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雪梅
(柳州市柳南区潭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7)
初产妇在进入产褥期以后,乳腺炎是其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尤其是乳头凹陷的产妇发生乳腺炎的机率更高,产妇发生乳腺炎以后,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肿胀、疼痛以及出现硬结等情况,直接对母乳喂养产生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多数初产妇缺乏相应的机械性刺激,从而出现乳头皲裂的情况,并导致在进行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了避免乳头凹陷孕妇产后发生乳腺炎,我们应该给予孕妇相应的乳房保健护理[1]。本次研究对象为我中心70例乳头凹陷孕妇,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乳房保健护理和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产后乳腺炎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将我中心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观察的70例乳头凹陷孕妇设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初产妇,且全部产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础,将70例产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中35例产妇的年龄为(28.4±5.3)岁,常规组中35例产妇的年龄为(27.6±6.2)岁。并且全部产妇一般资料P>0.05,可进行对比。
对常规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对实验组产妇给予双侧乳房保健护理:与每晚入睡前使用温度适宜的湿毛巾为孕妇擦洗双侧乳头,每次进行擦洗的时间为3 min,擦洗之后为孕妇均匀涂抹液状石蜡油,之后指导孕妇进行伸展和牵拉练习。伸展练习:双手拇指分别放置于乳头两侧,之后由乳头的内侧向外侧进行缓慢牵拉,进行牵拉的部位应该包括乳晕皮肤以及组织,以促使乳头能够向外突出;将两个拇指防治乳头上下两侧,将乳头进行纵向拉开,连续进行5 min。牵拉练习:将一只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同时放置于乳头部位并向外进行牵拉,在进行牵拉的过程中注意使用另一只手将乳房拖住,每次练习反复牵拉15次为宜。
对两组产妇产后一周内的乳头皲裂发生率以及乳腺炎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对比。
使用SPSS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当P<0.05,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
实验组产妇的乳头皲裂发生人数为5(14.28%)例,乳腺炎发生人数为2(5.71%)例;常规组产妇的乳头皲裂发生人数为14(40.00%)例,乳腺炎发生人数为8(22.85%)例,P<0.05.
乳腺炎是孕妇产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一般乳头皲裂、乳汁淤积等情况都极易导致乳腺炎的发生,而乳汁淤积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产妇自身的乳头扁平或凹陷所致,并且由于乳头成扁平形状或是存在凹陷的情况,新生儿难以直接含接到乳头,也就会出现乳汁吸出困难的情况,进而导致产妇的乳房发生肿胀。在此情况下,淤积的乳汁则会导致产妇的乳腺管堵塞,进而细菌呢能够通过发生龟皲裂的乳头入侵至乳腺管中,从而导致产妇发生乳腺炎[2]。
从新生儿的角度来看,母乳中含有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新生儿以及婴儿最为理想的食品。给予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不仅能够促进婴儿对营养元素的消化和吸收,还有利于促使婴儿的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提高。但是由于产妇存在母乳喂养受阻的情况,导致新生儿不能接受母乳喂养,所以对孕妇进行乳房保健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3]。因为乳头存在凹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乳头根部的韧带过紧,而相应的按摩和牵拉能够使孕妇乳头根部韧带进行放松,从而逐渐缓解产妇乳头凹陷的情况,进而有利于促进实现婴儿母乳喂养,不仅能够改善产妇的临床症状、缓解产妇的痛苦,也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4]。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产妇的乳头皲裂发生人数为5(14.28%)例,乳腺炎发生人数为2(5.71%)例;常规组产妇的乳头皲裂发生人数为14(40.00%)例,乳腺炎发生人数为8(22.85%)例,P<0.05.
综上我们认为,给予乳头凹陷孕妇进行乳房保健护理,能够降低孕妇发生乳头皲裂的几率,并能够降低其在产后发生乳腺炎的几率,有利于促进产妇母乳喂养进程的顺利,并保障产妇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