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山地区堡寨村落的形成和特点
——以沁河流域的窦庄村和郭峪村为例

2019-02-12 05:01刘伟国
关键词:沁河张氏村落

刘伟国,郝 平

(山西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堡寨村落是堡寨聚落的一类,是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关于堡寨村落的研究是以建筑学和遗产保护为主,或将堡寨村落与军堡、家族堡寨、城防集镇等放在一起,讨论堡寨聚落的防卫技术与防御特征[1]、表现模式[2],或者是讨论堡寨村落的防御体系[3]、分布与类型[4]、保护策略[5-6]和方法[7-8]等。此外,从社会文化视角分析同源文化、不同地域堡寨聚落形成演变过程[9],从历史地理学视角分析明清晋东南堡寨聚落的历史背景、形成发展历程、时空分布轨迹、形态和类型的区域分布以及各种要素的影响。[10]

实际上,堡寨村落(民堡)、军堡、家族堡寨、城防集镇等的起源、住防体系、防御设施、防御范围等都有不同,将各类堡寨聚落笼统讨论难以细化和深入堡寨聚落的研究,即使是研究民堡或堡寨村落,也受学科之限,从历史地理的视角研究不足,聚落文化、特点、价值等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历史地理学虽已进入堡寨村落研究,但并未进入堡寨村落内部,缺乏微观研究。本文即以沁河中游的窦庄村和郭峪村为例,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分析南太行山地区堡寨村落的形成和特点,为南太行山地区堡寨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 沁河中游堡寨村落的形成过程

根据文献的丰富性、村落物质遗存的完整性、村落的防御类型,结合现场考察,本文选择沁水县的窦庄村、阳城县的郭峪村作为研究案例。

(一)窦庄村

窦庄村是宋代由窦氏先建祖茔,继而建村,延续至今。窦庄建村之初,只有窦、张二姓,而窦、张两族的兴衰直接影响了窦庄的发展。

窦氏源自陕西省扶风县,以窦勋为始祖。虽其祖多不可考,但《窦氏家谱》还是较为详细地记载了窦氏的渊源:“吾氏家乘,自(西)汉讳广国至宋讳勋始祖而上,原祖贯本(陕西)扶风平陵韩所,谱者皆扶风平陵人也,自不为无考,然而远矣,即所载汉国公,因宦不返流,寓河东泽州端氏县窦庄村,讳贞固者今亦无考,唯村西及卧牛山下碑碣翁仲等,岿然而存者为三大将军墓,则吾氏奉讳勋祖为始祖,固于礼为甚洽也。”[注]《窦氏家谱》,窦庄村文物管理员马晓秋提供。相传是窦贞固于北宋天圣六年(1028)定居端氏(今沁水县端氏镇),其孙窦勋于庆历六年(1046)去世,年仅32岁,家人遂于“沁湍之上,榼嵩之旁”将其“卜兆斯告,万世安葬”,[11]15同时,将卧牛山下的瓮水滩(今窦庄村尚书府上宅),划拨给西曲里(今曲堤村)土著民籍(当地贫民)张氏,作为其先茔守墓世居之处,形成了窦庄的雏形。勋之子璘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在窦庄先茔东南河川开阔地修造了窦府,自此,窦氏从端氏迁入窦庄,窦庄正式建村。

窦庄之窦氏源远流长,为名门之后,“窦氏著望扶风旧矣”。从窦勋开始,窦庄窦氏在宋代也是大族,都是父子兄弟同朝为官。据《宋故赠左屯卫大将军窦府君碑铭》[注]晋城市博物馆提供,现存于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记载了窦氏四代人的官位:窦勋为赠右领卫大将军(因其子窦璘功而获赠),其子窦璘为左屯卫大将军,璘之子窦质任三班奉职,璘之孙窦天祜任三班奉职,窦天祐任右班殿直,璘之堂侄窦晞古任左藏库副使。因为窦庄之窦氏的繁荣是因窦璘之功,“皆以肃穆荫仕”,窦氏族人的官职表现为一是都是武官,二是职务很低。根据《宋史·职官志九》的记载,三班奉职排在所有武官职务之中的倒数第二,右班殿直则排在倒数第三。[12]4029-4032窦晞古的左藏库副使是管理国库的官员,也是因为其“随龙恩”。[11]或许因为是借祖先之功,后来窦氏在窦庄也就渐渐的衰落了。虽然后人中也出现了清代英烈将军窦明运(其墓在沁水县李家坪[13]432)、进士窦渥之、武举人窦荣仁等名人,但是与后起的张氏相比则大有逊色。

