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昕浩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我国的快速发展,P2P网络借贷行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壮大。但在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信用风险、用户资料安全风险、资金来源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网络借贷行业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从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现状出发,再分析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规范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P2P;发展现状;风险;建议
1引言
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体与个体或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实现借贷的一种新型方式,也是互联网金融具有代表性的新型业务模式之一。我国自2007年出现的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以来,开始涌现越来越多的P2P网络借贷平台。2012年以来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人民币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再借着“全民创业”的春风,P2P网络借贷平台更是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并在2015年平台数目一度接近3500家。但在P2P网络借贷平台盲目扩张的情况下,我国法律与监管并不能很好的顾及全面,再加上监管部门对这种新型业务模式在前期给予的观望态度,也使得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各种问题与风险得到了充分的暴露[1]。而从2018年6月、7月份杭州P2P网络借贷平台大量暴雷的情况到11月乐安籍人士游某在南昌创办的小猪理财被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调查来看,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之道,对促进整个网络借贷行业的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现状
2.1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业概况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业2007年开始发展,在经历了起步探索期(2007-2011)与急速扩张期(2011-2014)后,P2P网络借贷行业进入了2014年至今的政策调整期,开始逐渐走向正轨。尽管由于监管的强势介入,使得P2P热度下降,但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P2P网络借贷成交额依旧达到13,453.35亿元(未含各类宝宝类理财产品),虽同比2017年减少6,208.83亿元,下降31.58%;但与2016年上半年的11162.55亿元相比,仍增加2,290.80亿元,增长20.52%。可见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可观。
2.2目前我国P2P借贷平台运营情况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份,纳入中国P2P网络借贷指数统计的正常经营P2P网贷平台为2163家(2018年6月份有P2P网贷交易数据),全国主动关闭、提现困难、失联跑路问题平台等累计3593家,其中2018年6月份当月新发生71家,环比增加3家,上升4.41%;同比增加21家,上升36.00%。监管部门要求所有P2P网络借贷平台需在2018年6月底需完成备案,因此所有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仿佛进入了一场赛跑,资金充足运营能力强的能顺利通过终点,得到政府的认可,而那些能力不足的平台,只能在这场赛跑中掉队,选择跑路或者清盘,而这也是6月份大量P2P网络借贷平台暴雷的原因之一。
2.3网络借贷行业人气
经过了2018年6月P2P网络借贷平台大量暴雷后,P2P网络借贷平台上投融资人数由年初上涨趋势转为下降,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期网络借贷行业热度的持续走低,也可见部分投资人在“雷潮”中对行业信心不足,减少了投资[2]。而随着监管力度逐渐加大,再加上平台所推出的活动足够吸引人,而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迷、股市长熊不断,民间闲散资金无处可去,也使得借款人数与投资人数均呈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随着行业的进一步整顿,整个P2P网络借贷行业也将逐步走向正轨。
3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存在的风险
3.1信用风险
P2P网络借贷平台所面对的大多是未能通过银行贷款审核的个体经营户、中低收入人群以及中小型企业,其贷款多为信用贷款,无产权的抵押或其他担保,所以虽然其收益较高但其风险也高。也正因为如此,平台面临着管理成本高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所面对的情况是没有一套完整的信用体系,如果仅通过网络来进行信用的认定,其风险与难度仍然十分巨大。为此很多平台不得不额外进行线下调查来排查风险,这也就加大了平台的运营成本,而大多数民营系平台并无足够的精力与金钱去履行其信息审核义务,这也使得贷款方到期违约的风险加大。
3.2用户资料安全风险
在网络借贷平台上,当用户想要成为平台用户时,须上传个人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和银行账户等信息。在个人信息贩卖成风的当下,若平台的资料监管人员对信息库保管不周,或是网站的安全防护未到位,那黑客就比较容易窃取平台上用户信息进行贩卖,这会严重侵害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和日常生活安全[3]。从有关监测数据来看,今年7月份之后,黑市中的P2P网络借贷行业的个人用户数据变得非常活跃。相关技术系统监测到的部分网络借贷平台数据交易内容包括大量的交易数据信息以及大量个人信息,泄露的字段包括: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地址、银行卡号、银行卡绑定手机号、IP、贷款金额、贷款时间、应急联系人姓名及电话、芝麻分等。而近期网络借贷平台数据交易量增高暴露出互联网新形势下企业信息安全监管问题,企业关停后的用户个人信息可能被企业内部用于非法交易。
3.3资金来源风险
因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只是一个提供借贷双方充分信息的平台,其本身没有能力掌握出借方具体信息和资金来源。这就为部分犯罪团伙洗錢提供了天然的路径,使得平台本身可能成为犯罪的帮凶,一旦涉案,其平台自身的安全与稳定性也将无从保障,更无法保障平台上借贷双方的利益。
4关于防范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风险的建议
4.1加强社会征信系统建设
P2P网络借贷平台目前面向的出借人大多为个人,完善的信用体系可以有效地防范交易中潜在的信用风险。如果能完善我国信用体系,对个人征信进行评级,在出借时优先向信用等级高的个人发放贷款,简化借贷流程,既节省平台成本,也降低了投资人的风险。为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失信人的惩罚力度,这不仅能有效地降低借贷的风险,对于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4.2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
很多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积聚的原因是由于出借人与贷款人双方的信息不透明。不仅出借人资金来源无法探明,贷款人的个人以及贷款项目信息也无法确定其真实性。亦如2016年的e租宝,平台模式中存在很多不合理性,例如平台对项目信息披露不到位甚至故意捏造虚假项目信息。即使银监会于2017年8月制定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但其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容易出现监管不到位、平台政策落实敷衍等问题。因此应当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并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规章制度,监管部门可以要求網络借贷平台定期披露公示企业逾期率、坏账率、利润率等经营相关信息[4]。此外,平台也应加强维护自身的网络安全,平台上的用户资料大多为借贷双方的重要个人信息,一旦遭受黑客入侵或内部人员随意窃取,将会导致严重的公民信息安全事件。
4.3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
随着大量劣质平台的跑路和破产,使得投资人与社会公众对行业的认知有趋于负面的倾向。再随着监管部门鼓励引导P2P网络借贷平台建立、加入相关行业自律协会组织,希望通过内外双重约束来规范平台经营行为[5]。行业自律协会组织可以制定企业成员需共同遵守的行业准则,还可以在组织成员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降低个成员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5结语
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前期缺乏监管导致行业风险积聚,进而出现了多地网络借贷平台的跑路潮。因此,我们需要对行业中存在的风险加以重视,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建设统一的社会征信体系并加强行业监管,同时应当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以此才能让网络借贷行业在我国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森林,李倾城.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与风险控制[J].时代金融.2017 (24):323-325.
[2]余媛.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J].现代企业.2018 (08):70-71.
[3]秦曾,廖愉平.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监管展望——以P2P网络借贷为例[J].现代商业.2018 (15):98-99.
[4]李世茂.P2P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及发展前景[J].时代金融.2018 (27):326+331.
[5]程梦婷.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现状及监管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 (0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