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中洪
关键词:职业院校 幼教专业 艺术教育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 新一轮生育与入托高峰已经来临,社会对幼教教师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幼教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幼儿入学教育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接受更高质量的“幼有所育”已成为千万家长的共同心声和时代诉求,这对幼儿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质与量的双重要求。近年来,一大批有为的职业院校主动适应、瞄准幼教人才市场用工要求,及时开设幼教专业,致力幼教人才的培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幼教师资的不足。但相关资料显示,总体上职业院校培养输送的幼儿教师出现了学历偏低、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薄弱、艺术素养不高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推进课程改革,改进幼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艺术教育,在提高学生专业艺术知识、艺术技能的过程中,突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不断满足社会对高质量幼教队伍用人需求,对于促进职业院校幼教专业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艺术教育的内涵
艺术教育是以多种方式和途径,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传播、推广艺术的相关基本知识,培养人们对艺术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教育。艺术教育的关键是育人,它是美育的核心,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在学校可分成三块:一是课堂教育;二是课外、校外文化活动;三是校园文化环境。
2.职业院校幼教专业开展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是职业院校幼教生综合艺术素养发展的需要。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艺术教育对于幼教专业学生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通过艺术教育,可使幼教生了解、继承、发展、传播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文化,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而不是专注现实的价值,提高其在未来幼教生涯中能够娴熟有效地运用艺术方法和手段并以自身的艺术素养开展儿童教育实践的能力,塑造儿童心灵、陶冶儿童性情,促进儿童精神世界的和谐与人格的完善。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是幼教专业艺术教育的主要载体和体现形式,在此过程中幼教生通过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逐步积累审美经验,丰富审美情趣,对其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创作能力是个有力的推动。
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特殊意义。学前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具有可塑性强、模仿力强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情感发展也较为迅速。艺术教育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而艺术教育生动活泼的特点往往更能“圈粉”更能吸引人的“围观”,激发人学习的情感,这与学前儿童发展的特点是不谋而合的。艺术教育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基于儿童正常生长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特征的艺术教育活动,能够以其直观形象性,開发儿童大脑的形象思维,释放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创造力发展和身心和谐发展。
1.目前职业院校幼教专业艺术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专业标准中规定幼儿教师的艺术素养主要指的是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的欣赏、体验、感受、认知和表现能力。艺术教育,艺术技能技巧的传授是基础,培养学生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关键。幼教专业学生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在未来幼教生涯中能够得心应手地驾驭艺术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幼教实践活动中,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幼教专业培养的是一线幼儿园教师,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点,而对于一些艺术技能的掌握,一般达到实用、够用的标准即可。幼教学生艺术素养与教学水平能否提升、未来能否胜任幼儿艺术教育领域工作,这取决于学校能否制定并实施好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艺术类课程目标体系。当前由于大多数职业院校开设幼儿教育专业的时间不长,对于专职教师的培养尚未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忽视了对学前教育教师的系统化、规范化培养, 存在着重技能、轻教育的现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中更倾向于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以及人文知识等通识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这也导致培养的幼教生在职业生涯的初期背离了教育规律,与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相脱节。
2.职业院校幼教专业艺术类课程目标体系构建思路
党的十九大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次提出实现“幼有所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幼教,职业院校幼教专业需强化责任意识,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充分遵循人才培养和艺术教育的内在规律,紧密联系当前幼儿园教育办学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幼教专业艺术课程目标体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应侧重丰富幼儿的经验以及对艺术的感悟、体验和情感表达。构建幼教专业艺术类课程目标体系,首先要走出重技能学习、轻理论素养培育的认识误区,面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际需要,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知识技能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为侧重点,以提升艺术素养为导向,将艺术教育充分融合、渗透到幼教艺术类课程教学目标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艺术知识和实用艺术技能,不断丰富艺术审美与创造能力,最终达成能自如地把自身所形成的艺术素质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目标。
3.加强艺术类课程的综合集成
艺术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科目,艺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是对艺术学科具体内容的综合,还是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艺术教育关乎心灵与使命,本着艺术教育要为其内在价值而教的宗旨,当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需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不断探索并进行综合性改革,促进“艺术精神”与“时代精神”“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发展。要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的综合集成。纵向上把课程分为美术、音乐、键盘乐器和舞蹈表演四大模块,横向上分为基础、核心、综合和拓展四个能力区间,形成一个集知识、能力、素养一体的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为贯彻实施好此方案,既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更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
艺术需要实践和生活,艺术教育的另一途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这样,课堂上掌握的艺术技能和理论知识才能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艺术素养,进一步有效促进幼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教育能力的生成发展。为此,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更新理念,重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在培育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品牌工程,不断彰显校园文化品牌影响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贴近校园生活的艺术活动,广泛吸引学生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以德润身、以文化人,使他们在参与艺术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启迪,不断形成和谐和睦、向善向上向美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生的心灵中深深植入崇尚文化、欣赏艺术、追求美好的文化基因。
第二,强化管理,以生为本,营造浓厚的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形成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多渠道、全方位发展的格局。抓好师资、经费、组织、场地、设施等的保障工作,量身打造适合幼教专业学生的艺术节、演唱会、影视沙龙、话剧戏剧表演、模拟配音、讲座研讨及各类艺术社团等活动阵地和平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要加强课外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與实施。视活动为课程,把学生课外艺术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拓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空间,丰富艺术活动的形式,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艺术活动内容打通,作为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要精心设计艺术活动,认真制订活动计划与方案,确保学生课外艺术活动能够通过艺术力量的推动,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精进提高。要加强对高水平艺术教育设施的建设,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予以保证。要把人人、班班常态化参与艺术社团活动纳入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的目标考核体系中,把学生参与课外艺术活动的过程与取得的成果作为艺术课程评价的重要参考,保证课外艺术活动常搞常新,丰富多彩,形成系列,成为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要秉持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原则,举办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邀请地方有影响力的高校及社会文化艺术团体开展高水平的艺术演出、宣讲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受艺术熏陶,感受高雅艺术的震撼之美。同时要积极主动推出学生艺术活动的成果,组织学生艺术团队开展送节目下乡、入园、到社区、进企业等展演共建活动,通过交流学习,固化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霞.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价值与实践[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6).
[2]张晓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困境与超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
[3]赵红霞.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5).
(作者单位:徐州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