到了明代,张氏耕读发家,其势力逐渐超过窦氏。张五典、张铨父子都考中进士,如自张五典祖父张谦光算起,辉煌不下7代,且有4代人的官位一直很高,直到兵部尚书,《明史》中还有《张铨传》,并附记其父张五典和其子张道濬的事迹。一直到民国时期,窦庄村政还是由张氏控制。

明末战乱,内忧外患。张五典在朝为官时就已经察觉到国内民事动荡,世道有乱,“初,五典度海内将乱,筑所居窦庄为堡,坚甚。”[14]7456窦庄城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到崇祯二年(1629),历时7年。

窦庄堡墙高12米,厚1.5米,周近2000米,墙头四角高筑五层碉楼,八面设窗,形成良好的视线,利于防御。城外绕墙设置藏兵洞,每洞容五人藏身。城内一条石板街,宽五尺。东、西、南、北4个大城门和4个小门,高而窄狭,宽不容车。4大门之外,各设瓮城一道。城内4大门互不串通,各成一区,以备战时一门失守,不可殃及它门。大门通街,小门通巷。城内民宅,则于二层设置过街楼道,明隔暗通,互相串连,一旦有急,便于逃生。整个堡墙与堡内民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堡建成后,张氏又将原居所改造,形成了今日看到的“尚书府”和三串院,并修筑翁城门,与窦庄堡的8座城门合称“九门九关”[注]《山西省沁水县窦庄古城堡资料汇编》,窦庄村文物管理员马晓秋提供。。

窦庄堡墙建成后不久,明末农民起义就波及到此。明崇祯四年农民军进犯沁水。此时,张五典已去世,张铨也于天启元年战死于辽东,张铨之子道济、道泽都在京为官,窦庄张氏只有老弱妇孺。面对突至之敌,庄内大部分人都建议“弃堡去”,唯有铨妻霍氏对其少子道澄曰:“避贼而出,家不保;出而遇贼,身更不保,等死耳,盍死于家。”在她的带领下,窦庄得以保全。崇祯五年,窦道濬已回到窦庄,此时,窦庄面临着农民军的屡次进攻,“八月,紫金梁、老回回、八金刚等以三万众围窦庄……道濬屡败贼。”[14]窦庄也被嘉表为“夫人城”。

(二)郭峪村

文献中并没有确切的建村年代的记载,不过据《大周泽州阳城县龙泉禅院记》[注]现存海会寺。的记载推测,郭峪村于唐代就已建村。此碑的时间是“大周开基之二载”,即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龙泉禅院即今海会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年代久远,碑文中并没有龙泉禅院的建立时间,却记载了“白兔衔经”的故事,说明了龙泉禅院的建院之由,“耆旧相传,其来浸远,刊勒无寄,罔究权与。一说云:是院之东数十里孤峰之上,有黄砂古祠,时有一僧,莫详所自,于彼祠内讽读《金刚般若》之经。一日,有白兔驯扰而来,衔所转经文,厥然而前去,因从而追之。至于是院之东数十步,先有泉,时谓之龙泉,于彼泉后而止。僧异之而感悟焉,因结茆宴坐,誓于其地始建刹焉,亦莫究其年代矣。”以及明确的赐名“龙泉禅院”的时间,“时郡牧陇西公果俞,革故之谋,俾建即新之号,因飞笺奏,遂降敕文,额为‘龙泉禅院’矣,时唐乾宁元年十月二十五日也。”即894年。龙泉禅院“东临郭社之陌,前据金谷之垠,既名额以未标,称郭谷而斯久。”[15]3-5也就是说,在894年赐名“龙泉禅院”之前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郭峪村就已经形成了村落(郭社之陌),当时名为“郭谷”,据此可以推测,郭峪村在唐代时就已建村,且在894年前已成规模。

