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培训心得体会

2019-02-11 13:06刘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5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思政课高校

摘 要: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继续打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中宣部教育部举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让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明确了使命和担当。

关键词:全国;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019年6月23日至7月13日,接到陕西省教育工委指示和学院的选派,本人有幸参加了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组织的2019年第102、103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经过21天系统的学习讨论、参观考察、实地体验,自己受益匪浅,更加领会了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如何做新时代合格的思政教师。

一、领会中央精神,把握政治方针

本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大会首先统一了培训思想,明确了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中央党校校务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教授,从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导读,和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解读了中央引发学习纲要的目的和对思政教师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帮助全体思政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意义和要求;并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出了六点建议。让全体学员充分理解和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

通过专家对中央文件的全新解读,全体教师加强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通过研读原著,品味经典。增强老师的政治使命和担当;理论是信仰的基础,信仰是思想立场的根基。坚定思想立场就是重视意识形态。重读经典,发现经典和当前理论之间的联系,了解意识形态理论根基,是思政教师必须具有的知识。让我深感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必须牢牢抓住正确的政治方向,紧跟党的步伐,做好本职工作。

二、拓展开阔视野,强化知识根基

在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期间,领导的关心体贴、专家的理论传授、学员的激烈讨论、学校的严格管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拓展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在开班仪式上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新平教授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全体学员充分理解和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提升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研修与交流,正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领导们的语重心长地讲话和殷切的期望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也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教师,也倍感重担在肩。

先后总共听取了16个专家讲座,内容涵盖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刚要》导读、立足于西部实际特点,如何落实“八个统一”,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各个方面,专家们深厚的理论功底,精辟的传授讲解、辩证的客观分析让我叹服观止,一方面感叹自身知识的不足,理解的还不够透彻,另一方面感叹这是一次难得精神盛宴,使自己观念上得到洗礼,理论上得到提高,知识上得到积淀,同时也激发了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精神追求。

三、探究原著奥秘,夯实理论基础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深度决定着上课内容的深度,关系着他带给学生的知识广度。由于我国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毕业于非思政专业,导致存在理论功底不深,对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发展认识不深刻,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形势与政策把握不准确的问题。首先,教师自身的知识理论储备不足,研读与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解深度不够,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过于肤浅。其次,部分教师对时事政治的把握不够准确,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解不够全面。

研修班的主讲教师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 他们带来的一场场饱含激情的精彩讲座, 解读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系列政策, 这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注,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维平教授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与思政课教学》的专题报告,对怎样看待经典?思政教师应读的马恩经典十篇;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认识提升功能给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精神盛宴。王教授深厚的理论功底、客观辩证理性地分析,把自己从教近三十年来的经验与在座的同仁一起分享,并跟老师们一起交流马列经典融入思政课的九种方法,王老师的学理性和思想性至今都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对我研读原著带来很大的启发;同时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的讲话中的“八个统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落到实处,给所有的同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专家们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归纳和讲解,交流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提醒老师们要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提醒高校思政课教师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增强理论功底,夯实理论基础。

四、开展小组讨论,深入教学改革

研修课程安排了两次小组讨论学习,在各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分别就《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 和 《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八个统一”,立足西部地区实际需求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合接班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讨论中, 教师们充分交流了自己所在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不同做法。大多数学校的思政课都在开展教学改革, 不但是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包括教学中互联网教学资源的注入。70%的学校都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有的学校也在开展小班教学,教学效果较好,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小班教学却具有难以克服的困难;有的学校通过线上线下,老师和同学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实现“八个统一”,立足西部地区实际需求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合接班人》的讨论中,我们第七组的25为教师们立足于西部地区实际需求,怎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通过讨论, 教师们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不断探索如何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与优秀文化、 学生实际相结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樣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新时代,广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要用豪迈的气概和振奋的精神武装自己,以理服人、以德感人,让思政课既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也要有惊涛拍浪的声势,真正上到学生心坎里。

通过研修学习,不仅让一名思政课教师深刻体认到肩上的重要使命,还为全国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教学成果、教学经验的交流平台,增强了老师们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技能。我们所有的思政教师应该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关心、关注、关爱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新华社,http:// 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2] 沈壮海.讲出思政课应有的精彩[J].求是,2019(16).

[3] 陈绍辉,宋继斌.2016年暑期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综述[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6(11).

作者简介:刘丹(1984.10- ),陕西咸阳人,讲师,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思政部。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思政课高校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