,以合作社为纽带,上联企业、下联农户,吸纳群众以森林资源的价值量化入股,明确受益年限30年,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

1.3 “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

1.3.1 主要路径

深入挖掘黑椋子、油用牡丹、连翘、三叶木通、杜仲、沙棘、山茱萸等野生经济林资源,着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生态产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形成靠山吃山再养山、管林护草爱生态的良性循环格局。

1.3.2典型案例

安泽县依托连翘产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出“村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全县102个行政村,村村成立公司参与开发连翘产业。2017年,全县通过各村集体公司收购青翘2211余t,总经营额达到2211余万元,各村集体公司收购青翘纯利润达到40余万元。建立公司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和政府补贴机制,每采收1.0kg青翘由企业补助0.20元,企业运营利润还要按照一定比例对贫困户进行二次分红。每个行政村都划定13.33hm2以上脱贫攻坚野生连翘抚育基地,建设0.667hm2以上连翘人工种植示范基地,合作社统一经营,雇佣贫困户看护和采摘,收益用于支付贫困户务工收入、村集体脱贫产业发展和深度贫困人口分红。利用连翘花发展旅游,连翘叶、果深度加工,为群众打通致富路径。

1.4 “资源全流转、村民全入社、三资全入股、收益全保障”扶贫模式

1.4.1 主要路径

鼓励支持贫困户以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财政补助资金等入股,采取组建家庭林场、股份合作社、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村集体等形式,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对以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入股的,以租金形式保障群众的保底收益;财政涉农补助资金量化为村民的股金,按照规定的比例支付群众财政资金政策收益;合作经营的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农户承担建设任务,增加劳务收益;生产经营利润按照股份,保障农民的股份收益,拓宽“租金收益、政策收益、劳务收益、股份收益”等渠道。

1.4.2 典型案例

灵丘县以村委会组织成立村民参加的合作社,将村民承包的耕地、林地、“四荒”地及整个区城内的山川、河流、峡谷等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再把经营权流转给有机农业公司,发展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资源全流转、村民全入社、‘三资’全入股、收益全保障”的发展路子。因地制宜逐村逐片编制规划,结合自然环境,注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注重乡土味道,突出乡村风貌,体现乡村个性与特色,建设了龙渠沟、御射台等一批田园综合体。

1.5 “森林旅游康养+合作社”模式

1.5.1 主要路径

全省紧紧围绕“夏养山西”目标要求,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为目的,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以森林资源资产为依托,围绕“一核两翼十二集群”布局打造100个森林康养小镇、100个基地、500个特色村,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增长极。

1.5.2 典型案例

宁武县依托丰富森林景观资源,实施旅游扶贫项目,推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建成国家4A级景区3个,成为中国十佳生态休闲化旅游县、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拓宽了路径。依托“两河之源”“华北落叶松故乡”的美誉和现有景区景点,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发展扶贫民宿、农家乐等旅游服务网点415家,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采取“景区景点+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山场、闲置农宅和扶贫贷款等入股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通过人退林进、村退山绿,形成“生态在沟掌、生产在沟谷、生活在沟口”的发展格局。全县完成3条沟治理任务,建设绿道23km,实现整村提升70个、贫困村退出52个,脱贫3360户8418人。

2 林草合作组织扶贫潜力

2.1 稳定造林务工增收水平

破解造林绿化主攻方向转移到困难立地、直接投资标准加大、群众劳务增收空间紧缩的现实问题,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采取PPP模式融集资金,延续执行脱贫攻坚期间贫困县造林亩投资800元的政策,保证贫困群众造林劳务收入只增不减。

2.2 拓宽林草融合增收空间

树立林草同步规划、同步修复、同步保护理念,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参与草地、草原、草甸资源保护。组织扶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参与草原生态修复,引导发展草原产业,达到林促草茂、草助林长、林草融合保增收的目的。

2.3 打通金融支撑扶贫通道

积极探索建立县级林权收储担保机构或村级林业担保基金,联合银监局、财政局、人民银行、法院积极推进公益林补偿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为实现群众长期稳定脱贫增收创造金融支撑条件。

猜你喜欢
林草连翘造林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