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39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2019-02-11 20:47郑州市中心医院450000李海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裂孔巩膜玻璃体

郑州市中心医院(450000)李海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9例,男14例,女25例;年龄46~79岁,平均(62.33±8.18)岁;Gass分期:Ⅱ期8例,Ⅲ期13例,Ⅳ期18例;裂孔直径:>700um:7例,400~700um:14例,<400um:18例。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平卧位,滴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实施表面麻醉,用静注维酮碘(浓度:0.025%)清洗结膜囊,球后麻醉,覆盖贴膜,沿睑裂将贴膜经结膜剪剪开,以开睑器行开睑处理,作25G三切口,分别于颞上方、鼻上方、颞下方行切口,将距角巩膜缘约3.5~4mm部位球结膜和巩膜错开约1~2mm,斜向刺入巩膜,垂直进眼球,插入套管,撤出穿刺刀,于颞下方放入灌注头,分别于颞上方及鼻上方置入导光及玻切头,注入适量曲安奈德至玻璃体腔行染色处理,于角膜表面涂抹黏弹剂,搁置全视网膜镜,经导光导引,浑浊玻璃体经玻切头切除,人工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尽量切除至周边,注入曲安奈德实施后极部染色,于角膜表面搁置角膜镜、固定,黄斑区经44G眼内镊剥除至上下血管弓区内界膜,轻柔按摩裂孔周边网膜,尽量缩小裂孔,气液交换,待指测眼压至Tn后撤除套管,以棉签按压切口,明确无出血及漏气,均匀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术眼包扎,术毕。

1.3 观察指标 统计术前及术后3个月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压及最佳矫正视力 术后3个月本组眼压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增高(P<0.05)。见附表。

2.2 并发症发生率 本组均未发生眼内炎、视网膜脱离、医源性裂孔,仅1例发生玻璃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6%(1/39)。

附表 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s)

时间 例数 眼压 最佳矫正视力术前 39 13.93±1.02 0.13±0.04术后3个月 39 14.16±1.14 0.35±0.11 t 0.939 11.738 P 0.351 0.000

3 讨论

特发性黄斑裂孔已成为中老年群体丧失视力的重要病因。玻璃体切割术为临床治疗黄斑裂孔的常用措施,但有研究发现,特发性黄斑裂孔可于病理状态下引发黄斑前膜,对黄斑裂孔闭合产生不利影响[1]。近些年,随医疗技术持续发展完善,临床尝试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时对视网膜内界膜予以同步剥除,期望可促使黄斑裂孔闭合,加速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2]。同时,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术可缩短手术时长,术中对巩膜予以直接穿刺,无需行缝合处理,且该术式创伤较小,可最大程度减少对眼内组织造成的干扰,降低感染及切口嵌顿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另有相关研究表明,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及内界膜剥除术密闭性较好,可迅速实施切割处理,且术中可维持眼内压稳定,对眼部刺激较轻微,利于缩短术后康复用时[3]。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本组眼压水平与术前无显著差异,但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显著提高(P<0.05),表明采取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予以治疗,可避免患者眼压异常波动,并改善其视力水平。此外术后并发症方面,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玻璃体出血,无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发生,表明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及内界膜剥除术联合治疗方案不仅能有效提升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视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联合采取微创后部玻璃体切割及内界膜剥除术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予以治疗,可避免影响其眼压,能有效提高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水平,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裂孔巩膜玻璃体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裂孔在黄斑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复发嵌顿再手术一例报告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