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志民 潘柳婷
浅谈当前规模化养鸭场常见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宿志民 潘柳婷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临沂等地鸭养殖数量庞大,在全国肉鸭养殖中占比较大。笔者在调研临沂、潍坊两地规模化养鸭场发现,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鸭瘟、鸭霍乱等疾病是当前鸭养殖业中面临的最大困难,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现浅谈一下在调研过程中几种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1.1 发病原因 (1)育雏时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潮湿、卫生条件差,饲养粗放,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水平过低均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和传播。(2)垫草潮湿、不洁、反复使用,当小鸭脚掌皮肤擦伤或刺伤后受到细菌感染而发病。(3)发病鸭场消毒不彻底,混合饲养。
1.2 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为鸭疫李默氏杆菌,曾被称为新鸭病、鸭疫综合症、鸭疫败血症等。从临诊病例统计来看,传染性浆膜炎是当前危害肉鸭养殖最为严重的传染病。笔者从山东淄博、潍坊,河南、天津、江苏等地的养鸭场均分离到该病原。本病多发生于秋末和冬春季节,主要侵害1月龄左右的鸭,发病率一般为10%左右,有的高达50%~70%;死亡率可达10%~30%,若混合感染其它疾病,死亡率更高,是造成养鸭损失的主要传染病。
1.3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1)本病多呈急性发作,病程一般为1~3d。多表现为失眠、缩脖或喙触地面,腿发软,不愿走动或行走时打晃。常见病鸭仰卧,双腿划动呈游泳状。眼有浆液或粘性分泌物,眼周围的羽毛常被粘连或脱落。鼻孔也有浆液或粘液型分泌物。部分小鸭腹部膨胀,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或绿色。临死前常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摇头、或角弓反张姿势。中鸭多数为慢性经过,主要表现为头颈歪斜,遇有惊扰时,不断鸣叫,且颈部弯转90度左右,转圈或倒退。(2)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心包膜增厚混浊,肝脏表面有一层纤维素性薄膜且易剥离,气囊混浊增厚。少数病例有输卵管炎或关节炎。但由于该病病变与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和沙门氏菌引起的病变相似,因此要想确诊该病,应借助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4 防治措施 (1)改善育雏室的卫生条件,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保持雏舍干燥,注意防寒及改变饲养密度。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避免不同日龄混合饲养。加强环境卫生意识和消毒措施。舍内门窗关闭,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效果较为可靠。地面育雏要勤换垫草,保持干燥。(2)药物控制:经对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统计,该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新霉素敏感性最高,一般可将以上三种药物作为预防和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但由于该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在确诊为该病后,有条件时,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积极治疗。切忌滥用药物,以免耽误治疗,造成经济损失。(3)疫苗预防:考虑到该菌血清型较多,且区域性较强的特点,制造自家疫苗应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笔者以蜂胶为佐剂针对发病地区研制了鸭疫巴氏杆菌蜂胶灭活疫苗、鸭疫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蜂胶二联灭活疫苗,试验和推广应用证明,该苗不仅具有促生长作用,而且易于吸收,无肉芽肿,不影响肉的品质,均收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2.1 发病原因 本病对4周龄以上的鸭群危害严重。其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病鸭或健康带菌鸭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禽的排泄物及其他分泌物、污染的饲料、水、用具、场地等都可把细菌传播给易感鸭群,人也可机械带菌,苍蝇、蚊子等昆虫也是传播的媒介。
2.2 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所以又称为鸭巴氏杆菌病。其发病以急性型为主,发病急、死亡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2.3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1)急性型发病,常见病鸭精神呆顿,离群独处,羽毛粗乱、两翅下垂,缩脖、厌食、甚至废绝,嗉囊中积食不化,渴欲增加,体温升高,常从口和鼻中流出粘液,呼吸困难,为了将积在喉头的粘液排出,病鸭常常摇头,所以又将本病称为“摇头瘟”。病鸭下痢严重,排出腥臭的灰白或铜绿色的稀粪,有时混有血液。本病一般发病和死亡较快,常是在头天晚上一切都很正常,而在第二天早上突然发现有大量死鸭,这种最急性型病例常是鸭霍乱在鸭群中暴发流行的先兆。(2)剖检表现为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质脆,表面有许多白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心冠脂肪、腹腔脂肪和浆膜等处有出血点或形成出血斑。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肺呈出血性实质变化。