郭峪村是多姓村落,民谚曰:“先有南卢北窦,后有张陈二府”,张氏、陈氏是典型的后来居上者,最为显著。

张氏有两支,张好古家族“先世沁水人,后徙阳城郭谷”,张衍之前的几代人“皆隐农野不显”,张衍则先因其季子张好爵的功名“贵赠承德郎、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后又因其长子张好古的功名“贵赠奉政大夫、四川按察司佥事”,[16]651-653即这家族的发达是从这兄弟俩开始的。张鹏云家族祖居郭峪村,“上世自沁水金凤迁居阳城之郭谷镇”。虽然两支张氏都是自沁水迁来,但二者是两支独立的世系。[17]93-102

陈氏,据陈昌言《陈氏上世祖茔碑记》载,“余先世乃获泽永义都天户里籍也……余七世祖后徙居阳城县郭峪中道庄,乃明宣德四年也。”七世祖是陈林,若再追溯,陈昌言说“后余督学江南,得后湖所藏黃册而阅之,则永乐十年所造也。详溯宗派,知林祖有兄曰岩,上之而考讳靠,祖讳仲名,仲名祖拨入河南彰德府临漳县籍。由余溯此,是为九世。”[18]112-113光绪《凤台县续志》有永义里天户村,[19]477即今泽州县川底乡天户村。佐以陈昌言所撰写的《河山楼记》和《斗筑居记》可推知中道庄即今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陈氏寄居中道庄,但在郭峪村有陈氏故居,即老狮院,是陈廷敬的故居。且郭峪村与斗筑居的空间距离不过500米,从血缘关系到空间关系,郭峪与皇城密不可分。

王氏也是郭峪村非常主要的家族,据《碧山主人王重新自叙》载,“余世家郭谷里,旧籍本里,后籍龙泉里,明之季,兵荒马乱,民寡役繁,审编例得并里。”[18]122-123又《清故太学生碧山王公暨元配曹孺人合葬墓志铭》载,“公讳重新,字焕宇,号碧山,世居阳城,郭谷人,后易籍龙庄,然始终居郭谷。”[18]126-127王氏没有科举之名,而是通过经商致富,“及弱冠,弃书就贾,贸易天津、长芦间,赖天之庇,克有先业。”[18]122-123王氏家族成为影响郭峪的重要家族,王氏致富后不忘修缮郭峪里的庙宇,郭峪的堡墙也是在王重新的主持下完成的。

郭峪里考中进士和举人的基本上以张氏和陈氏为主,卢氏和窦氏虽然在科考中也有斩获,但影响较张氏和陈氏而言还是小不少。陈廷敬说,郭谷镇人“自明以来,出而仕者未尝乏人……然其仕以进士起者多,故士之荐乡书者,率数数,就春官试即不第,不肯轻出以仕。”[16]693-694且任职多个职位,“官侍郎、巡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尝相续不绝于时,盖近二百年所矣。”[16]655-657可见,郭峪村科举昌盛,为官者多,不中进士都不会做官,民谚也云“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如若不够数,小城寨上尽管补”。

郭峪村经过宋元的发展,在明代已经发展成为南太行山地区的繁华聚落,“吾乡郭谷,夙称巨镇,聚庐而处者千余家,皆敦礼仪、安耕凿”,[18]84但是突如其来的明末农民起义给郭峪村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崇祯五年七月十六日卯时,突有流寇至,以万余计。乡人拋死拒之,众寡不敌,竟遭蹂躏。杀伤之惨,焚劫之凶,天日昏而山川变。所剩孑遗,大半锋镝残躯,或乘间奔出,与商旅他乡者,寥寥无几。”[18]84侍郎寨就是为防御农民军的侵扰修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不过侍郎寨的防御作用甚小,王重新说:“吾乡不得已,设处钱粮,东坡修寨,寨工遂完,无险可恃,人心终于不安。”[18]90

