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勋
(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河池 547300)
我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之前生猪的养殖以散养为主,生猪疫病较少。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生猪产业逐步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贫困村致富能人纷纷投资生猪养殖业,大石山区的生猪规模场日益兴起,同时生猪疫病的发生几率也在不断地增加。导致生猪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占据比例比较大的疾病种类主要有猪瘟、猪蓝耳病、猪肺疫等。因此在生猪养殖过程中落实好生猪疫病防控关键措施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现阶段已经出现的生猪养殖疾病类别中,传染病的威胁最大,并且随着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每年生猪养殖出现的传染病比例也在不断地上升,呈现出了递增的趋势。通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可见过去很多不常见的传染病也逐渐加大了影响和传播。在2018年的日常监测中,先后在八腊乡威后养殖小区发现猪蓝耳病、在岜暮乡岜旮旯生猪养殖场发生猪圆环病毒型感染病例,后经技术处理得到有效控制,但对养殖业主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随着我县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很多养殖行业中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疾病种类,例如猪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气喘病、猪丹毒以及猪肺疫等,都可以通过大范围的使用预防性生物制品,针对疫病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我县养殖场和养殖公司不断地规模化发展,在养殖区域当中猪只的单位群体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大,生猪销售方式日益增多,目前的检疫方式、抗体检测能力等都逐渐跟不上生猪规模化发展产需要,再加上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复方制剂,造成患病猪群很多典型症状开始逐渐消失,出现了很多非典型化疾病,为疫病的防控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逐渐增大,感染病疫的单一性病原感染症状逐渐消失,而目前出现的大部分疾病都属于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产生的,对于疫病的甄别是难上加难。
为减少疫病发生,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选择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药物,通过使用抗生素药物来达到控制疫病的效果,但是很多细菌都会产生耐药性,当细菌出现了耐药性,那么再出现疫情时反而起不到任何的治疗效果。在生产实践当中并不是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越多就代表药效越好,相反用药的成本逐渐增加,反而会减少生猪养殖的综合收益。
采取严密的防疫措施是防治猪病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那些危害性大的病,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以及寄生虫病。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2.1.1 建立严格的科学预防接种制度
这是预防猪传染病极其重要的有效措施。猪的防疫接种程序,应根据本县猪病流行情况科学制定,常规免疫程序是:仔猪生后20~25日龄,首次免疫猪瘟;40~50日龄,免疫仔猪副伤寒;60~70日龄,免疫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仔猪断奶后,养肥猪就不再接种免疫了。另外,公母猪一年两次接种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即在春去秋防期间各一次。母猪应在空怀期接种。
2.1.2 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无病猪群,实现自繁自养,肥猪要做到全进全出,猪舍清扫清毒一周后再进新猪。二是应选择远离村庄、交通要道、牲畜市场、地势高燥、向阳的地方建猪场。猪场要有围墙隔离,门前设消毒池,最好建隔离猪舍,引进的新猪在其内饲养观察,无病才能合群。病猪、待出售的猪养在其内治疗好再出售。
2.1.3 增强猪体抗病能力
一是喂猪的饲料要清洁卫生,科学搭配,营养全面,因此,喂猪料必须根据猪的不同类型(公母、大小)及猪的不同生理阶段(空怀、哺乳等)给予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二是饲喂要做到定时定量,不能时早时晚,时多时少,时好时坏。霉烂、变质、腐败、有毒的东西不能喂,不使用泔水喂猪。三是猪舍要清洁干燥,冬暖夏凉,舍内舍外要定期清扫消毒。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做好几种不同疫病的监测工作,在养殖过程中通过及早的发现病情,做到尽快的防控和治疗。在病情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开展病情监测工作的范围有生猪的调运、屠宰场、交易市场、养殖户以及养猪场等区域。尤其是针对近期已经出现和发生的疫情,以及频繁发生疫病的区域场所,需要作为重点的检测对象开展检测工作。在病情监测过程中选择使用比较常用的检测手段,配合现在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开展,通过观察临床症状以及检测病原学,从而确定出诊断的准确性,并适时开展应急免疫工作。
在生猪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仔猪的生长来衡量主场养殖效益。控制好仔猪断奶的窝重以及成活率,能够有效地提升养殖场的生产效益。在自主的养护过程中加强仔猪管理工作,在出生6h之后要及时的补充初乳的喂养,确保仔猪能够吃饱,便于获得更加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能够有效地避免猪瘟和腹泻等疾病的发生,为仔猪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养殖环境。
生猪养殖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范围,确保生猪养殖行业能够更加安全和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