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检验方法对慢性肝病的检验结果分析

2019-02-11 18:05:34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450000冯煦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验法化学发光胶体金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450000)冯煦

祖国医学中,慢性肝病被纳入“膨胀”、“胁痛”以及“黄疸”等范畴之中,可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损害[1]。并且,慢性肝病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其发病通常和瘀、毒、热以痰等因素密切相关[2]。因慢性肝病的危害性比较大,能够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所以,临床医师应当重视本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工作,让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正确的诊治,从而有助于抑制其病情进展,降低传染率,促进病情早日恢复,提高预后效果。目前,PCR检测法和胶体金层析法等手段在慢性肝病中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但不同的检测手段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为此,笔者将以9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对象,着重分析3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慢性肝病患者,择取自2017年2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病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病例分成3组,A、B、C各组均有30例。当中,A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4~67岁之间,平均(45.26±10.17)岁。B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3~66岁之间,平均(45.02±10.36)岁。C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4~66岁之间,平均(45.37±10.62)岁。患者入院后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05年)》[3]中的慢性肝病诊断标准,有完整的病历资料,依从性良好,能够积极配合完成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此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3组的年龄和就诊时间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采用PCR检测法,详细如下:取待测样本,100ul,利用核酸提取液A(100ul)进行稀释,然后再以13000r/min的速率进行离心处理,15min后,弃去上清液,并加入核酸提取液B(25ul),充分摇匀,并加热至100℃,保持10min。此后,再以13000r/min的速率进行离心处理,2min后,取HBV-cDNA反应液(18ul)、Taq酶(2ul)、氯化镁(3ul)以及荧光探针(3ul),并将之加入到离心管中,充分摇匀后进行离心处理,并以26ul/管的量进行分装。分别取样本以及标准品适量,并将之加入到反应管中,待充分混匀后,利用荧光PCR仪完成PCR扩增反应处理,流程为:首先,于50℃环境下保持1min,然后于94℃环境下保持5min,此后于93℃环境下保持30s,最后于60℃环境下保持1.5min。根据上述温度以及时间反复进行40次。若D值<38,即可判定为阳性[4]。

B组采取胶体金层析法,详细如下:对胶体金进行制备,利用蒸馏水将氯金酸进行充分的溶解,控制浓度为0.01%左右,然后取液体约100ml,并加热至沸腾,此后,再加入1%柠檬酸三钠(1ml),继续加热,待液体的颜色从白色转变成为蓝色直至红色时,提示胶体金溶液制作成功。于室温下保存胶体金溶液,使之冷却。将IgM抗体均匀铺在测试条上,并将之和吸水滤纸以及硝酸纤维素膜进行重叠放置,同时粘贴于白色塑料片上。以1∶10的比例混合患者的血清以及生理盐水,将测试条加样端浸入血清当中,待5~10min之后对结果进行仔细的观察。判断标准[5]:阳性为红色“+”,硬性为红色“-”。未显示红色,提示测试失败,需重新进行检测。

C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实验法,即:选择cobas e601型的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由“瑞士罗氏公司”提供,对样品进行规范化的检测,需严格按照相关说明书中的内容进行。

1.3评价指标 对3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比较各组的阳性检出率。采取问卷调查法评估3组对检测结果的满意程度,分值为0~100分,比较满意≥90分,一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s),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阳性检出率分析 A组的肝病阳性检出率为96.67%,比B组的73.33%以及C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的阳性检出率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满意度分析 A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67%,比B组的80.0%以及C组的83.33%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目前,慢性肝病在我国临床上比较常见,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对于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来说,其在发病后都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只有少数患者存在头晕目眩、面黄肌瘦、恶心呕吐、身体疲劳以及发烧等症状。因部分患者的症状和感冒类似,所以,极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导致本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降低。相关资料中提及,慢性肝病具有虚实相兼的这一临床特点,并以肝功能损伤与肝纤维化等为主要病理改变,若为女性患者,比较容易发生月经不调以及低热的情况,而男性患者则比较容易出现性功能减退亦或者是紊乱的情况。因慢性肝病具有传染性,且患者在发病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不仅能够损害其身心健康,同时还会影响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所以,临床应当加强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早期正确诊治的力度。

对于慢性肝病的检测方法,临床比较常用的有PCR检测法、免疫化学发光实验法和胶体金层析法等。当中,PCR检测法能够利用病毒的DNA片段于体外进行扩增,同时结合电泳技术等,具有敏感性高、操作简便、特异性强与快捷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且有助于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的病情提供重要指导。在刘欣的研究[6]中,选择了慢性肝病患者共108例,将之随机分成3组,每组36例,分别采取胶体金层析法、免疫化学发光实验法和PCR检测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胶体金层析法检出阳性79例(73.15%)、PCR检测法检出阳性102例(94.44%)、免疫化学发光实验法检出阳性91例(84.26%),通过比较发现,患者PCR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表明,在慢性肝病中采用PCR检测法可取得比胶体金层析法和免疫化学发光实验法更显著的成效,有助于提高阳性检出率。此研究中,A组的阳性检出率比B组和C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这和刘欣的研究结果相似。A组的患者满意度同B、C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PCR检测法的运用,可显著提高慢性肝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胶体金层析法和免疫化学发光实验法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积极采取PCR检测法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检验,可有效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并且此法还具有敏感性高、操作简便以及特异性强等特点,能够为慢性肝病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采纳。

猜你喜欢
实验法化学发光胶体金
一种碱激发混凝土的实验法配合比设计和性能研究
胶体金在钩体病监测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在我校护理学生中开展病例追踪式见习的思考
用“实验法”导入物理课堂上的几点应用
纳米金催化Luminol-AgNO3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盐酸阿米替林
壳聚糖印迹树脂固相微萃取/化学发光法在线测定废水中Cr3+
A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及应用
新型B族链球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临床应用评价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
HCG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