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芳 韦荣玲 林 莎 覃振略 覃振普 韦 丹 覃 敏
(1.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柳江545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植保植检站,广西 柳江545100;3.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柳江区分校,广西 柳江545100)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的莲藕生产分春秋两季进行双季栽培,春藕在2~3 月种植,5 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正赶上全国莲藕市场的空白期,产品供不应求,立秋前采收结束;秋藕随春藕的采收随挖随种,10 月开始采收上市,翌年春藕定植前采收结束,产品质量普遍优于湖北、江西和其他一些北方地区所产的莲藕,畅销全国各地。柳江区常年莲藕双季种植面积4 000 hm2左右(其中春藕种植面积2 133 hm2、平均667 m2产量1 600 kg左右,秋藕种植面积1 867 hm2、平均667 m2产量1 400 kg左右),主栽品种为柳江本地藕和鄂莲5号、鄂莲9号等。百朋镇是柳江双季莲藕生产的主产区,也是全国有名的双季莲藕之乡,2009年被列入农业部第一批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全年双季莲藕种植面积2 133 hm2以上,莲藕生产中心区(怀洪村、五九村、里团村、百朋村)连片种植面积达1 000 hm2。柳江双季莲藕产品因个大圆润、无花点、皮白鲜嫩、藕节均匀、脆甜爽口,被誉为柳江玉藕。多年来,经各界媒体多次报道,柳江的双季莲藕享誉全国,畅销各地,还出口到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成为柳江出口量最大的农产品。目前,柳江双季莲藕产品被有关部门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柳江莲藕”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每年9月中旬秋藕的叶片开始枯黄,9月下旬~翌年2月的4个多月时间为莲藕田的空闲时期,为提高莲藕田的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起柳江区农业技术部门开始试行莲藕套种慈姑生产方式,在全国首创双季莲藕套种慈姑1 年3 熟生产模式。2018 年柳江区莲藕套种慈姑种植模式的生产面积已达1 333 hm2,成为全国最大的莲藕套种慈姑生产基地。
1.1.1 产值
(1)双季莲藕:春藕平均667 m2商品藕产量1 600 kg,按平均6 元/kg 计,667 m2产值9 600 元;秋藕平均667 m2产量1 400 kg,扣除翌年作藕种留下的600 kg,可上市出售800 kg,按平均4.5 元/kg 计,667 m2产值3 600 元;两季莲藕平均667 m2产值总计13 200 元。(2)慈姑:平均667 m2产量850 kg,按平均5.5 元/kg 计,667 m2产值4 675元。(3)总效益:双季莲藕套种慈姑种植模式平均667 m2总产值约17 875元。
1.1.2 成本
(1)以每667 m2春藕生产成本计:种藕600 kg,单价4.00 元/kg,需2 400 元(如第1 次种植莲藕,需购买种藕);机耕1次,需150元;有机肥料1 000 kg,单价0.60元/kg,需600元;化肥100 kg,单价4.00元/kg,需400元;农药2 次,75 元/次,需150 元;采收5 个工,100 元/共,需500 元;每667 m2春藕生产成本为4 200 元。(2)以每667 m2秋藕生产成本计:有机肥料500 kg,单价0.60元/kg,需300元;化肥100 kg,单价4.00元/kg,需400元;农药1 次,需75 元;采收5 个工,100 元/工,需500 元;每667 m2秋藕生产成本为1 275 元。(3)以每667 m2慈姑生产成本计:种苗4 000株,单价0.15元/株,需600元;化肥100 kg,单价4.00元/kg,需400元;农药1次,需75元;每667 m2慈姑生产成本为1 075元。(4)总成本(按第1次种植计):双季莲藕套种慈姑种植模式平均667 m2总成本约6 550元。
