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过程培育学生审美素养刍探

2019-02-12 11:53刘翠
成才之路 2019年2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教学过程美术教学

刘翠

摘 要:优化美术教学过程,对实现美术教学的三维目标,对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培育学生审美素养的措施有:创设情境,引入生活;引导实践,注重体验;发展思维,寻求突破。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素养;教学过程;优化;情境;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1;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2-0046-01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中强调“过程与方法”,没有过程就不可能有三维目标的达成。就美术学科而言,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美术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做好教学过程的优化工作,实现美术教学的总目标。只有优化美术教学过程,才能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现对如何优化美术教学过程,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进行研究。

一、创设情境,引入生活

众所周知,美术教科书中编录的美术作品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精品。按理说,对于这些经典的美术作品,学生们应该非常喜欢才对。可事实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学生不愿意欣赏美,也不是因为这些作品不美,而是因为这些作品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虽然内心有欣赏的意愿,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或者积淀,要么看不明白意旨,要么弄不清来历。慢慢地,学生就失去了欣赏的兴趣。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指导,结合相关内容注入生活元素,引发学生的共鸣。

“抽象的雕塑”一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各种线材、块材有所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只有对事物有充分的了解,再经过巧妙的构思,才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作品。这样的学习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是没有丝毫吸引力的,若再要他们理解艺术家创作的理念与构思,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要想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赏析与审美能力,就会成为一种空想。为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欣赏的方式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先通过多媒体出示秦始皇陵兵马俑——跪射俑,引导学生欣赏。然后,出示阿尔普的雕塑作品《向后看的人》,让学生进行观察。当学生欣赏完这两个作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个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体会什么样的作品才是抽象作品。这种将学生生活中的所见物品与抽象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欣赏的教学设计,就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的教学。

二、引导实践,注重体验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存在一种误区,就是将艺术教学等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将美术教学分解为一个个所谓的教学目标。事实上,美术除了是一个有其自身知识体系的学科之外,它还是一种手段。就美术教学而言,其目标应该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艺术的创造过程,进而使他们的美术能力、美术素养、创造美的能力得到提高。为此,教师更要重視美术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努力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艺术体验。

教学“静物写生”这一课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美术能力和认知水平等进行细致了解和分析,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设计。为了保证预设环节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其一,多采用讨论交流的方法,并将欣赏环节灵活插入其间。这样做,能够让学生受到充分的启发,充分感受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其所蕴含的美感,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审美能力。其二,注重演示和实践。这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指定的方法将平常所见物品的形态美表现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真正把握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从课堂效果来看:在交流中,他们彼此感染着;在欣赏时,他们都能沉浸其中;在实际操作时,他们大都表现出主动和愉悦。可以说,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是感受不到枯燥的,他们很享受这一过程。所以,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过程,而不是紧盯着结果。

三、发展思维,寻求突破

对于美术课而言,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离不开一定的训练,也就是说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创作。而评价学生创作水平的标准,主要看作品是否有其个性,是否在求异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因此,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那么,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就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限制他们的思维。教师要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束缚,大胆设想。

学习“神奇的肥皂粉”这一课时,创作难度不大,不存在什么障碍。而且,这一课还非常具有趣味性。有这两个有利的条件作为基础,教师就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玩”的策略,让学生去领会“独特”,开阔视野。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大大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综上所述,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的求知之旅,更是他们的探索之旅、发现之旅。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美术课堂才能呈现出自主与合作的精彩,充满学生探究创造的魅力,才能真正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唐红武.重视审美创造彰显美术欣赏课魅力探究[J].成才之路,2016(08).

[2]高旭清.课堂转型,要着力教学过程设计优化——以美术新课程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9).

[3]陈璐翌.优化教学方法,构建美术高效课堂[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教学过程美术教学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