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惠珺
(贵阳市花溪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贵阳 550025)
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现代社会发展环境对基层畜牧业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做好基层畜牧动物兽医的防疫工作,对于推动畜牧行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相关人员在开展基层畜牧行业的工作中,需要将动物的疫病防疫工作作为重点,合理把控,要从根本上提升动物防疫的效果。
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畜牧养殖业明显扩大,但是基层畜牧兽医对于动物防疫的重视程度却并未提升。养殖规模的增大意味着圈养牲畜数量的增加,大规模的进行畜禽的养殖最为担心的就是传染病和瘟疫的出现,一旦出现,就会呈现出蔓延的态势,不仅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还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最近几年,畜禽的疫病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发病速度快、传染率高等特点尤为凸显,如果没有对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加以重视,极有可能会造成大规模病情的出现。
在动物防疫科研上,我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的效果不甚理想,这主要是因为从事基层畜牧兽医的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尚待提升,一直以来,都是基层兽医奋斗在动物防疫的一线,但是如果他们缺少一定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形成健全的防疫系统理论,在实际的工作中,仍然沿用传统的诊治方法,必然不能做好基础的防疫工作。
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并不了解动物病害的相关知识,甚至一些初具规模的养殖场,都缺少这类知识,如果畜禽的养殖数量增加,就会存在有这样的危险,如果没有及时的普及这类知识,极有可能会给家禽的养殖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作为兽医,需要积极主动的向养殖户输送关于如何做好畜禽养殖的防疫知识,要让养殖户在每个环节都要给畜禽打疫苗,重视卫生以及棚内的干净整洁,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加大宣传,不能在疫病发生之后才去采取措施,需要提前预防,要想提升基层动物的防疫工作,就要让养殖户在思想上对此加以重视。
之前的疫病防御过于传统保守,很难满足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做好畜禽的养殖需要有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需要构建健全完善的基层畜牧兽医的防御机制,要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做好提前准备。基层兽医工作者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考核机制,要定期的对养殖场的情况进行巡查,按时为畜禽打疫苗,出现疫情需要有应急方案,一旦动物疫情爆发需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管控手段,因为疫情死亡的动物需要及时的焚烧和掩埋,避免疫情的蔓延和进一步恶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是,畜牧业起步时间晚,和发达国家相比,散户比较多,养殖的区域较为分散,这也造成了很多信息不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一些养殖场发生了疫情,可能会存在有欺瞒不上报的情况,疫情可能会扩散的更加严重,畜禽未统一管理,在管控疫情等方面不能有效把控,因此需要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疫情灾害报告体系,兽医需要和养殖户加强沟通,定期巡查,一旦发现有疫情的迹象需要及时的上报给上级部门,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恶化。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要想有序开展,是需要养殖户和兽医共同努力方可实现的,但是基层畜牧兽医的整体水平也会对动物的防疫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高低不一,只有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推动防疫工作的发展。作为政府,需要发挥出宏观调控的作用,要对基层兽医进行培训,要让他们继续学习,满足不断发展的畜牧业的需要,在资金投入上要尽可能的倾斜,保证基层人员的生活水平,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畜牧兽医的防疫工作中。
在养殖畜牧业的过程中,需要对检疫和消毒工作加以重视,这样畜禽在进入到流通阶段之前,就能及早的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对于污染场地和周围的环境,要做好消毒工作,进而抑制住病菌的进一步扩散。
做好基层动物的防疫工作,对防疫知识的宣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媒体技术都可以运用在防疫知识的宣传上。包括互联网、电视、广播等都可以利用起来,让群众认识到基层动物防疫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让兽医认识到身上任务的艰巨性,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疫病防疫工作中。
由此可见,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一个长期并且艰巨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紧密的配合,各个环节内容都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要想做好基层畜牧的防疫工作,就需要坚持不懈,重视人才的培养,合理的分配资金,把握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重点,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基层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