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用典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既可以增强思想观点的说理性,又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从而文质兼美。善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地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特色之一,充分展现了他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用典有明用、暗用和化用几种形式。
关键词:典故;明用;暗用;化用
“用典”指的是在自己的演说和文章中使用古代经典名言、警句或流行谚语。它的优点是可以用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把道理讲深讲透,又可以使表达婉转典雅、语言摇曳多姿,富于文釆情趣。如何既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阐述得全面深透,又使语言表达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做到说理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一、明用
在讲话、文章中明明白白地告诉听众和读者自己所引用的话是谁讲的、谁写的、出自哪里,这就是“明用”。
济南军区当面的黄渤海,曾经发生了中华民族一段心酸屈辱的历史。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数十次从这里入侵我国。特别是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写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我们要用这段历史警示国人、教育官兵,勿忘国耻!
——《在听取济南军区工作汇报后的讲话》
晚清爱国志士丘逢甲所作《春愁》,可谓一篇台湾沦落的周年祭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破裂、人民生灵涂炭的悲愤之情和对民族前途命运的忧虑。潸:流泪的样子,成语有“潸然泪下”。四百万人:指当时台湾的人口数。去年今日:指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丘逢甲的诗句,意在唤起记忆、引发联想,告诉大家不要忘记中华民族那段屈辱的历史,要奋发图强早日实现强军梦和强国梦!最高统帅的一席话无疑会激发起广大官兵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
宋代朱熹在福建漳州任知府时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思想开明,胸怀大志,始终关心党、关心人民、关心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
——《在第十八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引用的这两句诗是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朱熹题写在白云岩书院里的一幅对联。上联说儒者肩负社会道义,两袖清风,可昭日月;下联说儒者读书品万物、识时局,虽身在书斋却心系天下。这幅对联言简意赅地把儒者的责任以及应具备的境界和品质说得清楚明白。习近平在引用该对联时,将对象由“儒者”推广到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求大家要以开阔的胸襟和眼界对待自己肩负的责任,恪守为官从政的准则,始终心系党和人民的事业,做一个“无我”“忘我”有家国情怀的人。谆谆的告诫、殷殷的期望,通过引用朱熹的对联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暗用
只引用前人的语句而不说它来自哪里、是谁讲的、和谁有关,这便是“暗用”。
我们必须从工作的需要出发,从使用的人和职位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大批优秀干部,才能充分释放大家的智慧。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出自清人顾嗣协的《杂兴》诗,后面还有两句:“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它通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以小见大地、形象地揭示了万事万物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因而要用其长、避其短的辩证道理。习近平引用这首言辞浅近却富有哲理的诗,很好地阐释了组织人事干部只有以事择人才能人尽其才,选干部不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的观点。通过比喻(比方)阐明抽象的道理,这种方法非常符合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欣赏习惯。
在宣传和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不进行毫无意义的辩论,但它涉及对与错、政治原则问题,我们既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退避三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不行的!领导干部要敢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进行斗争。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名句,本指彈琵琶的女子的矜持与娇羞,后用来比喻大家都很关注的事情历时很久才出现并且还被遮遮掩掩,致使人们不能全面了解其真相。习近平引用白居易这句人们熟知的诗,把那些在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在关键紧要时刻藏头缩尾、不敢担当的领导干部的形象生动地勾勒了出来,从而严厉地批评了在宣传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方面,阵地意识不强、任凭奇谈怪论盛行和谣言扩散的现象。
“四风”问题最终是由理想和信仰的动摇引起的,“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做好思想政治建设,决不能放松,照亮党员干部的心灵,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建立牢固的思想防线,坚持革命理想大于天,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来自战国思想家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诚廉》,意思是说石头可以破裂开,但改变不了它坚硬的性质;朱砂可以磨成粉末,但改变不了它朱红的颜色。浅近的事例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事物与生俱来的特质本性,是不会因为外因而改变和衰减的。这句话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习近平以石坚丹赤为喻并推物及人,意在阐明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精神之“钙”不缺失,他坚贞高洁的品质操守就不会因为外因而改变,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正来源于崇高伟大的理想信念。把“四风”问题归因于理想信念的动摇,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实质根本。
