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努尔·巴依居玛
(昭苏县洪纳海镇草原站,新疆昭苏 8356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健康卫生意识的普遍提升,在进行牧区的生产时将会更加重视牲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由于我国畜牧行业的行业管径较为复杂,因此在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时面临着较多的负面因素,造成我国牧区动物防疫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牧区防疫工作人员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所处牧区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提升畜牧牲畜动物防疫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对于畜牧防疫工作来说,完善的防疫工作制度是确保防疫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当前我国牧区防疫工作制度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体来说,首先我国牧区防疫工作制度较为落后,防疫工作制度已经是很多年前制定的,和当前我国牧区发展现状存在着较大的出入,制度并不能够有效的解决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其次,牧区防疫工作制度不够完善,覆盖面不够广,一些防疫工作的细节没有被明确说明,在实际工作时完全凭借防疫工作人员的主观意愿来去决定,导致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可能被疏忽或是放大。另外,当前我国牧区防疫工作制度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划分范围不够细致,导致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重叠或者空白的情况,这也会增加牧区防疫工作的混乱程度。
对于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来说,对牲畜进行疾病检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我国牧区普遍存在着缺乏疫病检验实验室、检验设备以及检验技术落后的问题,导致疫病的检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对于某些隐藏的疫病无法及时检出,部分情况下甚至出现了误导的情况。我国牧区的经济水平普遍较低,同时政府对疫病检验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少,另外牧区由于生活环境恶劣、待遇较差无法吸引掌握了先进技术的牲畜疫病检验工作人员,导致牧区的牲畜疫病检验技术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最终影响了检验的准确性。当某些牲畜患有的传染性疾病没有被及时检出时,经过长时间的传播和扩散,很有可能导致大量的牲畜患病死亡,造成牧民的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牧区的社会稳定。
对当前我国牧区的防疫工作人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普遍较低,同时防疫工作人员的年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在牧区牲畜出现常见的疫情时,防疫工作人员可以采取正确的措施予以解决,而当牧区牲畜出现较为严重、突发性或新的疫病时,这些防疫工作人员往往没有办法将其进行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防疫工作人员工作年限较长,早就脱离了教育范畴,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新的疫病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由于我国牧区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普遍较差,待遇也不高,因此接受了先进、系统教育的人才往往会将大城市作为自身工作的首选,很少有刚毕业的学生主动来牧区进行工作。另外,牧区防疫工作人员的稳定性不够,很容易出现从这个牧区调去另一个牧区进行疾病分析以及疫情控制的情况,有一些牧区工作人员在发现了稳定的工作岗位之后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牧区,这就导致牧区防疫工作人员的队伍稳定性不足。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牧区防疫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的“规矩”便是防疫工作制度。制度能够对牧区防疫工作起到很好的约束和管理作用,为牧区防疫工作人员开展防疫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另外,在制度的具体细节方面,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确保制度的先进性和完善性,确保制度能够切实用于防疫具体问题的解决。
针对我国当前牲畜防疫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牧区当地政府部门以及骨干工作人员需要树立起创新意识,对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和引入,并提升政府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政府对牧区防疫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我国牧区防疫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主研究水平,对我国特色性的牧区常见疫病进行研究,研制出一套针对我国牧区牲畜疫情的特色技术。
对于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来说,技术再好、重视程度再高,最终决定防疫工作成效的是牧区的防疫工作人员,因此需要切实提升我国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现岗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和教育,对先进的防疫理论和防疫技术进行学习,同时需要提高防疫工作人员待遇,让更多的人才选择来牧区进行防疫工作。
综合全文,做好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对于我国畜牧业的顺利发展意义重大,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速度。针对当前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进行解决,切实提升我国牧区防疫工作水平,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