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凤美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中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当前写作教学的实践开展状况并不好,逐渐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和完善。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写作教学效率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习作教学
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起到了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想科学地开展习作教学需要一定的规划研究,但当前在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不愿意习作,或是没有好的习作技巧,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写作教学要深入于日常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是经过作者智慧、感悟于一身的结合体,是作者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集中,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写作时也应从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逐步深入渗透,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以至于爱上写作。三年级的语文写作内容多是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背景进行开展,引导学生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生活。比如教学用书中涉及的语文写作内容,让学生书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让学生书写自己身边的人物,让学生书写自己感受到的秋天的快乐趣事等,都是以学生的年龄感知特点为内容进行开展的。而这些写作内容的真正主题在于上文中提到的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时就要加入这些元素,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在学习《槐乡的孩子》这一课文时主要以这里的特色——槐树为背景介绍这里孩子的生活场景,用动作描写来烘托孩子不畏酷暑、热爱劳动的景象,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深入讲解,并以此为内容让学生观察自己周边的生活景象,如此促成学生的积累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增加对于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写作时以热情饱满的狀态投入进去。
二、写作教学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和分析,挖掘深层次的思想内涵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如同汇报工作一样,今天都干了什么,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全文如同白水一样平淡无奇,了无生趣,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核心思想,没有运用合适的语言将自己着重想要表达的内容描绘出来。针对此种情形,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要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运用和分析,挖掘写作材料深层次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如此也是教导学生学会贴合主题的表现,这样学生在写文章时才能言之有物,并且赋予个人的真情实感。如在练习写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内容时,教师先要以当地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开展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在城市的传统文化特点,然后根据该传统文化的兴起进行学习,探讨该习俗是怎样形成,有哪些历史传说和名人传记,比方说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屈原当年投江而死,而赛龙舟往江里面扔食物就是希望鱼群虾群能够有足够的食物吃,而不吃屈原的尸体等等,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并让学生了解写作这篇题目的最终用意在于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精神实质,如此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写作意图和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的写作练习。
三、写作教学要着重语言的积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也是如此,只有内心拥有内容,在写作时才能下笔如有神。所以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还要强调学生对于语言的积累,学习其他文章的写作手法、应用技巧等内容,以丰富学生自己的学习,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和应用。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注意阅读文章,通过大量的文章阅读来达到质的变化,形成学生自身的财富并将其指导于写作实践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向学生推荐好书好文章,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定期举办“读书谈心得”等内容的交流会,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督促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达到交友的目的,进而丰富于学生的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生活材料加工积累,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新闻中看到的事件等内容,是否有值得深思、学习、醒悟的地方,而这些生活赋予的智慧正是身为学生应该体验到的,并指引学生学会将其转化应用到实践生活中的内容,将这些内容书写出来,才是学生自身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结果,表现了学生个人智慧的集中结晶。由此看来,写作教学的内容并不简单,是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神经一起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长期练习和长久坚持,才能最终写出真正的好文章。而文章的抒写就是让其他人共同观看、讨论的过程,让其他人通过文章了解作者的人物内心、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共鸣,寻找启迪,而这也正是开展写作教学的最终宗旨体现,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终需求。
四、写作教学使学生的作文更具个性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除了教学学生基本的写作技巧以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是题目的设定要具有想象空间。以“未来的科学家是怎样的”这一写作主题进行教学,就可以趁机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而鼓励学生试想“我是未来的科学家……”,“我将来要发明一种超能书包……”。其次是题材的选择空间要具有开放性。考虑到有的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是很强,为此,教师在题材的选定上应该尽可能给学生一个范围,然后再让他们自己选择。总而言之,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加的开阔,他们动笔写作的欲望也会变得强烈,与此同时,由于他们头脑中已经储存在大量的素材,所以即便是在最短的习作时间内,也能够写出十分优秀的作文。
结束语: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和阅读教学有着同样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开始得到了学科教师的高度重视,虽然其中也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并互相配合,就一定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总体而言,在习作教学的深入影响下,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仅得到了较为快速的提升,而且也促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事业改革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詹仕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 (20)
[2]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郭红星.学周刊.201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