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滨
(吉林省农安县畜牧总站,吉林农安 130200)
患病动物可从粪便中排出大量副结核分支杆菌,从初乳和常乳排出的相对较少。病原的抵抗力较强,可在牧场存活1年以上,在水中存活的时间会更长。本病常经粪口途径传播,而其感染剂量仍不清楚。对于未感染的群体,常在需要扩大或更新种群规模时,因购入亚临床感染的动物而被感染。
副结核分支杆菌除了感染牛,还可使其他反刍动物(如绵羊、山羊、骆驼、鹿)以及动物园和野外的动物感染发病;对于杂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如野兔、狐狸、鼬鼠和非人灵长类也存在感染的情况。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国。
犊牛易感染本病,经常在刚出生后不久即感染,但由于病程发展缓慢,直到2岁后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牛的抵抗力增强,所以成年牛一般不会感染。当犊牛吸吮被污染的乳头,采食被污染的奶、饲料和水,或在污染的环境舔故整理被毛时,均可吞入病原体而感染本病,随着病程发展,可能会出现菌血症和子宫内感染。这种胞内寄生菌从小肠末端的集合淋巴结处侵入,感染胃肠道和胃肠道相关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其中有些动物可能会通过促进具有杀菌活性的巨噬细胞的免疫应答来清除病菌,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机制还不清楚。在大多数情况下,病菌会增殖,最终引起慢性肉芽肿性肠炎,导致营养吸收和加工障碍,晚期还会出现特征性恶病质。这个过程可能需经历数月或数年,在此期间,还伴随有细胞免疫劝能下降、血清抗体升高、病菌突破胃肠道屏障形成菌血症。感染动物在出现明显症状前就开始排菌,处于这个阶段的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
动在感染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随后逐渐变得明显,牛在患病晚期主要表现为消瘦和腹泻。牛可能是持续性腹泻,也可能是间歇性腹泻,而山羊、绵羊和其他反刍动物无腹泻症状。典型症状是,牛腹泻时排泄的稀粪不夹杂血液、黏液和组织蔽片,也不存在里急后重症状。数周或数月后,病情恶化,病牛变得更加消瘦,毛色也可能变淡,由于肠病变导致大量蛋白质丢失,还可能造成腹部和下颌部才肿。蛋白丢失也导致血浆中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阵低,而丙种球蛋白含量可能正常。奶山羊和奶牛的产奶量可能会下降或达不到预期水平。动物感染初期体温和食欲一般表现正常,渴感可能增加,此时应引起警惕。本病呈渐进性发展,终归会过度虚弱而死亡。对于一些感染的动物群,在最初几年内死亡率可能很低,但当50%的动物呈亚临床感染状态时,就会对其生产造成损失。绵羊和山羊的症状相似,通常不出现腹泻,严重患病动物可能易掉毛。对于鹿科动物,病程可能更短。
患病动物病变表现多样,从无任何肉眼病变到肠壁变厚、起皱褶,且伴随有邻近的淋巴结水肿。通常,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不存在相关性。尸体消瘦,在更为严重的病例中,还可能出现心包脂肪和肾周围脂肪的缺失。肠道病变常不明显,但小肠末端除外,此处的小肠壁会出现大面积增厚,黏膜虽不溃烂,但形成明显的横褶。病变也可能会向空肠和结肠扩展,出现显著的浆膜性淋巴管炎,以及肠系膜淋巴结和其他区域的淋巴结明显肿大。从组织学上来看,还发生弥散型的肉芽肿性肠炎,它是由上皮样巨噬细胞和巨细胞在肠道黏膜和黏膜下层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巨噬细胞内有抗酸性物质呈散在分布。通常,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不存在相关性。绵羊、山羊和鹿的肠壁及淋巴结有时出现钙化,形成局限性的干酪样坏死。
当繁育犊牛、羔羊时,须远离被粪便污染的地方,若母牛菌检呈阳性,应立即将犊牛与母牛分离,人工喂养经灭菌的初乳或阴性牛的奶,并尽可能地将它们与其他成年牛及其粪便隔离,直至犊牛长到1岁以上。此期间可以给犊牛饲喂代乳品,不可喂被病菌污染的牛奶,除非这牛奶经灭菌处理。此外,制定并实施常规的检测程序可有效地控制本病。若动物群中发现有确诊病例,应对群体进行检测,确定感染率。为了减少损头,对检测呈阳性的动物,尤其是排菌量多的或ELISA呈强阳性的动物,应立即捕杀。往后每年对动物群至少做1次检测,直到感染率低于5%。本病也可经子宫传播,若防控措施较为严格的话,凡出现疾病症状的母牛所生产的犊牛均应淘汰。若需要引种,应确定引进动物所在的动物群呈全阴性,且在混群前必须对它们进行检测,确诊健康者方可混群。为了更好地控制本病,还可以采取更多常规措施,以减少排泄物对畜牧场的污染,如提高饲槽和水槽的位置,用管道替代池塘供水,经常清理经粪便污染的牧草[1]。此外,建议牧场主对副结核病的防控应至少持续5年。
对1月龄以下的犊牛接种疫苗可有效地降低牛群发病率,但不能阻止病菌的扩散和其他健康牛感染。因此,疫苗接种虽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搞好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的作用。牛接种油佐剂灭活疫苗后,在接种部位(胸部)会出现一直径为数厘米的肉芽肿,对以后进行的结核菌素试验可能呈阳性反应。然而,有时自体接种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急性反应,如瘫痪、慢性滑膜炎与肌腱炎。本病有人畜共患风险,相关人员需做好自身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