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雅蕾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河北 保定 071000)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企业预算管理工具。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预算管理工具引入我国,在国家的政策指引之下,预算管理在各企业中得以推广,但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们积极地思考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可以采取的应对方法。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与全球经济快速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国内的民用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如此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往往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使用,如何在有限的资金资源下获得最好的发展是每个民营企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此时预算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M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为移动互联网App运营企业,装机用户数及日活用户数为其App影响力的关键指标,推广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述两项指标,2016年开始,该公司逐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表1 预算控制下M公司的推广费与装机用户增长幅度比较表
由表1可见,由于2016年开始逐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2017年的推广费用较2016年增长幅度仅为16.59%的前提下装机用户增长幅度达到了20.67%,收入增长幅度达到47.46%。在预算的管理体系之下M公司在推广的渠道上开始重视渠道优化,花费更少的费用,获得更好的收益效果,使得民营企业能够更好更高效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资金资源,不断地发展壮大。
预算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企业未来一段期间内的经营和财务等做出一系列具体的计划。按照预算管理的步骤,企业可以将预算分为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管预算等几个方面。针对这几个方面,企业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以保证企业预算管理的进行,因此需要建立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预算管理工作机构和预算执行机构。同时,预算管理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行为,它以销售为起点,同时需要公司的各个部门予以配合,在规划的前提下相互沟通、协调资源分配,并积极改善之前规划的不足,因此预算管理还可以调动整个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使民营企业充满活力。
预算管理虽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迫在眉睫,但是预算管理由于其特性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预算管理与企业远期发展目标存在偏差。预算的编制需要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而民营企业往往不重视企业长期战略目标思想的传递,制定出的战略目标没有自上而下的传递到各层级,让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地了解,因此各部门无法站在企业整体的战略高度看待问题,往往只重视自己的短期利益目标而制订出对于本部门来说最好的计划。这些计划往往会产生冲突,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例如:预算编制的起点是销售,销售部门根据市场行情制订了对销售部门来说最好的计划,预算根据该销售计划制订的生产计划很可能与生产部门自己制订的生产计划有很大的差异,生产部门很可能依据目前的生产能力无法生产出如此多的产品。这样各部门冲突的计划无法执行,更不能使企业长远地发展。
(2)企业预算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制定的预算不能为企业所用。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瞬息万变,在这种情况下,刚制定的预算很可能立即就不再适应当下的市场,耗费各种资源制定出的预算刚新鲜出炉就过时,不能为企业所用,可谓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3)员工积极性不高,配合度不够,使预算流于形式。预算在编制的过程中,如果全面预算的管理思想没有有效地传达给各层级,层级较低的管理人员因为预算意识薄弱,全局观较弱,不能将自己的工作和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相衔接,则配合预算的编制工作就很可能流于形式。尤其是预算的执行人不能真正地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来,则编制的预算很可能毫无意义。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企业没有在企业的各层级灌输给员工主人翁的意识,同时也没有一套完备的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标准,那么即使预算的编制极其严谨和符合企业需求,执行力度不够依然使企业的预算体系整体失去意义。
(4)预算编制的方法影响了预算的质量。预算按照出发点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零基预算和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以企业基期水平为基础,通过分析,在基期费用项目和数额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零基预算是不考虑以往期间的费用项目和数额,根据预算期的需求和可能,分析出费用项目和数额的合理性,综合编制费用预算。目前企业编制预算时较多地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采用该方法的缺点为由于编制的基础为基期的费用项目和数额,该基期数值有可能本身就是不准确的,预算的基础不正确,由此得到的调整后的数据很可能更加失真,影响预算的质量。同时由于按照基期数据为基础,与以往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无法调动起各部门达成预算目标的积极性,甚至会造成有些部门为了争取下年的预算,在本期末突击花费预算的情形,与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初衷相背离。
(1)预算与企业战略相统一,并将战略目标传递给每一个员工。针对预算部门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民营企业预算管理部门中的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应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民营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思想传递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统一各预算部门的思想,让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地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本部门的预算目标时要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上而不是只顾自己部门的短期利益发展,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不以抢夺企业资源为目的,而以如何让企业能够可持续长期发展为目标地制定预算目标。
(2)制定一个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以保证预算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为企业所用。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也瞬息万变,而企业的预算编制又需要各个部门配合逐步编制完成,因此当企业的预算最终编制完成,此时的市场环境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所编制的预算适用性变差。因此企业在制定预算的同时还需要制定一个高质量的预算管理制度,该制度可以及时地分析出企业当前的实际状态与制定的标准状态之间的差异,如果出现差异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原来制定的预算调整成为适应当前市场的状态,这样就不会因为制定的预算不能适应企业当前的状况而废弃,浪费企业的大量资源。
(3) 民营企业应当向员工灌输主人翁意识并制定预算考核制度以保证预算的执行质量。企业应当向员工灌输主人翁意识,将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员工牢固地绑定在一起,这样员工在执行预算的时候才会不遗余力,将预算编制的目标完美地执行到实际中来。同时要将预算管理的作用和意义传达给企业的各个层级,使整个企业的人员都能充分理解到它的重要性,只有执行人亲自参与编制,才能在将来执行预算管理时成为他们自愿努力完成的目标,而不是外界强行加于他们的枷锁。在充分传达该思想的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通过对预算完成情况的考核,可以对每个人进行有依据的评价,根据这些评价进而实施奖惩和人事任免,设定这样的考核制度,才能将企业中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努力地工作,也使得制定的预算不流于形式,真正地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帮助。
(4)适当运用零基预算,提高企业预算的质量。企业在编制预算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同类型相同规模的企业,比较本公司与可比公司各费用项目和数额的差异,对于差异巨大的部门查找原因,如果差异巨大的原因不合理,则应该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对该部门进行零基预算,为将来增量预算时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
在我国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今天,企业更需要科学地进行管理,有效的预算管理系统可以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也能保证企业在快速发展时不迷失方向,始终朝着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前进。预算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只有在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指引之下,企业各部门之间积极配合,同时制定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评价系统,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在一个完整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评价系统中为企业有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