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为导向 企业为主体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

2019-02-13 03:28本刊编辑部
中国科技产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科技成果协同

本刊编辑部

辞旧迎新,又是一年春来到!

在中国经济科技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以“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于2019年开年之际在北京举行,汇产学研用资源,助科技创新发展,吹响了新时期协同创新的新一轮号角。原国务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会议,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致辞,第十九届中共中央委员、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作大会主旨报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代表全国工商联致辞。王钦敏指出,中国产学研界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清发展和竞争态势,积极推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创新优势和资源,释放创新活力和红利,努力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为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王志刚强调,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大任务,产学研用各类主体之间有机的联系、协助和互动,可以更加有效地促进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提升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益。科技部将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和市场环境。李书福表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有利于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探索产学研的创新成果和创新发展,符合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此次会议是继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深圳、云南、浙江、山东等省市成功主办后的又一次科技创新的、跨界融合的协同创新盛会,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全国工商联和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总工会等20多个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来自全国产学研一线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代表1200余人参加会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北京电视台等国内众多主流媒体和地方媒体对大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走实走好至关重要的一年。面对当前我国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机制、创新能力建设、高端人才培育、资源配置方式、创新生态等方面的不足,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学研合作是我国推进协同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要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充分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办大事的协同优势。

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培育和集聚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要推进高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打造适应社会现实发展需求的 “前孵化器”,为高校、为社会培养一大批面向企业的实用型人才。促进企业搭建人才作用发挥平台,依托企业和大型项目使人才施展才华,在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使用上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对获得重要创新成果并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骨干给予重大奖励。

加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创新整体实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按照市场机制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目标导向式创新。不断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保障全社会R&D经费的投入,搭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具备原始研究能力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培育原生动力。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对高校、企业中科技成果的分类挖掘,梳理遴选一批成熟度较高的可转化重大科技成果,形成高校重大科技成果储备库,加强对入库项目跟踪管理,推动一批重点产学研项目实施。着力推动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和新型研发机构企业化运作,以股权为纽带,把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地方平台、社会资本等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创新的合力、利益的共同体。

创新造就了改革开放今天的奇迹,还将创造明天更多更大的奇迹。乘着全面改革开放的东风,全国产学研界和科技界应以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成功召开为契机,不断深化创新改革理论,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同心同德,形成合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再展辉煌、再显异彩,以加快产学研一体化、促进更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献礼!

猜你喜欢
产学研科技成果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