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红
(上司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独山 558200)
大多数成规模的养殖场养牛基础扎实,统一规划建设,建立了专门的母牛养殖基地,实现人畜分离,修建专门的青贮窖,统一进行防疫管理和疾病治疗,能繁母牛大多源自于自身培育或购买,饲料大多为自产粗饲料和精料,自产粗饲料包括玉米秸秆、青贮精料,包括采购的浓缩料或补充料。牛粪可以做农家肥,以出售育肥牛为主要收入。
养殖成本计算要根据母牛饲养每日每头的成本计算,包括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直接生产费用包括母牛成本、饲料成本、饲养人工固定费用、水电费、医药费等等,母牛对粗饲料采食料有较大差别,粗饲料的加工成本不同。规模养牛场一般采用混合精料的方式,按照每天每头平均1kg投放,在能繁母牛的养殖中要注意保证母牛的蛋白质供应,维持能繁母牛的自身需要,同时保证能繁母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微量元素的需要,在计算饲养成本和人工饲养费时,要考虑到运输和加工成本,规模养殖场一般需要储存秸秆作为饲料,购买秸秆的费用也要加入成本中。此外,还包括员工固定费用及饲养员的报酬和福利费用、母牛成本和医药费,需要根据不同养殖规模确定,间接生产费用包括管理费和利息等等[1]。
能繁母牛养殖的目的是提供可育肥牛和能繁母牛,因此要提升母牛养殖收入,就要培育合格的母牛。母牛养殖收入按育肥牛售出的价格收入计算,以及牛粪、农家肥、沼气原材料等等。犊牛一般4~5个月断奶,应用提前补饲技术,断奶后可以留养。将一段时间内的能繁母牛养殖收入减去成本投入,便是规模养牛场能繁母牛的养殖效益。
能繁母牛是养牛场获得犊牛的重要来源,也是获得收入的关键。规模养牛场能繁母牛的饲养成本是影响能繁母牛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包括母牛自身成本、饲料成本、医药成本、人工管理成本以及水电、管理费用等等。
能繁母牛的养殖效益也受到养殖收入的影响,即犊牛的成活率、育肥率,犊牛的出售是养牛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以及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牛粪出售的收入等等。
在规模养牛场能繁母牛的养殖过程中,适当降低能繁母牛养殖成本,是提高能繁母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方式[2]。在养殖过程中,保证能繁母牛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充分摄入的同时,采用粗精饲料混合的方式喂养,降低饲料成本。采用科学的喂养方式,提高母牛的育肥效果。提升能繁母牛的医疗水平,引进专业兽医人才,保证能繁母牛的健康。提升饲养管理人员的专业饲养水平,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使得员工可以精心照顾能繁母牛,减少能繁母牛的疾病率,从而为养牛场减少损失,提升能繁母牛养殖效益。
规模养牛场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育肥犊牛,而在能繁母牛的养殖过程中,提高能繁母牛和犊牛的成活率和育肥效果是提高养牛场收入的重点,而要提升能繁母牛和犊牛的能活率和育肥效果,则要提升日常管理水平和养牛场医疗水平,在能繁母牛和犊牛的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前几个月,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营养供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摄入,从而使其母牛和犊牛都能获得充分的养料,提高其成活率。在日常管理中也要精心照料,养牛场可以为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在犊牛出生前后加强对母牛的日常管理,由员工进行日常巡逻,提升犊牛的成活率,从而提升规模养殖场的收入[3]。
在能繁母牛样子过程中也要引入循环经济,开发多种收入形式,比如利用牛粪做农家肥出售,在沼气池中产生沼气自用等等,既减少了牛粪堆积导致的蚊蝇滋生,占据场地,又为养牛场提升了收入,节约了养殖成本。
在规模养牛场能繁母牛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效益来自于养殖收入与养殖成本之差,在养殖过程中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收入是提升养殖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规模养牛场在能繁母牛的饲养中,要在适当降低养殖成本的同时,提升养殖收入,科学养殖,提升成活,率,扩大收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