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成都市农业大数据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9-02-12 11:45:36胡川江聂有亮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成都市机制农业

杨 坤,胡川江,聂有亮,赵 超,罗 永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成都 温江 611130)

大数据已成为经济发展和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未来大数据将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融合发展模式需要农业大数据支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更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强调“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面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农业大数据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全国大数据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并取得一定程度的突破。贵州省从2013年起,将大数据产业视为经济“弯道超车”的重要砝码,建立了大数据产业园区,现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一张靓丽名片。2017年3月,黑龙江省成立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统筹全省农业大数据建设运用工作,指导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加工存储、开放共享、产品开发、课题研究和安全管理。2019年青岛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智慧农业大数据工程,依托市政务云资源,整合各涉农领域数据资源,建设覆盖农、林、畜、渔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打造全市智慧农业大脑。成都市政府在《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的批复中明确提出“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国际化大数据市场集散中心,建设‘西部数据之都’”。

2 存在问题

成都市在《成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2016~2025)》中提出,实施农业大数据中心、物联网云平台、“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都市现代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五大工程”。力求在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挖掘和利用上取得突破。到目前为止,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大数据架构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成都农业大数据发展应用体系也尚未真正建立。未来成都农业大数据建设过程中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如技术、资金、政策、渠道和协同等各类问题。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主要问题集中在如下3个方面:各涉农主体在农业大数据建设中的定位不明确,各主体的职责与分工不清楚,特点和优势尚未体现;共建共享机制不完善,现有数据资源无法有效整合;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的机制尚未建立,无法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

3 对策建议

由于农业大数据形成和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数据量化、数据分析3个环节,因此需要数据采集部门、数据挖掘部门、数据分析部门多维度、多层次合作,配套完善农业大数据发展推进机制,共同推动成都市农业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明确职责,建立协作机制

农业大数据价值链的主体主要由3种类型的部门构成。

3.1.1 农业大数据采集部门 首先,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打通数据采集通道。其次,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实时性的基础上,负责海量涉农数据的采集和汇集。

3.1.2 农业大数据的量化部门 海量涉农数据是农业大数据形成的基础,目前,仅5%的结构化数据可被直接利用,而95%的非结构化数据,需要量化过后才能被直接利用,因此,需要拥有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公司,利用现有技术来挖掘海量数据的价值。

3.1.3 农业大数据分析部门 农业大数据的快速分析处理是确保农业大数据利用价值的关键,就需要具有农业专业技能的人才,利用专业软件对海量结构化数据进行更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价值挖掘。

综上所述要形成农业大数据就需要以上3种类型的部门通力合作。因此,建议搭建成都市农业大数据联盟。联盟由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投资公司、运营商、技术公司等组成,并明确各成员的主要职责和分工,联盟具体负责全市农业大数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协商、协调,为全市农业大数据建设参与主体搭建共商平台。

3.2 整合资源,构建共建共享机制

3.2.1 构建农业大数据共享平台 依托全市现有涉农资源,打破技术壁垒,提升涉农资源的可兼容性,加大资源整合。在整合现有涉农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农业大数据收集、传输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建立农业大数据库,从而搭建一体化的农业大数据共享平台。

3.2.2 构建农业大数据共享机制 以农业大数据共享平台为基础,建立健全农业数据资源共享机制。重点完善政府相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农业数据共享考评激励机制,以制度督促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参与农业大数据共建共享,为全市农业大数据发展奠定基础。

3.3 政府引导,建立市场运营机制

3.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建设前期,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成都市农业大数据服务公司,具体负责全市农业大数据运营。同时,强化政府监管,健全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保障农业数据安全。

3.3.2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探索政府和社会主体合作建设农业大数据的有效途径,研究制定服务外包、项目代建的具体措施,引导社会资金积极投向农业大数据建设。

3.3.3 探索建立有偿服务机制 围绕政府决策和市场需求,以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订单等多种有偿服务方式,开展农业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利用研究,实现农业大数据成果商品化。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按照各参与主体的数据产权确权,优先考虑数据权属分配,健全数据收益与投入分配机制,从而实现农业大数据增值,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

猜你喜欢
成都市机制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先锋(2022年4期)2022-05-07 20:26:31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8期)2019-09-09 06:35:59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