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阜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安徽阜南 236300)
生猪疫病通常具有发病迅速、危害严重的特点,且大多具有传染性,一旦发生,就很容易扩散到整个养殖场中,引起生猪的大规模染病甚至死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人类若是不慎食用了这些猪肉,更是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生猪疫病可由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等病原体引起。这些病原体本身就有强大的繁殖能力,导致疾病在猪群之间传播。此外,有些猪瘟还可在怀孕母猪和猪仔之间传播,危害性极大。
生猪疫病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猪瘟、猪流感、乙脑、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等等。引发疫病的因素也有很多。通常,一种疫病的爆发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很多生猪疫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养殖场的卫生条件不过关,导致各类病原体大量繁殖。有时是因为养殖户的卫生意识欠缺而忽视消毒,有时是因为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而较少消毒,有时是因为消毒操作过程不够规范导致消毒不够彻底,最后导致疫病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消毒方法不够科学也会导致疫病的出现。有很多养殖户对消毒过于重视,但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较低,滥用各类消毒药。这样虽然能够杀死很多病菌,但也会促使很多病菌产生耐药性,也会对生猪自身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科学合理的消毒方法十分重要。
俗话说“病从口入”,这句话同样适合生猪养殖。养殖场的日常饲料供给是生猪最重要的营养来源,如果饲料出现问题,例如发霉变质,生猪就很容易生病。挑选合适的饲料也非常重要。如果饲料难以消化,或是营养搭配不合理,就会导致生猪营养不足,消化系统出现病变。
生猪养殖与牛羊放牧不同,养殖场的位置固定不变。如果养殖场初期规划不合理,没有避开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就会导致后续的疾病发生。冬季,养殖场内部通常要进行供暖,防止猪冻伤。如果通风系统不合理规划,也会导致病原体在猪舍内部大量繁殖。
此外,养殖场每天都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猪粪便、污水等。这些废物通常包含着大量病原体,如果不及时处理,产生堆积,就很容易引发各类传染病。
防治疫病需要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环节下手。笔者将针对前述各个因素提出相关防控措施。
养殖场本身的条件对生猪健康的影响很大。在规划初期,就要结合周边环境进行合理规划,远离各种污染。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暖,防止猪群晒伤冻害。除此之外,要做好养殖场内的通风工作,保持空气流通。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猪,在不同季节结合其特点进行合理的饲料搭配,避免因人为因素产生的生猪疾病。
管理部门也应及时对当地养殖场进行调研和评估,针对养殖条件较差的养殖场进行重新规划。
养殖户应重视养殖场内的消毒工作,定期开展符合规范的消毒工作。什么时候消毒,选取什么药物,如何消毒都要请专业人士把关,切不能凭自身主观臆断挑选消毒药品进行消毒。
养殖的猪种要保证健康,不携带病菌。引进新的猪时要按照规范,进行健康检查,不可私自引进小猪。这样很容易将病原体带入养殖场内,增大了养殖中的安全隐患。
日常管理中,要保证养殖场内卫生水平达标,不给病原体创造增殖机会。一旦发生疾病,要将病猪和健康猪隔离,控制疾病的传播,同时积极进行救治,降低经济损失。死猪也要按照规范进行掩埋。掩埋要远离养殖场,防止疫情加重。也不可靠近水源和生产区,避免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
目前,我国针对多种生猪疫病都有了科学有效的免疫措施。养殖场应当加大日常养殖中的疾病免疫投入,结合本地区疫病的流行情况和猪的免疫能力,提前做好准备。同时,为了保证免疫效果,养殖场也可定期检测猪种的抗体水平,对猪群的免疫水平有详细的了解,便于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对于预防能力较差的猪,应积极使用打疫苗等措施来加强免疫力。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种新型生猪疫病,多是常见病种的变异。这些疫病爆发迅速、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对养殖危害严重。相关医学研究人员应该积极研究新的预防救治技术,帮助养殖户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