农民军是在崇祯五年(1632)七月侵扰郭峪村,侍郎寨修建于崇祯六年,而堡墙是在崇祯八年正月才开始修建,是在被农民军侵扰之后,痛定思痛,修筑堡墙以自卫。“呜呼苦哉!鉴前毖后,余(按:张鹏云)因与乡人议修城垣以自固。”从崇祯八年正月十七日开工,至十一月十五日完工,“内外俱用砖石垒砌,计高三丈六尺,计阔一丈六尺,周围合计四百二十丈。列垛四百五十,辟门有三,城楼十三座,窝铺十八座,筑窑(藏兵洞)五百五十六座。望之屹然干城之状也!”这样大的工程却仅用了10个月就完工,说明其在王重新的领导下,组织得力,“一切物料人工,悉乡人随意捐输。富者出财,贫者出力,不足者伐庙坟古柏以佐之。而以焕宇王翁(焕宇是王重新的字)董其事,众人分其劳。”为了防御农民军的再次侵扰,郭峪村备齐了防御之物,“长枪、月斧、火罐等具备,而火药、铅、铁子称是。”[18]84

王重新在建成郭峪堡墙以后,似乎对防御效果并不放心,又在村内修建的另一重要的防御性建筑——豫楼,其修建时间较堡墙晚5年(1640),“计营此楼,悬为后举,而急急乎一方之卫,谋以为城。”实际上就是为了提高预警功能,增加防御纵深,“盖饬于外以安于内,君其德博而虑周也”。豫楼的规模较大,有7层的高度,“楼纵二丈三尺许,横五间,四丈五尺,址其深而坚也,层而上之者七次,极澈顶次计八丈。”豫楼的高度使其格外突出,视线好,“登斯楼也,心舒目行,忽焉若飘浮上腾,以临碧际。”加之郭峪村周边也没有茂密的植被,“且环无奥草蔽木,岩谷栈隅,了若指掌,盗异薮遁,无以为所。”更延伸了豫楼的视线。豫楼的纵深和横宽,使豫楼除去瞭望的防御功能之外,增加了储藏功能,“至如石樵、菅茅、木炭、麻脂、米铁、井灶,藏积其中,无尤不足。”从而强化了其防御功能,而且与堡墙构成立体式的防御体系,“城之四面隅,有大楼,有角楼,无不形辅势合,首尾相应,臂指相联,如人之一身,血脉往来,畅于四肢,无一气不贯,无一脉不来。”正所谓“巍巍乎诚胜概也,而城其在襟带间矣”。[18]87

二 沁河中游堡寨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沁河中游窦庄村和郭峪村2个堡寨村落形成过程的案例分析,结合沁河中游各县县志文献的记载,可把沁河中游堡寨村落的形成因素总结为两点。

第一,在传统时代,大姓望族的兴起和演替是村落形态、发展和稳定的根本因素。窦庄村落形态的形成、发展和稳定的过程是窦、张二姓演替的结果。北宋元祐八年(1093),窦氏在窦庄先茔东南河川开阔地修造了窦府,窦庄正式建村。窦氏建府之初,因其窦氏家族堂构为四门:以北为长、东为次,西为三、南为四,各造府宅,其中间一片阔地为公产,为免挡住窦氏先茔的气脉,合族同计,不允许各户在此建营造室,设校场,或即为今武房院。同时,在卧牛山下的瓮水滩(今尚书府上宅),窦氏合族划拨给西曲里(今曲堤村)土著民籍(当地贫民)张氏,为其先茔守墓世居之处[注]《山西省沁水县窦庄古城堡研究报告》,窦庄村文物管理员马晓秋提供。。瓮水滩与窦氏四门之间、窦氏四门之间都或多或少的有一段距离,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朝张氏兴起并修筑堡墙之前。到了明代,张氏耕读发家,其势力逐渐超过窦氏,自张谦光算起,辉煌不下7代。张氏兴起后在窦庄大兴土木,修建了尚书府(上、下宅)、张氏九宅、三串六院,连接并填补了瓮水滩和窦府之间的空地,窦庄逐渐发展成为集村的形态,明朝末年张氏主持修筑堡墙,基本形成了窦庄的传统格局和村落形态。堡墙的修建标志着窦庄堡寨村落的形成。郭峪村是多姓村,除去张、陈、王3大姓外,还有范、卫、裴、卢、窦等,但对郭峪村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关键和推动作用的是张、陈、王3家,民谚曰“前街西为陈,前街东为王,南沟住张家”,这种居住空间结构也说明了其在郭峪村的重要地位,也构成了郭峪村的基本空间结构。更者,堡墙和豫楼都是在王重新的主持下修建的,“焕宇王翁(焕宇是王重新的字)董其事,众人分其劳。”

