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碧薇
古诗词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民族精神力量的支柱。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把这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本文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和有效教学手段进行了分析,望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语言精简、干练,学习古诗词对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现在社会不能体验的古文化。另外古诗词的考察是现在高考的内容之一,主要考核方面有诗名填写和诗句填写,以及诗词含义。但是学生古诗词能力的体现不仅仅在这些方面,在作文中恰当出现有名的古诗词,会为文章添色。
(一)古诗词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感觉上一提到审美意识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音乐、美术等学科,这些学科可以直接从视觉和听觉给与人们美的感受。而实际上语文能够让人们从文字中同样感受到美。通过语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给予他们心灵的洗涤、情感的升华,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加强他们的文化底蕴。而古诗词恰恰是开启语文审美教育的金钥匙,古诗词简洁精干的语言,描绘出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人物细腻的情感,准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当时的社会现实。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短短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和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所以说美育应跟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二)古诗词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大背景下,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古诗词教学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有力武器。我国古诗词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诗经》、《楚辞》里面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从耕农、战争、婚姻等多个方面叙述了秦朝社会中蕴含的人文意识,充分描述了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和丑恶现象,为培养学生分辨善恶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新课标向教育者提出了新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素质,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积极认识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而古诗词教学恰恰都能够完成这些任务。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充分展现了他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教给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教给学生要积极乐观的交友。《观沧海》培养了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精神等。
二、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开启学习的金钥匙,让学生从内心爱上古诗词,才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好的开场白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在学习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之前,教师可以跟同学们聊聊季节,每一个季节有什么樣的特点,让学生讨论一下秋天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以悲凉为感情基调让同学们描述一下秋天,进而引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让同学们感受一下古代词人对悲秋的描述。另外,现在多媒体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声音、动画、色彩的展示,用这些来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如在学习《天净沙 秋思》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把风尘仆仆游子骑着瘦马,在寒风中来到缠满枯藤的老树边的情境展示给同学,通过画面中的瘦马、西风、枯藤、小桥、流水、乌鸦、夕阳这些景物感受到游子哪种无处落脚的无依无靠的悲凉感觉。同学们看着视频,慢慢进入了诗境,更愿意学习诗词了。
(二)利用朗读促进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效率
古诗词的特点就是语言精练、节奏鲜明,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重复的朗读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不断体会作者的情感。但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
1、学会节奏划分技巧。古诗词的节奏大致按音节和语义两种情况进行划分,以音节划分为主,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另外恰当的语气、停顿、重音和语气的使用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在此需要教师勤加指点。
2、学会准确把握感情基调。不同流派的诗词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婉约派的朗读时需要轻声低吟,豪放派的需要高音奔放。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不同诗词的情感基调,利用不用的音调、感情进行朗读。另外朗读又分初读、细读、精读、熟读几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也需要运用不同的情感基调,教师都应当详细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
(三)熟知诗歌背景,提高学习效率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在当时社会的真实情感的反应,所以学习古诗词以前,教师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精力对于学生学习古诗词有莫大的帮助。如诗人柳永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可是屡屡失败,而后放弃官途转而潜心填词,最终创作多首婉约派名词,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柳永的词音律谐婉、情景交融,在当时社会几乎人人都知,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学生了解了这些诗人和诗背景之后,再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就更容易了。
(四)分析表达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古代诗人为了表达情感、描写事物,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等方面都选择了多种表达方法和手段。教师教给学生分析作者表达方法的技巧来准确鉴赏古诗词,准确把握诗词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古诗词的表达手段大致有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三个方面。修辞手法大体用到了比喻、对偶、夸张、范文、借代等;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现手法有衬托、联想、照应等等。
总之,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响应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的有效手段。所以,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能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