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省森林生态变迁角度对生态文化的探索

2019-02-13 04:53
山西林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山西省草地山西

刘 炜

(山西省造林局,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省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这块土地森林茂密,河流密布,孕育了中华文明,滋养了华夏儿女,也留下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本文旨在分析山西省历史上森林植被变化过程,以史为鉴,努力为当前的生态建设和生态文化发展找到新时代的共鸣点。

1 山西省当前林草资源总体概况

山西在历史上是一个森林茂密、湖泊广布、肥沃富饶的好地方,由于长期的过度破坏,到1949年,全省仅残存森林36.73万hm2,森林覆盖率2.40%。新中国成立后,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持之以恒改善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2015年山西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787.27万hm2、活立木蓄积14779万m3,其中森林面积321.07万hm2、森林蓄积12923万m3,乔木林每公顷蓄积量46.28m3。全省森林覆盖率20.50%,较2010年的18.03%净增2.47个百分点。

山西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太行、吕梁山区和中部盆地的边缘地带。据上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普查,全省天然草地总面积455.20万hm2,其中面积在20hm2以上的大片天然草地371.07万hm2、面积在20hm2以下的零星草地(即四边草地)84.13万hm2。大片天然草地中,有山地草甸类草地37.07万hm2、山地灌丛类草地79.47万hm2、山地草原类草地43.8万hm2、低湿草甸类草地3.467万hm2、疏林草地类草地11.47万hm2以及暖性灌丛类草地195.8万hm2。

2 山西省历史上林草资源变化历程

山西是黄河文化、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在距今5000年前,省境穿插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灌草丛、草丛、草甸、沼泽和水生植物。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结合现代科学推测,夏、商时期,山西省全境的森林覆盖率为85%左右,西周未为70%左右,春秋时期在60%以上,秦汉时期为50%左右。山西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古人并未意识到森林对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的重大作用,在其生产生活中,有意无意破坏森林,焚林而猎、焚林开垦、战争焚毁,历史典籍中都有记载能够找到。

分析山西省森林植被破坏的历史,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人口逐步增加,农耕面积的扩大。历史上多次“罢山泽禁,均给天下民田”,使农垦范围扩大。隋、唐时期人口激增,随着州县的增设,以军队和百姓共同参与的大规模炼山、开垦活动进一步增强,使得森林植被在平川区逐渐稀少。近300年来,从清朝康、雍、乾盛世起,全国人口已渐达3亿多,山西省许多地方有了广泛屯垦,陡坡开荒、广种薄收、轮弃抛荒的耕作方式,使山区森林大面积破坏;二是战争的破坏。历代战争对森林破坏最严重,但到隋唐时,山西省的森林覆盖率还在45%左右,森林还可以实现自然更新。但山西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战争的主要战场,当时为了防止敌人偷袭,交战双方均采取燎哨的方式,即焚烧山林,使得视野开阔,瞭望御敌。辽金时期晋北大同是松明、松脂的著名产地,说明有大量的针叶林分布,到明清时期就变成“天险关高愁涧壑,荒边无树鸟无窝”的“不毛之地”。有一封明朝制敕中写道:“即今秋深,草木枯槁,正当烧荒,以便瞭望。出于境外,或二三百里,或四五百里,务将野草林木焚烧尽绝,使贼马不得久牧,边方易为守……”。在边界放火烧荒实施的结果是,内、外长城一线二三百里的野草林木被毁于一旦,雁北地区几无野草林木,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十山九无头,洪水遍地流。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三是牧马业的兴起。《史记·货殖列传》大体划分了全国农牧区界线,本区域在当时为牧业区。汉、唐以来,太原周边,吕梁、临汾都烧毁低山森林,使之变成丰盛草场,使森林向深山区退缩。四是大量的建设用材砍伐森林。历史上历朝历代北方建都伴随的是大兴土木,本区域是当时建筑用材的主要采伐区;五是大量的薪炭用材砍伐森林。古人生活大部分是烧材,这就使村庄附近的乔灌植被被砍伐殆尽,丧失天然更新能力。

3 历史记载中的生态文化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代的圣人、哲学家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态,延缓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种种文化遗存中,但受传播的局制,生态文化在少数文人群体和村落中传播,在局部时候对国家政策制定起作用。探究古代生态文化,大体可归纳为4种类型:一是生态平衡、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思想。如《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如“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都蕴含着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们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二是生态保护,国家管理、发展利用的思想。据史料记载,周代山有虞,林有衡,掌山林之政令,以林衡受法于山虞,不允许乱伐森林。秦汉以后,在林政管理上,都有明确的法令禁火以保护森林。明太祖以农桑为立国之本,令百姓广栽桑、枣、柿、栗、胡桃,违者依法治罪。山西在民国六年提出的“六政”为“水利、植树、桑蚕、禁烟、天足、剪发”,民国七年提出的“三事”为“种棉、造林、畜牧”,民国八年提出了“无山不树林”的口号,并把此口号作为省歌的首句。三是赞美生态景观,体验生态氛围、传承自然文化的思想。在历史典籍的记载中,中国古人的文化精神是与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息息相关的,大量的诗篇反映出人们感受自然的人文情怀,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哲理寄托在山水田林湖草之中。陶源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了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愉悦心情。四是研究自然、实践应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古人对于自然界植物的分类、栽植、培育、应用已有科学的方法。如公元前11世纪至7世纪西周典籍《周礼·天官·太宰》中就已出现“园圃毓草木”的诗句,“毓”即“育”,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在园圃中培育草木;嵇含在1700年前编写出《南方草木状》,是世界最早植物分类学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大量介绍了树木栽培、种子处理以及植物驯化、嫁接、大树移栽的知识;在明代《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记录了大量药用植物的分布用途。我国古代学者对植物进行整理并分门别类加以利用,给我国林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4 山西省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出的生态文化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和草原工作,把林草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赋予林业在“塑造表里山河生态美好壮丽形象”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地位,长期高位推动国土绿化,不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绿色日渐成为美丽山西的靓丽底色,生态扶贫已经成为山西脱贫攻坚的基本路径,林业生态产业逐步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选项。

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山西在林业和草原建设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创新生态文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着力推动林草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太行、吕梁“两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绿化、彩化、财化”同向发力。围绕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突出“改革开放再出发、山西林草更秀美”的鲜明主题,全力推动林业和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全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猜你喜欢
山西省草地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叹五更
草地上的事
Laughing song
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