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中心血站(525000)黄玉婷
1.1无偿献血者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本血站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之间的无偿献血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无偿献血顺序不同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所有献血者均一次穿刺成功,采血过程中无渗漏形成血肿的问题发生。观察组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在18岁~31岁,平均(26.18±4.28)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在19岁~34岁,平均(26.89±4.18)岁。本次实验调查中,各组的年龄资料、性别资料等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1.2.1穿刺点按压方法 对所有献血者穿刺点进行按压处理:用绷带加无菌止血贴三指直压法按压穿刺点,完成采血操作后迅速拔出针头,在针头离开皮肤后用绷带缠绕在贴有止血贴的釆血针眼上,在针眼与远心端相距约0.5cm的位置与血管平行直压在血管上,拇指朝上托住上臂,确保同时按压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告知献血者伸展肘部,不能按揉,按压时间约10~15min,结合无偿献血者年龄、凝血功能及口服抗凝药物史等,考虑是否应该多按压一定时间。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服务:告知无偿献血者按压步骤,完成采血操作后拔出针头,并告知其按压好,不能移动,按压的时间保持在10min左右。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采血时动作要快速,与无偿献血者交流时的语速比较快,为无偿献血者留下动作流畅、技术熟练的印象,但是不同无偿献血者应该结合其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专门为无偿献血者增设采血座位,以有效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便于护理人员与献血者积极地沟通和交流,明确告知其正确按压的方式。与无偿献血者沟通过程中,应该一直面带微笑,语速要适中,体现出亲切的态度,并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无偿献血者有哪些注意事项,为其留下良好的印象,以便更好地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最大程度上促使献血者重复献血。
1.3观察指标[1]拔针后15min观察穿刺点是否形成瘀斑、血肿等情况,按其程度不同分成轻度、中度与重度三个层次。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为每名无偿献血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内容主要有护士的态度、沟通语言是否亲切、护士采血技术如何、指导按压采血点等方面,最终整理得到结论。满意度共分成满意、比较满意与不满意三个等级,体检者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采用卡方检验,表示为[n(%)],最终统计学结果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按压后出现血肿或瘀斑的情况对比 观察组按压后出现血肿或瘀斑的发生比例(2.2%)低于对照组(8.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体检者的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93.3%)相比,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8.9%)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采血后按压穿刺点一般护理与优质护理的效果可以发现,实行优质护理之后采血点出现血肿、瘀斑等问题的几率为2.2%,明显低于一般护理出现几率8.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无偿献血者满意度对比,实施一般护理的献血者其满意度为93.3%,而实施优质护理的献血者其满意度为98.9%,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提示在无偿献血过程中,为无偿献血者提供优质护理非常必要。
综合以上内容可见,不管是对于临床患者,还是对于无偿献血者,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2]。在为患者或无偿献血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士应利用最真诚的态度去面对献血者,用最优质的技术服务献血者,使其充分感受到自己被信任、被尊重,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无偿献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