沁河中游在16-18世纪最为显赫的大姓望族,如上庄王国光家族、下庄杨氏家族、屯城张氏家族、湘峪孙氏家族、阳城白氏家族、郭峪王重新家族、黄城陈廷敬家族等等,均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这张在科举成功背后看不见的关系网络,是沁河中游科举家族持续兴旺的重要因素。[17]108沁河中游大量的堡寨村落即是在这些大姓望族的主持下修建而成的。

第二,沁河中游堡寨村落的形成直接受明末农民起义的影响。明代中期蒙古骑兵并没有进入泽州,泽州各县志和正史文献中都没有蒙古骑兵入侵的记载,而却有大量的明末农民起义军侵扰的记载。[注]可参见,(雍正)《泽州府志关隘》,第61页;(雍正)《泽州府志兵燹》,第78-82页;沁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沁水县志历史文化历代碑刻选》,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年,第649-650页。(乾隆)《阳城县志兵祥》,第60-61页。(乾隆)《潞安府志纪事》,第145页。(乾隆)《沁州志灾异》,第273-274页。(雍正)《辽州志祥异》,第304-307页。1631年,农民军的活动重心由陕西转移到山西,形成了3个主要活动区,一是平阳府,即今临汾市,二是泽州和潞州,即今晋城市和长治市,三是汾州府、辽州、沁州和太原府,即今吕梁市、晋中市和太原市,明廷还将上述三个地区分为二个区域,分派人员攻打农民军。[20]81

张五典提前预知了战乱的到来,修筑窦庄堡,也因为此而保全了窦庄。“陕西反贼王加胤……经过窦庄,有城幸免,贼患坪上,无备被抢。”[18]88而郭峪村的堡墙是在农民起义军侵扰之后才修筑的,也因为此郭峪遭受了重大损失,“所剩孑遗,大半锋镝残躯,或乘间奔出,与商旅他乡者,寥寥无几。”痛定思痛,“鉴前毖后,余因与乡人议修城垣以自固。”[18]84堡墙修筑后,为了加强防御,于崇祯十三年(1640)修筑豫楼,“计营此楼,悬为后举,而急急乎一方之卫,谋以为城。”[18]87至此,郭峪构筑完成了立体式的防御工事。又如阳城县皇城村的河山楼和斗筑居,面对农民军的侵扰,陈氏一族未雨绸缪,在陈昌言的带领下修建了河山楼以自卫。《河山楼记》有详细的记载:“是年(崇祯三年)秦寇入晋已四年有奇。所在焚杀虏掠,惨不堪闻。每一听之,殊为胆寒。余乡僻处隅曲,户不满百,离城稍远,无险可恃,无人足守,日夜焦心,谋所以避之。”于是,在崇祯五年春正月,用时7个月,与其弟弟陈昌期、陈昌齐修楼1座,“掘地为井,筑石为基,阔三丈四尺,厚二丈四尺,三间七节,高有十丈。石用三千,砖用三十万,为费颇奢。”还没来得及立木焚香祭祀,农民军已至,“初犹零星数人,须臾间,赤衣遍野,计郭峪一镇,辄有万贼。”[18]94-95斗筑居是在吸取了河山楼防御的经验和直面郭峪没有有效的防御而惨遭焚杀掳掠的教训,并发现仅一座河山楼的防御是有限的现状后才修建斗筑居,“楼之坚足当一面,楼之宽可容千口。然而糗粮、包裹不能多藏。至于牛马诸畜,无可躲遁,每遭杀掠。余日夜图维,思保障于万全。以为筑楼既有成效,则筑堡之效较然可知。”[18]96-97