莲藕套种慈姑是一项技术要求低、成本投入少、经济收益高的“短平快”农业种植项目,在不影响莲藕生长的情况下,同一块田由原来的2 季种植变成3 季种植,增加了1 季慈姑产品,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土地单位面积产出量明显增加,在柳江地区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大藕农的认可。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各级党政领导和农业部门领导多次到柳江莲藕套种慈姑生产基地检查和指导工作,要求把莲藕套种慈姑种植模式列为柳江蔬菜产业的发展重点,把莲藕套种慈姑种植模式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一项重要措施。
莲藕套种慈姑种植模式采取藕叶、慈姑叶还田,增加了藕田的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还有效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投入量,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产业发展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使农业生态链进一步延长,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用莲藕套种慈姑栽培模式,推广了莲藕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高效立体套种技术、免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模式生产技术等多种先进农业技术,使一些先进的农业综合生产技术在一田块内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有效的应用与推广。
2.1.1 选择良种
选择适应性强、早熟高产的品种,如柳白玉藕、鄂莲5 号、鄂莲9 号等。从无病藕田选择长势整齐、健壮无损的莲藕作种,春藕从上年秋藕田选种,秋藕从当年春藕田选种。
2.1.2 藕种与藕田消毒
为防莲藕腐败病发生,将藕种用多菌灵加百菌清600倍混合液浸泡l5 min进行消毒。种藕即挖即选、即消毒即栽。栽植前2~3 d进行藕田消毒,整地时每667 m2撒生石灰粉50 kg,耙匀。
2.1.3 适时种植
春藕于2 月下旬~3 月下旬种植,667 m2栽植1 500 株左右,栽培时将藕头斜插入泥中,露出藕梢,与土表成30°角,可排成三角形或朝同一方向,田四周的藕梢朝向里;秋藕于6 月下旬~7 月上旬种植,667 m2栽植1 800株左右,种植行距70 cm,株距40~60 cm。
2.1.4 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667 m2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过磷酸钙50 kg、尿素l5 kg、硫酸钾7.5 kg,或施45%复合肥35 kg;适施苗肥,当莲藕长出1~2 片立叶时,667 m2施尿素10~15 kg;重施结藕肥,春藕在种后约50 d 即后把叶抽出时,667 m2施尿素、钾肥各20~25 kg,或施45%复合肥50 kg;栽入慈姑前约15 d,667 m2施45%复合肥25~30 kg,既作壮藕肥,又作慈姑的基肥。此外,结藕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促进藕身肥大。
2.1.5 合理灌水
(1)春藕的灌溉原则为“浅-深-浅”。生长前期(从定植到立叶抽出前)气温低,水层宜浅,保持5~10 cm即可,利于土壤升温;生长中期(从抽出立叶至抽出后把叶前)为莲藕生长旺盛期,水层保持25 cm左右;生长后期(从抽出后把叶至叶片大部分枯黄)为结藕阶段,应保持浅水,以3~5 cm为宜,促进藕身粗壮。(2)秋藕的灌溉原则为“深-深-浅”。生长前期气温较高,在立叶尚未长出水面之前,水层保持10 cm 或灌5~7 cm 的流动水,以利降温;生长中期为长叶阶段,保持25 cm左右的深水;生长后期为结藕阶段,保持水层3~5 cm。
2.1.6 病虫草害防治
