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红梅
(临沐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临沂 276700)
鸡减蛋综合征也称为鸡产蛋下降综合症,20世纪70年代得到系统的研究和确认,是世界性的商品蛋鸡和母鸡产蛋下降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在自然界的主要宿主为家鸭和野鸭,可导致群发性产蛋下降、蛋体畸形/异常、蛋质低劣等问题。我国每年消费大量鸡蛋,对鸡减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鸡减蛋综合征的直接诊断方式,是根据产蛋鸡的表现进行分析。因该疾病带有群发特点,当产蛋鸡大面积出现产蛋量下降、蛋质低劣问题时,可初步诊断为鸡减蛋综合征。一般产蛋鸡的产蛋量可维持稳定,发病后,则以每日2~5%的速度递减,大部分鸡蛋表面较角质颗粒,蛋壳多较薄,破损率增加5~15%不等。发病5d以后,产蛋鸡的产蛋量可能下降40%,并持续大约5~8周。病鸡的病理变化难以捕捉,主要表现为运动量下降、进食量减少、呆滞等。上述症状持续整个发病期,至少5周后可出现缓解。如发病情况不严重,仅有少数产蛋鸡产蛋质量下降,可通过病理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病鸡的卵泡发育情况较健康产蛋鸡存在差异,多由卵泡发育不良、变形甚至充血情况,同时其输卵管可见浮肿、渗出物,部分病鸡可见溃疡和内出血。
综合诊断是指在结合病鸡表现、流行病特点和病程等信息进行分析。因鸡减蛋综合征带有范围性发病特点,且病因复杂,如果仅出现小范围的产蛋量下降问题,病情尚未蔓延,不能就此确诊为鸡减蛋综合征。可在产蛋鸡群中寻找畸形蛋、异常蛋,如出现1%以上的表面粗糙、变形问题,应给予初步重视,结合发病史信息进行评估,如当地、产蛋鸡群在过去2-3年间出现过病情,或当地正存在鸡减蛋综合征蔓延问题,可初步确定为鸡减蛋综合征。如果产蛋鸡群中的畸形蛋、异常蛋数较少,可通过实验室方法进行诊断,包括病毒分离、凝血功能评析、琼脂扩散分析等。取病鸡活体组织样本,制备为病理切片,放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调整扩大倍数为350倍以上,可捕捉病毒活体的活动信息,即应确诊为鸡减蛋综合征。其他实验室检查方式在原理上与此类似。但实验室检查的价格较高、过程复杂,适用于大型养殖中心或病情大范围蔓延的地点。
目前市场上已有可应对鸡减蛋综合征的疫苗,在确诊病情后,可对病鸡进行疫苗注射,并对其进行隔离喂养,防止病情蔓延。对症治疗上,现有方剂包括黄药子、白药子、银花、黄岑、板蓝根、大青叶、黄柏、黄连以及甘草等,以200只左右的产蛋鸡群为例,上述药物的用量应为:60g黄药子、60g白药子、100g银花、100g黄岑、100g板蓝根、100g大青叶、100g黄柏、100g黄连以及60g甘草,以10L左右净水进行煎煮,至4~5L后取出,混入饲料中喂养,如产蛋鸡进食量不足,可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香精、白糖等,加速产蛋鸡的进食速度,缩短治疗的时间。国外针对鸡减蛋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与此不同,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要求控制治疗前1d内病鸡的饮水和进食量,使病鸡在饥饿感的驱使下快速进行含有药物的饲料,该方式下,病鸡的产蛋量一般可在5d左右得到恢复。也有学者采用“多蛋灵”疗法进行疾病应对,以200只左右的产蛋鸡群为例,可取多蛋灵100mL,混入饲料中进行投喂,持续进行5~7d,每天喂养一次,病鸡的产蛋量也能在1周左右得到恢复。
鸡减蛋综合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主要措施包括日常清洁、家禽分别喂养、加强饲料管理等。日常清洁方面,要求每日进行鸡舍打扫,避免病原体富集,阴雨天气下,应于雨后进行鸡舍清扫。严格避免鸡鸭混养情况,如产蛋鸡数目较多,可单独建设鸡舍,并做好通风和卫生保持。饲料管理方面,强调通过多样营养的补充摄入,提升产蛋鸡的免疫力,使其能够自然应对疾病困扰。有学者提出维生素补充法,可降低鸡减蛋综合征发生率10~15%左右。具体方式包括两种,一是维生素AD3E粉补充,每包500g,混料150~250kg,连用5~7d;二是复合维生素B粉补充,每包50g,混料25kg,连用5~7d。每年春季或其他疾病的高发季节,可向产蛋鸡群进行疫苗注射,疫苗用量为0.5ml,取皮下注射方式即可。对于尚未出现病情的区域,应强调通过有效的消毒进行综合预防,每个月将产蛋鸡驱离鸡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8h后再允许产蛋鸡返回。
鸡减蛋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产蛋鸡群体的疾病,病因复杂,降低鸡蛋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也会降低畜牧业的总体生产水平。该疾病的诊断目前包括症状诊断、综合诊断两种模式,治疗上强调对症性,也重视防治的一体化。具体工作中,应根据疾病的发病和蔓延情况具体选取诊断、治疗方法,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