眼见为实。欢迎广大记者朋友到中国来走走看看,继续关注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我们不需要更多的赞美,我们一直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正所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
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在自作画《墨梅》上题诗道:“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典型的托物言志手法,冰肌玉骨的梅花实际上寄寓着自己高洁傲然的情怀。习近平引用这首诗的后两句,意在表达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充分展现了大国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情怀。
干部群众对这种征求意见的反映也比较突出,就是河北干部“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
,要善于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啊!他们也足够聪明来弥补自己的缺点。我们是共产党人,如果有话要说,应该把它放在桌面上说,不应该像“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那样做。在许多人眼中,最重要的是自我保护,自我批评不仅没有好处,而且可能会让别人抓住把柄,还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为好;批评别人等于树敌,不仅会失去选票和人气,还会引火上身,甚至遭到报复,还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好。
——《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习近平的这段讲话由于是口头谈话,所以口语色彩比较明显,加之多次引用人们熟知易懂的民谚俗语,因而表达很接地气。“官本位”一词出现于上个世纪80年代,指的是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荣、以官为尊的社会价值观念。“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三句话,都是教人圆滑处世、明哲保身的所谓“格言”。由于这些劝世“格言”消极思想对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影响较大,有违党性要求,因此习近平要郑重其事地予以批评。
要强化程序观念,该报告的必须报告,该打招呼的必须打招呼,该履行的职责必须履行,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少些“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少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迈过锅台上炕”是我国北方地区人们常说的俗语。一般地讲,为了安全起见,厨房的锅台和卧室的火炕是不应该紧挨着的,中间必须用一堵墙隔开。因此,想走捷径“迈过锅台上炕”是不行的。习近平引用这句俗语形象地批评了某些人做事不讲章法程序,想跳过某些环节而一步到位的想法。
三、化用
“明用”和“暗用”典故都需要原原本本地引用前人的语句。如果没有现成的语句可以引用,就撷取、改动或熔铸前人语句从而创造出新的词语,这就是“化用”。化用典故由于既有所本又有创新,所以历来为人称道。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角色的大小反映了干部的思想、勇气和作风。有多大责任和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有“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这句话,它利用修辞学上的“互文”手法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拿国家俸禄的人应该为自己的苟且偷生、避事不为感到羞愧和耻辱。习近平将朱熹的两句诗整合成“为官避事平生耻”一句话,更加精炼地表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担当,绝不能遇事就避、推、躲、绕。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为官不为,就是领导干部官德上的耻辱。“为官避事平生耻”是成功化用前人成句的典范,现在已成经典语录被人们广泛使用。
有些别有用心、敌对势力的人还挥舞旗帜、高呼口号、制造舆论、迷惑群众,他们把改革定义为西方政治体制方向的改变,否则他们不会改革。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在这方面,我们要有远见,保持政治的坚定性,明确政治方向。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这段讲话有两处用典:“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暗用,语出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则是化用的一个历史故事,典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进攻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项羽的叔父)为了破解这个困局,便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宴席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项羽的堂弟)舞剑助兴,想趁机杀了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识破了对方的诡计,便找到樊哙(刘邦的侍卫)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在樊哙的帮助下刘邦终于逃离了鸿门宴。习近平引用这句话,意在借古喻今,提醒和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在经贸、人权、科技、宗教等问题上大作文章、混淆视听,妄图使中国改旗易帜。“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与“醉翁之意不在酒”同义反复,彼此呼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的讲话和文章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思想和阐述都很深刻,又言辞浅近、富有文采,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善于从诸子百家、唐詩宋词、民间谚语中引进名言,勾勒出完美无缺的名言佳句,将思想的合理性与语言表达的艺术性相结合。在新用典背后,充分的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
参考文献
[1] 刘建斌,薛萍主编.给领导干部的200句名言——习近平总书记用过的经典警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8月版.
[2] 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第一、二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2月版,2018年4月版.
作者简介:王旗(1963.12- ),男,汉族,四川南充人,本科,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