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量
(北票市宝国老镇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北票 122100)
在生猪养殖期间,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多达十余种。受自然环境和养殖技术制约,猪可能染上各种传染病,如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猪链球菌病等等,需要掌握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使生猪尽快恢复健康,避免给养殖户带来过大损失。因此,需要加强猪传染病治疗方法研究,推动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猪传染性胃肠炎多由胃肠炎病毒引发,属于高度接触传染性肠道疾病。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后,需要经历几天潜伏期,出现症状后将迅速传播。患病猪出现呕吐、严重腹泻等症状,脱水明显,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体重会迅速减轻,随后死亡[1]。发病猪多为10日龄仔猪,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在痊愈后一段时间,生猪依然携带病毒,可能通过饮水、饲料传播。在疾病治疗上,需要按照20~45mg/kg剂量每天饲喂磺胺嘧啶,同时混合灌服6~8mg/kg的甲氧苄氨嘧啶。为增强生猪抵抗力,可以给猪饮用补液盐水,实现继发感染的预防。实际为预防疾病发生,应在妊娠母猪产前45d和15d肌肉注射1ml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苗,生产后为仔猪提供干燥温暖环境,保证营养性物质和饮水充足。
猪瘟被称之为“烂肠病”,属于接触性传染疫病,具有传播快、发病率高等特点,患病猪会出现心脏坏死、组织器官出血等问题,严重时会在7d内死亡。患病一个月不死,生猪会从急性传染病转变为慢性,不时发病,最终多因器官衰竭死亡。作为常见猪传染病,各种品种生猪在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上猪瘟。病毒进入生猪体内后,会从扁桃体向淋巴结、肝脏、脾脏逐步侵入。而病猪排出的分泌物中也带有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体液等途径传播。患病猪会出现组织器官广泛出血症状,心脏出现坏死、梗死特征。患病期间,生猪保持高烧不退,饮食减少,并发拱背打抖怕冷症状。在猪瘟治疗上,针对处于患病初期的生猪,可以注射10头份猪瘟脾淋苗和高免血清,同时配合使用抗菌素实现对症治疗。未能有效控制病情,需立即进行病猪扑杀,采用焚烧深埋或无害化处理方式进行尸体处理,加强传染源头控制。在疾病预防上,可以通过对20日龄和60日龄仔猪注射猪瘟冻干苗或猪瘟猪肺疫二联苗防治。
作为急性、热性猪传染病,猪丹毒传播途径相对较少,然而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长时间生存,一旦感染饲料、饮水或圈舍将难以根除。引起猪丹毒的猪丹毒杆菌一般仅能通够消化道传播,患病猪会突然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不愿动弹等症状,病发2d后颈部、体侧、四肢内侧等位置的皮肤出现大面积疹块,长时间未治疗将导致皮肤坏死。患病猪体内发肿,临床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关节炎等病型,严重感染的病猪在3~4d后会因身体衰弱而死亡。在猪丹毒治疗上,主要通过肌肉注射抗血清和青霉素辅助消毒。针对体重超45kg的病猪可每天注射20~40ml/kg青霉素,每3d注射一次5000~10000U/kg,症状消除后需要持续用药1~2d,确保生猪彻底痊愈。出现疹块的皮肤需要利用肥皂水进行反复洗涮,确保症状得到缓解。在疾病预防上,应通过定期注射猪丹毒疫苗实施免疫。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发的猪传染性疾病,在生猪养殖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在闷热潮湿天气中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疾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伤口传染,病猪和健康猪均可带菌。患病仔猪会出现运动失调、侧卧、发抖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关节炎等病症。患病育肥猪多出现发热症状,腹部出现紫红斑,并发败血症,造成生猪突然死亡。针对猪链球菌病进行治疗,由于猪链球菌对抗生素药物较敏感,可以选用抑菌力较强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噻呋等。肌肉注射青霉素,需按照每头每次40~100万单位用药,每天肌肉注射2~4次。使用头孢噻呋,需按照每日5mg/kg剂量进行肌肉注射,连续用药3~5d。为实现病情防控,需要在饲料中掺加四环素,按照125g/t剂量拌喂,连续用药4~6周。
在寒冷冬季和冷热多变季节,生猪容易患上猪支原体肺炎。作为慢性传染病,猪支原体肺炎病程较长,患病猪会因抵抗力下降并发猪肺疫等疾病,造成猪因喘气病死亡[2]。在患病初期,猪食欲正常,但伴有咳嗽。在早上喂食和剧烈运动时段,会出现连续咳嗽现象。随着病情发展,患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问题,症状表现为明显腹式呼吸,呼吸急促且用力,严重时需要张口喘气,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少、体重减轻、皮毛粗乱等症状,走路缓慢且拱背。在治疗时,可以每日肌肉注射一次3~4U/kg卡他霉素,5d为一个疗程,必要时用药2~3个疗程。同时,在饲料中掺入20mg/kg磺胺嘧啶,连续饲喂10d。对猪喘气病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猪传染病的发生不仅将给猪的生长带来威胁,同时也可能造成生猪大量死亡,导致养殖户承担较大损失。掌握猪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猪丹毒等常见猪传染病的治疗方法,能够使猪传染病得到控制,在提高生猪成活率的同时,保证生猪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