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向社会过渡的关键课程,思政教育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对警校生而言这两类教育都十分重要,同时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特殊性也使警校职业生涯课程具备了渗透思政教育的良好条件。为了提升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政教育效率及质量,文章以生涯规划课程为基础,探讨该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二者互为融合促进的实践策略,供各警校作为课程设计的参考。
关键词: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教育;关系;协同实践
一、警校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容的关系
(一)警校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了解自身,对自身所学知识的专业方向、个人能力与潜能、个人人格与兴趣形成正确认识,由此也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选择、职业发展等形成相对明确的个人规划,并使其在未来步入工作岗位后仍能对自我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警校是一类特殊性质的学校,多数学生在报考经销前已经形成了的一定的职业规划目标,但有许多警校生的求学规划并非自主决定的,自身对警校学习、警察工作的认识存有明显的局限性,这导致许多警校生在入学后对警察职业的认知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并极有可能导致警校生在就读期间对警察职业出现负面看法,甚至对学习和发展产生了迷茫。同时警校培养的是警察体系的专业人才,其本身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因此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往往比较重视。总体而言,警校职业规划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及规划能力,还会重点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观的变化与矫正。
(二)警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警校教育工作中重要的非专业类教育,需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想、道德、纪律、法律和民族团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
相对于一般院校而言,面向警校生的思政教育更为特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警校生主要流向警务部门,其工作身份首先是国家公务员,而思想政治素养是公务員必备的基础素养,所以职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决定了警校生思政教育有较高的地位;警校生将从事警察机构工作,警察机构是国家最重要的执法机关,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极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思想觉悟和政治灵魂,而这恰恰需要思政教育的支持;警校生的职业属性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会被动地成为群众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在当今的和平时代里警校生必须具备全面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正是由于警校思政教育极其重要,因此与一般院校不同,警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渗透性极广(所有专业与非专业课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渗透)。
(三)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关系
从具体的教育内容上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职业,而对于警校生而言“认识职业”显然更为重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环境下警察职业不仅仅是一种“事务性职业”,也有显著的“社会性责任”,警校生在认识这一职业性质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先具备一定思想政治素养。说明警校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存在重叠部分,同时也有不重叠但互为促进的部分,总体上看两者的内在关系较为紧密。
二、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思政教育功能和定位的关系
结合上文分析来看,警校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存在较多交叉,两者也有明显的互促效应和共同性,二者的具体关系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教育功能的互促关系
就警校生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来看,思政教育是其内在组成部分。警校生大多在择校时已经对警察职业的工作内容有一定了解,但对警察职业的“责任”认识普遍不足。所以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更注重对职业道德、观念和思想的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定位、职业定位、目标定位,推动学生更深入地挖掘个人价值、强化自身职业理念和思想意识。结合思政理论开展这些教育明显更为高效,或者说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逐步确立更为积极、健康的职业目标。所以,在两者互为分离的情况下,思政教育能够改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效果。
就警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定位来看,学生在职业规划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认知和意识。在一般高校中,思政教育的成果通常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转化和强化。思政教育最终会指导一个人一生的行为,而高尚无私的警察职业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指导。因此警校思政教育也常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观念等的实践为载体,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思政教育中的理论、思想和观念,所以思政教育内容常以职业规划思想和观念的实践为载体。所以,在两者互为分离的情况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会成为思政教育成果转化的隐性平台。
(二)教育定位的共通关系
上文提到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互促关系,而这一讨论的前提是二者互为分离。实际上警校中的这两类教育工作并非完全分离,反而经常是融合的,这与两者的定位共通有较大关系。
从目标上看,两者都是为了提升警校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在未来进入警察机构后的个人竞争力、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从教育资源的角度来看,两类教育的理论构成与实践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比如警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脱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又比如思政素养的实践能力大部分会落实到工作模拟情境中。所以二者的目标相似,仅在方法和内容上有所差异。
三、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实践建议
(一)鼓励双课课堂融合
结合上文分析来看,警校职业规划教育与思政教育既内在想通,又相辅相成,两者具备融合的有利条件。而实现两课融合,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效率。
具体到教育实践中,建议将思政教育大幅渗透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首先,可以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增加独立教材或独立课程单元,专门从思政理论和思想的角度阐释警察职业的特征,既保证思政教育的专业性,也保证了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促进性;其次,可以在职业生涯规划常态化教育中增加部分思政课案例,借用典型案例提升学生对职业道德、观念、思想的认识,使学生内在地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发展观念。
(二)推动实践平台融合
对于警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必将回归到职业规划这一载体上来,运用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更有效地满足警校一般思政教育的主体需求,所以警校在开展常规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实践载体和合作平台。
具体到教育工作的设计与安排上来说,警校在融合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时候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首先,可以开展针对就业指导的思想渗透教育,这一活动应区别于传统的就业指导,而采用群体讨论和互相建议的方式,由 多名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来解释和评价一名学生对于职业发展的思考,在这种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观念产生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在分析和评价他人职业规划意识的同时锻炼自身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应用能力,并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认知水平;其次,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引入警校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教育活动,基于职业生涯规劃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在同一类教育活动中实现对学生发展观念和意识、职业道德的同步培养,由此实现高效的双课教育。
(三)创新一体评价机制
在开展上文所提到的渗透教育和合作教育的过程中,警校也需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发展和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评价工作进行有效整合,不仅从主体教育的层面上实现对教育资源的集中,也让学生在职业观念和思想政治素养发展的自我认识上形成一体化认识,从而实现更显著的个人发展与进步。
具体到实践当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关的两个教学与教研团队应当合作构建新的一体化评价机制,对渗透教育和合作教育的实际成果进行评价,一方面发现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内在问题,另一方面发现两课融合的内在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提升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教育质量提供长效支持。
四、结语
综合文章研究来看,警校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思政教育在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认知教育方面有所重叠,也有互为支撑,同时两类课程在教育目标上也有一定相通,因此两类课程具备融合条件。文章也由此提出了两课渗透性融合、实践渠道融合、评价模式融合的建议,希望能够为警校两类教育工作的资源利用率提升、教学质量发展提供一定支持。
参考文献
[1] 祝卫军.警校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就业心理的关系[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3(02):75-77.
[2] 齐文涛,杨春妮.浅析加强警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以提升警校学员战斗力为视角[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7(04):72-75.
作者简介:劳杰星(1990.02- ),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政、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