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桂玉 王丰强 刘栋
草地贪夜蛾对饲草料作物危害与做好防控的几点建议
翟桂玉①②王丰强③刘栋①②
(①山东省畜牧总站 山东 济南 250022 ②山东省牧草产业创新团队 山东 济南 ③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山东 济南)
草地贪夜蛾是重要的农业害虫,饲草料作物亦是该虫的寄主植物。该虫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等特点,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目前我国已有19省(区、市)发生危害,各地已围绕粮食生产安全,积极开展了虫情监测防控工作,防止对玉米、高粱和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侵入成灾。由于饲草料作物也是草地贪夜蛾的侵害植物,需要广大的饲草料作物生产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都系统了解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并掌握相关的防控技术,为生产安全优质的饲草料、确保畜牧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根据山东省饲草料生产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供饲草料生产中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参考。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具有以下形态特征与生物学习性。
1.1 形态特征 (1)成虫:翅展32~40mm,前翅灰色至深棕色,雌虫灰色至灰棕色;雄虫前翅深棕色,具黑斑和浅色暗纹,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后翅灰白色,翅脉棕色并透明。雄虫外生殖器抱握瓣正方形。抱器末端的抱器缘刻缺。雌虫交配囊无交配片。(2)卵:卵呈圆顶型,直径0.4mm,高为0.3mm,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3)幼虫:6个龄期,偶为5个。初孵时全身绿色,具黑线和斑点。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并具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老熟幼虫体长35~50mm,在头部具黄白色倒 “Y”型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如密集时(种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幼虫共6龄,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低龄幼虫体色呈绿色或黄色,体长6~9mm,头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50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头部呈明显的倒“Y”型纹。(4)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 18mm,宽4.5mm。老熟幼虫落到地上借用浅层(通常深度为2~8cm)的土壤做一个蛹室,土沙粒包裹的蛹茧在其中化蛹。亦可在寄主植物的穗上化蛹。
1.2 生物学习性 (1)寄主广泛性。该虫为多食性,可侵食危害80余种植物,其中嗜好禾本科作物,粮食作物如玉米、水稻、小麦和高粱,饲草料作物如青贮玉米、饲用高粱、黑麦草和苏丹草等;对豆科的苜蓿、菊科的菊苣以及藜科的饲用甜菜等牧草饲料作物也都形成危害。(2)危害严重性。该虫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暴食危害重、防控难度大的特点。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幼虫可钻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可取食植物花蕾和生长点,并钻入果实中。种群数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3)生态多型性。该虫分为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两种单倍型,前者主要取食危害玉米、高粱包括青贮玉米和饲用甜高粱;后者主要取食危害水稻和各种牧草。(4)适生广泛性。该虫具有适生区域广的特点,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在28℃条件下,30d左右即可完成一个世代,而在低温条件下,需要60~90d。(5)迁飞扩散性。该虫迁飞能力强,成虫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km。(6)繁殖倍数大。成虫具有趋光性,一般在夜间进行迁飞、交配和产卵,卵块通常产在叶片背面。成虫寿命可达2~3周,在这段时间内,雌成虫可以多次交配产卵,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在适合温度下,卵在2~4d即可孵化成幼虫。幼虫有6个龄期,高龄幼虫具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危害性,但是也是可防可控的,可以推广和应用以下技术进行有效防控。
2.1 生态调控技术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饲草料作物的抗虫害能力。过量施用氮肥有利于草地贪夜蛾取食并增加产卵量,要科学配方施肥,防止过量偏施氮肥。合理搭配饲草料作物种植品种,通过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对害虫具有驱避性的植物和天敌诱集植物,减轻草地贪夜蛾虫量。
2.2 理化诱控技术 成虫集中迁入期,利用草地贪夜蛾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诱杀成虫。采用性诱剂、杀虫灯、食诱剂等多种方式诱杀成虫,降低成虫种群数量,减少成虫产卵量,压低基数,减轻下一代危害。
2.3 生物防治技术 采用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人工释放天敌及施用生物农药等措施。有研究发现,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有夜蛾黑卵蜂、岛甲腹茧蜂、缘腹绒茧蜂(Cresson)等,捕食性天敌有蠼螋、猎蝽、花蝽、蜘蛛、蚂蚁、草蛉等,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利用。低龄幼虫期,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择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等生物药剂喷施或撒施,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
2.4 化学防治技术 草地贪夜蛾5~6龄为暴食期,防治要抓住3 龄以前关键时期。应急防控使用农药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用药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2019〕13号)推荐的农药单剂和复配制剂,进行化学防治。(1)农药单剂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虱螨脲、虫螨腈、甘蓝夜蛾核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短稳杆菌、草地贪夜蛾性引诱剂。(2)农药复配制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氟铃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虱螨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虫脲+高效氯氟氰菊酯。同时要根据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施药时间选择清晨或者傍晚草地贪夜蛾活动取食阶段,注意喷洒关键部位。
3.1 加强与各级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机构的对接 饲草料生产主管单位要在农业重大病虫防控领导(指挥)机构的统筹协调下,开展饲草料作物的防控工作,争取将饲草料作物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纳入到当地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机构的协调规划中,确保各项应对措施和策略的落实。
3.2 及时做好虫情监测预警 各级饲草料生产主管单位要及时组织人员做好饲草料作物草地贪夜蛾虫害的监测预警,一旦发现有该虫迁入或疑似虫情,要及时组织专家会诊鉴别,研判发生趋势,发动组织人力开展全面普查,及时发布预报警报。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3.3 做好防控技术宣传培训 各级饲草料生产主管单位要及时开展技术培训,直接培训到乡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村科技带头人,要广泛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明白纸、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形式,让广大群众普遍认识草地贪夜蛾,熟悉其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掌握防治技术,发现虫情及时报告。
3.4 组织开展防控技术的研究 各级饲草料生产主管单位要及时组织饲草生产人员和畜牧技术人员与植保技术推广、教学、科研部门联合开展攻关,尽快掌握饲草料作物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发生演变规律,利用研发的综合防治技术,稳定控制该虫的成灾为害,保证饲草料作物生产的高产稳产和安全。
(2019–07–30)
S816.5+1
B
1007-1733(2019)10-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