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美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平背乡动物防疫站,湖南郴州 423600)
散养殖猪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其防疫问题却十分严重,因为农村散养户大多缺乏对猪只进行科学养殖的理念,只能凭靠传统的养殖经验来对猪只进行养殖管理,如此一来不仅影响到了农户的养殖收益,也使得一旦出现猪疫便难以对其进行控制,为此便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进行解决。
缺乏防控意识是当前散养猪疫病防控工作中面临的核心问题,因为我国农村散养猪只养殖户大多缺乏对猪只疫病的了解,难以规避其病原,缺乏相应的疫病防控概念。而且难以根据猪只的发病症状来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治疗或处理,使得一旦散养猪只出现疫情,便会开始大规模传播,为疫情的地区的养殖业带来严重损失,而且部分猪瘟猪疫还会威胁到居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我国散养猪养殖户的分布十分广泛,大部分农村家庭都会选择喂养少量猪只来贴补家用,或是供家庭自己食用,这便导致了农户对散养猪只进行养殖时,不会为其投入相应的财力来确保其养殖环境科学合理,并且通常都是简单随意的对猪舍进行搭建。而这种随意的搭建方式,往往会导致难以保证猪舍的通风与干燥,并且无法有效的对猪只排泄物进行清理,使得猪只的养殖环境较差,为病菌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条件。
我国散养猪养殖户对科学养殖技术与养殖管理的了解较为缺乏,并且大多都是依靠个人的养殖经验来进行养殖管理,使得养殖户难以通过养殖技术与科学管理手段来对猪只的疫病进行规避。导致散养猪只缺乏定期的监测与疫苗注射,使得散养猪只的免疫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同时,散养户喂食猪只的材料大多缺乏科学性,部分散养户还会喂食剩饭剩菜以及泔水,为猪只的肠胃系统增添负担,极易引发猪的消化系统疾病。此外,因为环境问题,散养户难以有效的在对猪只进行养殖时采取并落实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对一些由外界生物传播的疫病进行规避。
提升防控意识是解决当前散养猪疫病防控问题的重要手段,能够从根本上对其进行解决。根据相关经验表明,对防疫工作的忽视往往会导致猪只的患病几率大幅增加,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户的正常收益。为此,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对相应问题进行强化宣传,要求农户能够主动,并自觉的学习关于猪疫猪瘟的防控规章,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在发现疑似疫情时,与管理部门主动进行联系,对当前疫病的种类与严重性进行确认,并遵从管理部门的安排,将发生猪疫的猪只进行隔离,等待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检疫与调查。同时,还要提升养殖户自身对疫病的了解程度,使其能够在发现疑似疫情时,先进行简单的判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实现对猪只疫病的初期控制。并且相关防疫部门还可以采取分发疫苗的手段,帮助农民防控猪只的疫病,提升对猪疫防治能力。此外,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养殖户能够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对疾病的防控,树立防疫意识,降低猪疫的发生概率,并且在出现无法规避的猪疫病时,能够及时的采取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1]。
对散养猪的饲养环境进行改善,是当前散养猪只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组织技术人对散养猪养殖户进行访问与交流,考察养殖环境是否具备科学养殖的条件,指出当前养殖户散养猪猪舍的不足之处,告知相应问题可能会引发的危害,并给出相应的整改建议,使养殖户的猪舍能够在通风、采光、温度等方面符合科学养殖的饲养环境要求,降低因猪舍的建设问题而带来的疫病隐患。
科学养殖是防治猪只患病的主要预防措施,而在散养猪的科学养殖管理中,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猪舍内部的卫生问题。因为即便猪舍的养殖环境能够满足猪只的养殖要求,然而如果养殖户不能够保障猪舍内部的喂食情况,及时处理猪舍内部的排泄物,也会导致其内部为细菌与病毒的滋生提供条件。而且还要注意的是在对排泄物进行处理时,因为散养户的规模问题,不能够采取通过设立沼气池等方式来解决排泄物的问题,所以常常存在着寻找空地随意堆放的现象,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这就需要养殖户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肥料,用于农作物的种植中,使其变废为宝。
其次,在对猪只进行科学养殖的过程中,要合理的选用饲料,减少猪只出现肠胃疾病的情况,并在喂养的过程中适当的添加抗生素与中草药,提高散养猪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好,还要做好对疫病的提前防御措施,夏季是猪只疾病的多发时期,为此,在进入夏季后,需要及时的对猪只病症的发生作出相应的消毒措施,减少猪只出现病症的几率。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对散养猪疫病的防控,就要解决当前散养猪疫病防控工作中在防控意识、饲养环境、养殖管理等方面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提升防控意识、确保养殖环境、采取科学养殖等来对其进行解决,以实现对散养猪疫病的有效防控,推动当地畜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