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玲
(确山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驻马店 463200)
随着我国养殖鸭整体规模的持续扩大,鸭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各类传染性疾病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防治难度逐年升高。鸭传染性浆膜炎属于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传染病,具有极高的危害性和发病率,主要致病菌为鸭疫里氏杆菌,目前该疾病在我国大范围流行,发病率逐年升高,鸭患病后饲料转化率降低,治疗费用昂贵,屠宰废弃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此需要提高对传染性浆膜炎的重视程度,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促进养殖水平的持续提高。
依据病理学变化、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因素,可以对鸭传染性浆膜炎做出基本诊断。在实际诊断过程中,由于症状的近似,应当重点区分鸭病毒性肝炎、鸭大肠杆菌病,避免出现误诊影响后续治疗。通过情况下,鸭病毒性肝炎发病日龄低于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经剖检可见明显肝肿大、全身现无纤维素性浆膜渗出物,出血斑点较多。大肠杆菌病如在15日龄前期发病,则死亡率极高。鸭传染性浆膜炎剖检可见脑膜炎、气囊炎、肝周炎、纤维素性心包炎,脾脏和肝脏肿大明显,外观为大理石样[1]。
鸭传染性浆膜炎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为微生物学检测,利用无菌出现的病死鸭脾脏以及肝脏、病变组织的触片,使用荧光抗体进行检测,通过纤维镜观察病变位置中央部位稍暗,两边位置明亮。经过琼脂培养后进行细菌鉴定,菌落呈现奶油状透明闪光,菌落凸起明显。
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致病菌为鸭疫里氏杆菌,该致病菌属于无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干扰以鸭为代表的各类水禽。现阶段已知的被感染鸭包括江南鸭、北京鸭、半番鸭、麻鸭等,患病鸭周龄集中在1~7周,其中2~3周为发病率最高的周龄。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临床症状为鼻、眼部分泌物量增加,粪便为黄绿色,头颈部位严重倾斜,神经症状 明显,伴有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近年来,鸭养殖整体环境日趋复杂,鸭瘟、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带给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综合性防治,最大程度上降低各类疫病的发病率。
为保证雏鸭健康生长的基本营养需要,需要饲喂高质量的饲料,保证维生素和各类微量元素的供应量,以此来提高雏鸭的免疫力。鸭舍内部需要及时清理粪便等污物,合理设置饲养密度,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处理,确保鸭舍内部垫料的干燥,降低高温、拥挤、免疫、换料、转移等应激反应的发生率,定期对鸭舍进行彻底消毒和空栏处理,实现对治病均的彻底清理。在鸭舍内部需要加强免疫,为7日龄鸭注射传染性浆膜炎免疫灭后疫苗,为保证免疫的实际效果,共需要进行2次免疫处理,保证免疫的效果[2]。
现阶段,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最有效的方法为药物治疗,同时严格遵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养殖户主要通过各类抗生素治疗鸭传染性浆膜炎,这也导致病原体耐药性不断增强,不同种类的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传染性浆膜炎菌株对于头孢类药物以及氟苯尼考比较敏感,对恩诺沙星等比较敏感。在治疗过程中可适当进行药物的轮换使用,避免耐药性的因素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药物的疗效,治疗前期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将疗效最佳的药物与饲料混合进行饲喂,以此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为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产生的危害,可采用中药的方法进行质量,研究表明,大蒜、黄芩、丹参、黄连等重要对鸭传染性浆膜炎治疗效果良好,利用三黄汤也能够对各类致病菌产生抑制作用,在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高发期应用中药的疗效显著优于各类抗生素。
研究表明,鸭疫里氏杆菌具有极强的抗药性,为此养殖户应当加强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通过药敏实验等方法,确定最合理的药物,配合使用电解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进行辅助治疗,实现对疫病的短期控制。在饲养过程这能够需要重点加强对雏鸭的管理,药物防治过程中需要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之下完成,通常情况下可将5d作为一个疗程。为避免饲养过程中出现垂直传播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种蛋的消毒处理,并进行全进和全出的饲养,定期对鸭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从源头上降低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
鸭传染性浆膜炎严重威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为此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在养殖期间,养殖户需要保证鸭舍的卫生环境,及时清理粪便等污染物,加强对鸭舍温度、湿度、通风管理,及时进行种蛋消毒以及免疫接种,针对患病鸭需要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通过各种完成的措施,及时诊断,加强防控,最大程度上保证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