三 沁河中游堡寨村落的特点

沁河中游堡寨村落是在大姓望族的领导下,在明末农民起义的特殊背景中,围绕世代居住的村落修建堡墙而形成的,故可将沁河中游堡寨村落的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防御设施的综合性。防御设施不仅包括堡墙、堡门等常规防御设施,其民居、街道与堡墙、堡门结合,辅以周边自然环境,形成综合性的防御体系。窦庄村的防御设施由城墙、藏兵洞、城门、护城河和宽窄不一且互不相同的街道及民居之间的过街楼道、暗道等组成,形成了完善的防御体系。民居院落各成体系,又相互连通,每个院落有大门可入院堂,可沟通街巷,入巷又可登城,并在暗处设有小门,各个院落之间可以互相串通,生人进入,如入迷宫。而村民则可以利用之进行防御抵抗或顺利逃脱,邻里之间还可以互相支援,正所谓“一门通百户,百门串遍村”。[注]《窦庄古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及对沁河流域的影响》,窦庄村文物管理员马晓秋提供。郭峪村防御设施的综合性方面更强于窦庄,郭峪村不仅有堡墙和藏兵洞,民居与堡墙之间在防御上互相连通,而且修筑了豫楼用于瞭望和储藏,还有侍郎寨与郭峪堡呈掎角之势,更与北面陈氏修建的相府构成“品”字形的鼎足之势,加上两侧的自然山体,形成了更为完善和安全的防御体系。

第二,先住后防、住防结合、以住为主、以防为辅。从起源的角度看,堡寨村落的起源和本质是村落,是村民为自卫而修建堡寨成为堡寨村落。堡寨村落的防御性极强,但其防御设施是在村民面临危险时修建并为居住服务的,其住防关系是先住后防、住防结合、以住为主、以防为辅。从住防的逻辑关系上看,根本上不同于由军事卫所等军防设施演变而来的聚落。军防聚落的起源是军事防卫设施,是国家防御力量在重要战略要地官方修建的军事设施,有严格的规划和设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其军事作用降低而逐渐演变为乡村或城镇聚落。军防聚落的本质是军事遗存,是先防后住、防住结合、以防为主、以住为辅的物质遗存。

第三,民居建筑的官宦性。沁河中游堡寨村落中的民居遗存以官宦大院为主,陈廷敬说,“尝窃观明之盛世,往往为其臣出官帑治居第,高檐巨桷,彤髹雕焕……居高位、享厚禄,或多营良田美宅,连阡陌而溢衢巷。”[19]882-884郭峪村中的“恩士第”、窦庄尚书府的称谓及其上宅和下宅门楼的高规格都体现了这一点。此外,还可从防御遗存得到体现。防御遗存主要是堡墙,堡墙设施有城门、马面、角楼、雉堞等,这些都是官方修建军防设施或城市城墙的配置,民间筑堡较少,不过窦庄张氏、郭峪张氏和陈氏等在朝中居高位,使其有能力和资格修建与城市城墙格局一样的堡墙,只是规模较小。

四 结论

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征是其保护、发展、利用规划更为科学、合理的重要基础。[21]本文通过对南太行山地区窦庄和郭峪两个沁河中游地区典型的堡寨村落形成过程的微观研究发现,明末农民起义、沁河中游地区浓厚的科举氛围和因此而形成的望姓家族,是沁河中游堡寨村落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因为上述原因,沁河中游堡寨村落的物质遗存有防御设施的综合性,先住后防、住防结合、以住为主、以防为辅,民居建筑的官宦性3个方面的特点。这些认知可以为阐述沁河中游地区堡寨村落的遗产价值,进行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形成过程复杂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类型不同,其保护、利用和发展规划即不同,这是其内在要求。堡寨村落是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一是细化和深化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研究,二是对沁河中游地区的典型堡寨村落加强研究,为其保护、发展和利用提供参考,三是可为山西省锻造“黄河·长城·太行”旅游新品牌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沁河张氏村落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沁河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定向钻工艺管道穿沁施工关键技术参数选控
“妻管严”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