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乐
(厦门市同安区农业资源环境管理所,福建 厦门 361100)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在变化调整,我国畜牧业在养殖规模和质量上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随着《环境保护法》、《畜牧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等一系列新法的实施,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也持续聚焦农业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鉴此,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对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养殖场对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致使畜禽粪便中药物、重金属、有害菌等物质残留,同时还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废弃物如不经过处理或处理不严格后直接还田,会造成重金属和抗生素复合感染,废弃物中的铜、锌、镉等重金属以及残留的抗生素可在土壤、农作物中富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研究表明,相比羊粪和鸡粪,猪粪中的 铜、锌、镉含量较高,分别为197mg/kg、947mg/kg、1. 35mg/kg,更易造成土壤污染。过量施用畜禽粪便还容易造成就会造成土壤结构失衡,土壤质量降低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
目前,我国部分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处理能力不足,粪便得不到科学处理而被直接排放,通过畜禽排泄物进入水体的COD量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生活和工业污水COD排放量的总和。畜禽粪便、养殖场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有机质、氮、磷、钾、硫元素等。污水经地表径流或土壤渗透至水源后,使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水生生物过度繁殖。同时畜禽粪便被过度还田后还会使有害物质渗入地下水,引发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超标,导致农作物生长状况受到影响,如污水渗透至饮用水源,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
畜禽粪便容易产生恶臭,规模化养殖的饲养密度较大,畜禽粪便露天堆放堆积很容易产生NH3、H2S、CH4等有毒有害气体会经粪便腐败分解而进入大气环境中,为动物疫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直接影响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甚至损害人们身体健康。同时气体挥发到空气中,成为导致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还增加了大气中的氨含量,成为酸雨形成的重要推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全球每年由畜禽养殖产生的温室气体所引发的升温效应相当于71亿t二氧化碳当量。在畜禽动物中,牛是最大的温室气体制造者,每年畜牧业甲烷排放总量中,70%以上来自于牛。
建立完善的环保设施是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的前提,目前我国对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补贴主要针对规模化养殖场,对畜禽养殖行业中占大多数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基层养殖户没有补贴或数额不大,且补贴均为一次性。以厦门市为例,2016年,虽然对全市保留的63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进行了提升改造,同时对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了完善,但后期运营维护未再进行补助,由于养殖污染治理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养殖场参与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一方面,目前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员大部分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对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认识不够,特别是中小养殖场和基层养殖户,对发展生态养殖和生态农业缺乏重视,重养殖,轻治理。另一方面,畜禽养殖业是微利行业,部分养殖单位因粪污处理设施与设备费用高而无力承担,造成养殖废弃物随意排放或简单处理,污染治理难度增加。
堆肥发酵技术和沼气系统是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并生产有机肥料和清洁能源的好方法,但由于耗时较长、基础设施建设差、运行成本和管理费用高等因素,部分养殖场并未正常使用,一部分畜禽粪便被当作废物直接排放,浪费了宝贵的有机肥料资源,同时目前各地除养殖场外参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机构较少,导致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效果差,造成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严重脱节。
加强执法力度,多渠道提高畜禽养殖监管能力,完善对养殖户的约束机制,明确“谁污染,谁治理”的主体治污方针,严格督察养殖单位的污染治理情况。同时持续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资金补贴,将补贴比例适当向中小规模养殖场倾斜,对主动治理污染的养殖户给予一定政策性补贴或资金奖励。按照重点区域和污染程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逐步消除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
制作宣传册、视频短片,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微信、网络等新兴媒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禽畜养殖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增强养殖场(户)的环保意识,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从源头上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同时加强执法检查及立案处理,以案释法,进一步加强宣传及震慑效果。
合理划分适养、限养、禁养区域,严格控制畜禽饲养密度,确保载畜量与废弃物处理能力相匹配,同时重视科研成果转化,构建无害化处理循环体系,各地应积极培育第三方市场主体参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逐步实现畜禽养殖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