(1)病虫害防治。莲藕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斜纹夜蛾等,可用一遍净防治蚜虫,用乐斯本喷杀斜纹夜蛾;病害主要有腐败病和褐纹病等,未发病前可用铜大师等药剂喷雾保护,发现病害后及时拔除病株,并每667 m2用50%多菌灵1 kg 拌细士撒施,或喷施70%甲基托布津1 000 倍液防治。(2)除草与摘花。及时拔除杂草、摘除花蕾,以利结藕。
2.1.7 适时采收
春藕一般于6月上旬开始收获,收获时将藕田水排浅,以利收藕。秋藕采收期为10月下旬~翌年开春。
2.2.1 品种选择
选用本地当家品种沙姑,沙姑慈姑早熟,肉质松,品质好。选择充分成熟、无病虫害、顶芽粗壮、品种特征明显的慈姑作种,单个球茎重50 g左右为宜,一般上年留种。
2.2.2 播种育苗
慈姑于3~6 月育苗,7~8 月假植。选择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水田作育苗田,播种田、假植田、大田的面积比约为1∶5∶30。采用整个球茎育苗,667 m2大田需留种20~25 kg。播种时将球茎用50%多菌灵1 000 倍液浸种消毒1~2 h,然后沥干水分,按株行距50 cm×50 cm 浅栽于播种田,秧苗高约20 cm 时开始追肥,每隔20 d施1次速效氮肥,促进植株生长和抽生分株。7月上旬将播种田中的分株苗移植于假植田再次繁殖,移植株行距仍为50 cm×50 cm。植株成活后及时追施2~3 次速效氮肥,使其在30 多d 的假植期内每株抽生5~6个分株苗,用于大田种植。育苗期间保持2~3 cm 浅水,速效氮肥以腐熟粪水和尿素为主,注意防治黑粉病和蚜虫。
2.2.3 定植
9 月中旬~10 月中旬,莲藕叶全部干枯时,选长有3~5 片叶、苗高30 cm 左右的健壮分株苗定植到莲藕田中,株行距35 cm×40 cm,栽植深度以15 cm 左右为宜,667 m2定植约4 000 株。定植时仅保留秧苗1~2 片心叶,把外围叶片从叶柄的中部摘去,以防栽植后秧苗倒伏,同时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成活。
2.2.4 合理追肥
追肥原则为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秧苗迅速生长)、中期以有机肥为主(促进植株抽生粗壮匍匐茎)、后期以复合肥为主并补施钾肥(促进球茎膨大)。一般追肥4次,前期2次,中、后期各1次。定植成活后施提苗肥,667 m2施尿素10~15 kg;10月上旬施促苗肥,667 m2施尿素15~20 kg;10月中下旬施匍匐茎抽生肥,667 m2施有机复合肥50 kg;11月上中旬施球茎膨大肥,667 m2施复合肥30~40 kg、钾肥10~15 kg。
2.2.5 科学灌水
定植成活前灌3~4 cm 浅水,利于立苗;定植成活后灌10 cm 左右深水,利于植株旺盛生长;10月中旬后,气温逐渐下降,植株进入生长后期,应灌3 cm 左右浅水直至采收,控制植株徒长和抽生有效匍匐茎,促进球茎膨大。
2.2.6 摘除老叶和无效匍匐茎
从定植至霜降前,气温较高,为植株生长旺盛期,植株不断抽生新叶和匍匐茎并产生分株,在此期间应结合耘田、除草进行3~4次整枝,及时剥除植株外围老叶、叶柄和无效匍匐茎,避免植株根部抽生的匍匐茎产生分株或劣质小球茎,保留内芯4~5片新叶,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植株养分消耗和病害发生,促进新叶抽生,霜降前5 d 左右最后一次摘除老叶和匍匐茎。进入霜降后,气温下降至20 ℃以下,植株抽生新叶变缓,陆续抽生的匍匐茎得到充足养分供应而逐渐膨大长成大个球茎,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
2.2.7 病虫害防治
慈姑主要病害为黑粉病,育苗后期和大田前、中期,因高温多雨病害普遍发生,发病初期可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慈姑主要虫害为蚜虫,整个生长期都可危害叶柄及叶片,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杀。收获前15 d停止用药。
2.2.8 适时采收
12月上旬~翌年1月下旬,慈姑叶片逐渐枯黄、球茎充分膨大成熟时,及时采收上市。
该种植模式要求冬季温光条件适宜、气温0 ℃以上,且莲藕和慈姑均为水生作物,栽培地需常年有水,所以一般适用于我国华南地区。在秋藕田进行慈姑农事操作时,尽量避免踩到地下的莲藕,以免损伤莲藕,影响其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