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都克热木·阿不都拉木
(新疆察布查尔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科,新疆伊犁 835300)
在奶牛生产中,乳房炎为常见疾病,不仅会导致产奶量下降,也会影响奶产品的质量。在奶牛乳房炎治疗方面,由于引发炎症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使用临床常用抗生素会产生一定程度抗菌性。而乳酸环丙沙星近年来在奶牛乳房炎治疗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因此还应通过临床效果观察确定是否采用该种药物进行乳房炎治疗,从而使奶牛饲养效益得到保证。
试验组药品采用由东北农业大学科发兽药厂提供的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每瓶10ml,包含0.2g乳酸环丙沙星。对照组药品包含河北远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青霉素钠注射液,规格为160万IU/瓶。另外使用大连制药厂生产硫酸链霉素注射液,规格为100万IU/瓶。试验采用附近乡镇个体奶牛场中,经过实验室确诊为临床型乳房炎的病例。
在试验操作过程中,需要在治疗前后对病牛乳房、乳汁变化进行检查,确定乳房局部温度、皮肤状态、硬度、大小、敏感性等,确定是否存在奶块,并记录奶汁颜色和产奶量。在治疗期间,每天进行两次检查。针对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的病牛,划分为三组,即A组采用乳酸环丙沙星治疗,病牛共10头;B组采用青霉素治疗,病牛共10头;C组为空白对照组,病牛5头。针对A组和B组,在治疗期间先将病牛患区乳房内分泌物或乳汁排净,然后利用乳头管口将通乳针插放到乳池内。与注射器相连接后,缓慢将药液注入,然后将通乳针从乳池中拿出后,利用手指对乳头管进行揉捻。在按摩乳房时,按照由乳头池向乳腺乳池然后到乳腺的次序,采用双手掌向上进行轻度按摩和挤压,从而使药液得以在乳腺腺泡和腺管内扩散。针对C组病牛,仅对患区进行按摩挤压,不予用药。A组按照10ml/乳室剂量,将乳酸环丙沙星用注射用水稀释至50mL,每日注入2次。B组按照80万IU/乳室剂量将青霉素用100ml注射用水稀释,同时按照100万IU/乳室剂量使用链霉素辅助治疗,每日2次注入乳房。
在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时,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即痊愈、有效和无效。其中,痊愈指的是临床观察发现乳房红肿、热痛和硬块消失,肉眼观察乳汁颜色、形态正常,产奶量处于回升状态。有效指的是临床观察发现乳房红肿、热痛和硬块等情况处于好转状态,肉眼观察乳汁内依然有少量奶块或无凝块,并且产奶量处于回升状态。无效指的是临床观察一个疗程后发现,乳房红肿、热痛和硬块等情况严重或无明显改善,肉眼观察乳汁异常,产奶量下降。
从临床35例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结果的观察情况来看,A组病牛中乳房炎治愈率达80%,有效率达100%;B组病牛治愈率达60%,有效率达80%,另外仍然有两头病牛治疗无效;C组病牛中治愈率为0,有1头牛处于自然恢复状态,其余4头牛病情向严重发展。针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可以得到A组与B组、C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B组与C组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而言,A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从治疗疗程上来看,按照3~4次给药为1疗程,5~7次给药为2疗程,7次以上给药为3疗程的划分方式,A组病牛80%在1疗程进入到明显康复状态,20%在2疗程进入康复状态;B组病牛40%在1疗程呈现出明显康复状态,30%在2疗程进入康复状态,10%在3疗程明显康复。针对剩余共计5头病牛,采用乳酸环丙沙星进行治疗,经过连续3~5次给药后,临床观察显示基本已经全部治愈。
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和讨论发现,相较于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效果,乳酸环丙沙星在奶牛乳房炎治疗上能够取得显著疗效,基本能够使全部病牛得到治愈。分析原因可以发现,环丙沙星是喹诺酮类第三代新型广谱抗菌药物,拥有较优的抑菌机理,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具有优势,对革兰氏菌及各种支原体均具有一定杀菌作用,相较于同类氟哌酸产品抗菌效率更高。在机体中,乳酸环丙沙星不会出现蓄积问题,并且拥有较强的组织穿透能力,能够在体内快速扩散和发挥作用。由于耐药性和毒副作用小,不会与其它抗生素之间产生较差耐药性,因此可以避免机体菌群失调,有助于病牛身体康复。在实际生产中,奶牛容易感染各种乳房炎,临床治疗通常需要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抗菌药物方式对病原菌进行杀灭。乳酸环丙沙星抗菌效果较佳,采用将环丙乳房乳汁挤净方式进行抗菌药物灌注,能够使药物充分达到乳腺组织和炎症部位,因此可以取得较好药效。从疗程上来看,缩短奶牛乳房炎治疗时间,减少药物残留,可以使弃奶损失得到减少。
在奶牛乳房炎治疗时,考虑到泌乳系统感染病原复杂,还应避免长期盲目使用抗菌药,以免无法达到理想治疗效果。通过临床实践对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进行观察发现,该种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成为该类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