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彪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宁夏中卫 755000)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各个行业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畜牧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性产业,其在发展进程中受到固化思维模式和经营方式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不仅不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畜牧业的国际竞争力带来影响。因此,在历史新时期下,畜牧产业要以标准化为基础,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指在指定的程序和范围内,通过一致协商制定并且普遍承认的,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共同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标准以经验、技术和科学成果为基础,以实现共同效益、相互促进为目的。标准化是制定标准、实施组织、实施监督以及改进优化的过程,价值和作用为改进服务、过程和产品的实用性,突破以往的贸易堡垒,实现技术和服务合作。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畜牧产业的发展逐渐受到了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标准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实现行业的升级转型,要以相关政策方针为核心,推动产业实现标准化,为畜牧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安全以及产品质量。
通过实施和制定标准,可以实现畜牧产业产业过程趋于标准化发展,在加速成果转化的同时,优化组织和配置相关生产要素,促进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以及区域化布局,达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标准化集管理技术和科学技术为一体,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应用于畜牧生产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约束以及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促使畜牧产业趋于现代化以及集约化发展。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畜牧产业生产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出口形势并不乐观,想要提升畜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则要突破观念制约和技术壁垒,以标准化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
在我国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更加重视,加之近些年社会频发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为社会稳定和居民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加强标准化建设可以保证畜产品安全,为居民提供放心的畜牧产品。
建立以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以及经济调节作用,需要以标准化作为技术支撑。从生产经营角度分析,建设标准化可以推动畜牧业的平稳发展,促使行业趋于集约化、规模化以及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生产经营要素的协调统一,消化和简化多余的生产环节,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加强质量监管,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畜牧业标准化主要是指为了实现畜牧业生产中的确定目标,通过系统分析法建立综合体,有步骤、有组织的实施和贯彻这一标准方法,利用完整性的标准,突出畜牧产业的协调性和相容性,进而实现预期发展目标。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骤主要包括:第一,准备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和选择性进行分析,明确协调机构;第二,规划阶段,明确标准化需要实现对目标,对综合体进行标准编制;第三,实施阶段,定期修订和评审、贯彻实施以及建立标准综合体。
第一,ISO9000,标准文件,国际组织发布的质量保证和管理体系,并且按照其要求建立质量认证体系;第二,SSOP,为实现GMP目标而进行的操作程序和规范;第三,GMP,作业规范,对畜产品卫生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第四,HACCP,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制定食品质量控制标准。
标准实施主要是指有措施、有计划、有组织的执行和贯彻标准活动,使用部门和制订部门要按照标准规定贯彻到使用、流通、生产等环节,这一过程可分为以下七个阶段:第一,计划阶段,在发布标准制订后,需要严格实施和贯彻计划,明确贯彻标准的内容、要求、起止时间、负责人员、步骤以及方式;第二,准备阶段,为了保证标准计划的有序进行,需要做好物质条件准备、掌握技术准备、组织实施准备、思想宣传准备;第三,试点阶段,按照要求建设试点,为标准贯彻创设有利条件;第四,实施阶段,按照相关标准组织检验、流通以及生产等工作,并且因地制宜的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标准的实施和贯彻;第五,检查环节,保证检查标准在具体实施中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第六,总结阶段,对检查结果和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七,反馈阶段,将结果反馈到标准发布和起草部门,为标准的动态修订提供依据和支撑。
总而言之,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畜牧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标准化建设是畜牧产业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认识到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且将其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提升畜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