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实践能力是我国当下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借助现有优势资源开展富有成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已成为各大高校提升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延安大学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展现场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品格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关键词:红色资源;实践教学;现场教学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青年的殷切寄语。而中国高校无疑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为青年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课堂仍旧沿袭了传统的授课方式。这种单向度的“输入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知识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实践能力薄弱、主人翁意识淡化等教育短板。随着“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呼声不断高涨,如何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如何激活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个人理想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高校转变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见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这些红色资源遍布祖国各地,以延安为例就有杨家岭、宝塔山、歌剧《白毛女》歌曲《黄河大合唱》《东方红》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无疑为我们拓宽教育教学平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也为我们在丰富大学生课堂、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强化素质教育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可行性思路和途径。
一、确立知识教学向素质教育转换的教育目标
新一轮的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正在悄无声息地拉开帷幕,旨在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激发当代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学生从课本中解放出来。延安大学文学院近年来通过完善课程设置、丰富授课内容、强化考察力度,着力“解决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学科研和国家经济建设脱节、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脱节等问题,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现阶段我院乃至我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鉴于此,延安大学文学院结合教学实际,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学院将加强实践性教学提升到了学院教育战略的高度,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探索并确立了文学类课程教育教学的双重目标:既着力于传授汉给学生全面深刻的学科知识,更注重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身能力素养。学院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在革命旧址进行现场教学,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红色精神。
此外,学院通过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接受特点,对比红色传统资源的性质,不断激活红色基因,逐渐開发出一套集展示式、体验式、参与式、研讨式等多元化现场教学模式,借助丰富的革命素材、鲜活的教学场景,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亲和力与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人人参与、人人评价的活动形式,强化大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大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中解放出来,鼓励大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树立强烈的社会使命感。
二、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文学类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
在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学类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开发、整合资源,建立文学课程实践教学资料库。为此,学院全面整合了延安的地域文化资源,将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激活,与学院的文学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双丰收的目的。通过将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鲁迅艺术学院旧址等纳入《现代文学史课程》与《文学理论课程》中延安文艺教学、文学批评教学的资源库;将壶口瀑布、枣园旧址、杜公祠、木兰书院、延安市作家协会等纳入《现当代文学课程》《古代文学课程》《文学批评与实践课程》《写作课程》的教学资源;将延安枣园美术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文化艺术中心、枣园1938文化文化广场等纳入《文艺鉴赏与批评》《文学理论课程》的现场教学资源,通过这一系列的尝试性努力,充分调动并激活了延安的地域文化资源,建立了我院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资料库,极大地推动了我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
文学院近年来在建立文学课程实践教学资料库的同时,还借助延安深厚的地域文化优势,通过现场教学、文艺实践和自主学习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多举措、全方位地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的教育效果,全面提升了我院文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极大地发挥了文化资源优势,拓展了我院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途径,加深了学院与当地文化部门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将学生的课堂知识很好地运用于当地的文化建设中。
此外,学院在资源整理的基础上,积极发挥学院优秀教学与科研团队的力量,开展了切实全面的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高水平、有影响力的课程实践教学与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了《“延安文艺”:研究现状与突破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任务的分解与反思》等教改类文章;形成了《红色经典十五讲》《陕北民间文艺》等著作;《中国古代文学》荣获陕西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并被确立为陕西省精品课程,多位老师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和延安大学教学成果奖。
三、构建“现场教学、学生讲堂、文学实践”多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正如奥卡肖特所言:“实践知识仅存在于实践中,并且获得它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学徒制来掌握,这并不是因为师傅能教给他,而是因为这种知识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与长期以来一直实践它的人相接触才能获得”。基于此,延安大学文学院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努力,构建了各式各样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革命历史进校园,大学课堂进旧址”双向互动的教学新常态,实现革命传统资源向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转化。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依托当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丰富的课外现场实践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走进《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旧址、带领学生重温红色故事、红色歌谣及其背后质朴的民族形式与坚定的中国气派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现场教学活动。这种打破围墙限制,走出校门上课,与革命历史结合,与生活实践融入的新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够让课堂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耳目一新,也启发当代大学生在学好本专业学科知识的同时,将书本知识用于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此外,我们还十分注重以文学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形成了文学类课程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一是将文学教育融入进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中。如学院每年在纪念校友路遥逝世周年活动中举办系列座谈活动及征文活动,清明节举办“经典诗歌诵读活动”、建军节举办红色经典诵读活动等。二是依托路遥文学馆、《延安文学》杂志社、《杨家岭》刊物、《兰惠园》刊物等平台组织开展了长效化的文学实践活动。学院策划并成功打造了《平凡的世界》话剧、迎中秋古典诗词写作竞赛、与木兰书院合作开展“千古词人——李清照诗词赏析读书会”、与延安市作协合作开展“刘西英诗词研讨会”等一系列的文学教育实践活动,既拓宽了学生的文学视野,也拉进了文学知识与文艺实践的距离。三是精心组织策划、全面拓宽实践教学的方式和规模。每年组织纪念“5.23”讲话主题征文活动,在新生中举办“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一封家书”活动,每年秋季举办“祖国、人民与我”的主题演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建立“知识传授为基础、能力提升为根本”的多元化教学效果评判机制
在传统的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以往的做法是课程学习结束后,老师通过布置作业和期末考试的方式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一贯准绳。这种评价机制相对单一封闭,造成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在学习中交差应付,缺乏积极性和竞争性等问题。针对上述现象,学院开始积极探索解决办法,探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策略与发展机制,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和教学评价发展趋势制定解决方案。经过几年的探索,我們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明晰,实践方式更加合理,形成了多维教学效果评判机制,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广泛应用。这种课程学习的评价体制的根本性改变,逐渐打破了以往仅仅依赖期末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单一的评价机制,形成了课堂考勤、小组讨论、随堂练习、PPT小组汇报、征文比赛、诗歌朗诵等多元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实践能力。这种评价体制将学生从一味地注重知识学习、看重期末考试成绩这样单一的评价模式中解放出来,更加侧重文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参与度,注重学习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注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文学实践教学中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与修养。
总之,这种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文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式探索与实践,不仅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和与有效转化,同时也在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激励大学生点亮青年梦想,传承革命薪火,弘扬红色精神,完善人生品格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B/OL].新华社,2017-10-27.
[2] 李辉.建设创新实践平台 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09):58.
[3] 冯伟,张治勇.混合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2(01):48.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7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文学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BY050。
作者简介:李萍(1984- ),女,陕西渭南人,延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延安木刻版画研究与当代文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