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娟
(河南省濮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濮阳 457100)
电子胎心监护(EFM)是利用电子设备,连续地、动态地观察和记录胎心率的变化的手段,是临床监测胎儿心率的一种即无创又简便的方法。通过连续动态的监测,最大可能获得胎儿在宫内的状况,根据胎心率的变化掌握产程中胎儿的变化。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参与研究的120名产妇,采取全程胎心监护,观察组60例,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数2人,窒息率为3.3%,而对照组新生儿窒息6人,窒息率为10%,收到良好效果,且是一种无痛简单的产程观察方式,是确保新生儿预后的关键,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收集我院在年龄23—36岁,平均孕39周,单胎头位,没有妊娠合并症,没有阴道分娩禁忌症的120名待产妇,随机抽为两组,每组60人,一组为观察组,全程对产妇进行胎心监护,一组为对照组,实行传统间歇性胎音听诊法(IA)进行检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入院即进行胎心监护,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接受胎动、宫缩及胎心信号,对每一个孕妇每天至少胎心监护一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等宫口开大3cm时送入产房到胎儿顺利娩出实行全程监护。对照组实行传统胎音听诊法进行检测,宫缩结束后30秒,开始用专用听诊器听诊,每次15 min ~3 0 min,至胎儿娩出。
观察组参照《胎儿电子监护学》胎心监护法对胎儿窘迫图形进行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可诊断为胎儿窒息:① 重度心动过缓:胎心率减慢呈现大于5分钟到10分钟持续时间,且每分钟小于100次;② 胎心率基线变异消失;③ 典型的、连续的迟发减速发生,或者重型的迟发减速,基线发生严重变异或者是加速消失,提示胎儿宫内窘迫严重,要及时处理,实施剖宫产或者做会阴侧切,迅速娩出胎儿。④ 重度变化减速:胎心率每分钟的次数呈60~70次递减,或胎心率不稳,忽快忽慢,快时达到180次/分,慢时小于100次/分,都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要迅速做出对症处理。
对照组行传统间歇性胎音听诊法(IA):① 胎心率超过180次/分,或者小于100次/分。② 羊水有污染,或者胎儿有脐绕颈。新生儿窒息评分:依据《妇产科学》相关规定,在新生儿娩出1、5、10分钟时,分别给予阿氏评分测定,1分钟时,阿氏评分为4—7分为轻度窒息,重度窒息为0—3分。
经过对比观察,观察组60名产妇中,新生儿窒息2人,窒息率为3.3%,,对照组60名产妇中,新生儿窒息6人,窒息率为10%,重度新生儿窒息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3例,重度窒息率为5%,观察组胎儿窘迫漏诊率为0,而对照组的新生儿窘迫漏诊率为4%,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电子胎心监护是产科分娩最常用的监护胎儿宫内安危的手段,是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措施是防止新生儿窘迫的最有效图径。
但宫缩时,肌肉收缩紧张导致胎心音正常传导阻隔,听诊心音监测不到,第一产程时宫缩时长和音阶时长没有规律,宫缩强度不一,根据平均时间的平均心率,漏诊率很高。
电子胎音心监护是一套电子系统,遵循“评估、监测、宫内复苏、再评估”等原则,克服了传统间歇性听诊胎心音,宫缩时听不到的局限。两个贴肤的探头,一个绑在子宫前端,一个在胎儿的背部,经过压力感受器的监测,对宫缩的强度和时长、宫缩间歇的时间进行了系统的记录;对胎儿的胎心做到详细监护,对胎心过慢或存在其他问题,及时提示,可显著减少胎儿窘迫的漏检率。
上述研究结果表时,两组产妇中,观察组的窒息率为3.3%,而对照组窒息率为10%,全程实施电子胎心监护,尤其是第二产程时,宫缩频繁,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变低,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发生宫内缺氧现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改善了新生儿的预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住院发生率和因缺氧造成的新生儿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