2.4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不同品种与不同日龄的禽类混养;严格执行消毒卫生防疫制度,尽量减少或避免应激因素。(2)定期预防接种,是预防鸭霍乱发生的有效途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与油乳剂疫苗、氢氧化铝胶疫苗相比较具有产生免疫力时间快(5~7d产生坚强免疫力),免疫期长(6个月以上),保护率高(90%以上),易吸收、不形成肉芽肿,不影响生长等特点,是预防该病的首选疫苗。(3)疫情暴发后,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尸体全部烧毁或深埋;病禽进行隔离治疗;禽舍、场地、用具必须彻底消毒;大群通过饲料或饮水给磺胺药、喹乙醇或抗生素,全场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一般在2~3d内即可控制疫情的发展。
3.1 发病原因 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暴发本病的鸭场多是由于从疫区或发病鸭场购入带病的雏鸭传染所致。此外,人员流动如饲养员窜圈,外场人员参观,卫生检查人员的窜场走动,收购病残鸭的小贩等都可能成为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车辆往来,用具和垫草不经消毒处理反复使用,在场内乱扔病死鸭等,也常是传播本病的重要方式。
3.2 流行特点 本病病原为鸭肝炎病毒,主要侵害3~5周龄以下的小鸭。本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病死率有的甚至高达90%。
3.3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1)临床症状表现精神萎靡、缩脖、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发呆、常跟不上群、眼半闭、采食量减少或绝食。发病0.5~1d即发生全身性抽风,病鸭多侧卧,头向后背,有“背脖病”之称。表现为两脚痉挛性的反复蹬踏,有时在地上旋转。病鸭的嘴和爪尖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亡前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但有的无任何症状,一背脖、一蹬腿便死亡。(2)剖检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发脆易碎,颜色暗淡或发黄,肝脏表面见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
3.4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实践证明,暴发本病的鸭场多是由于从疫区或发病鸭场购入带病的雏鸭所致。因此应严禁从发病鸭场或孵化房购买雏鸭,严禁场外人员不经消毒进场或窜圈,育雏室门前设消毒池,严格按卫生消毒要求处理病死鸭等。进雏前与饲养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卫生消毒制度,确保饲养环境卫生洁净。(2)提高防疫意识,进行特异性预防。进雏前应了解种鸭场对该病的免疫情况。若母鸭免疫确实,其雏鸭母源抗体可维持2周左右时间,基本可度过易感危险期;如果饲养环境卫生状况较差,提倡在10~14日龄进行鸭肝炎疫苗的主动免疫。若母鸭未经免疫,雏鸭应于1日龄主动免疫疫苗。一旦小鸭发生本病,应迅速注射卵黄抗体,可降低死亡率和防止流行。(3)高免卵黄液的制备方法:取高免疫力母鸭产的蛋,除去蛋清,把蛋黄搅拌成匀浆,加入适量青霉素、链霉素,用生理盐水稀释4~5倍,分装入瓶即成。每只雏鸭皮下注射0.5~2ml,一般注射1次即可见效.根据鸭群病情也可重复注射1次。有的资料介绍,同时饮用加葡萄糖的卵黄液2~3ml,疗效更好。
4.1 发病原因 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在鸭瘟流行时,成年鸭发病和死亡比较严重,1月龄以下的小鸭发病较少。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最易流行。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其次也可通过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而传播。其发生主要是购入病鸭或病鸭群带毒的鸭,其排出病毒传染健康鸭群或使用被病鸭排泄物污染的用具、运输工具,与疫区或疫场人员的往来等都可能造成鸭瘟的传播。
4.2 流行特点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又称为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
4.3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 (1)病鸭表现精神不佳,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喜卧不愿走动。病初,体温升高到43℃以上。流泪、眼周围羽毛粘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鼻腔亦有分泌物,部分鸭头颈部肿大。病鸭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2)剖检病变主要在消化道,即口腔咽喉头周围可能有坏死灶,食道内有条纹状溃疡,泄殖腔黏膜有出血或溃疡,小肠有出血环,心脏有出血点,肝脏微肿胀、淤血和出血斑点。
4.4 防治措施 (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严禁从鸭瘟疫区进鸭;平时严格执行对鸭舍、运动场、管理用具、运鸭车辆的消毒工作。(2)提高防疫意识,做好防疫工作。种鸭于产蛋前注射鸭瘟蜂胶灭活疫苗;具有母源抗体的幼鸭到 13日龄时抗体大多消失,因此可于10日龄左右安排疫苗接种。(3)一旦发生鸭瘟,必须对鸭群进行全面检查,并采取严格封锁措施,进行隔离消毒和紧急预防接种。严禁病鸭外调或出售,病死鸭深埋或焚烧。粪便、羽毛、污水需经消毒,垫草宜烧掉,不再重复使用。
(2019–06–25)
S858.32
B
1007-1733(2019)10-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