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93例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9-02-11 17:04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471000李浩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蓝光黄疸胆红素

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471000)李浩文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新生儿时期受到胆红素代谢异常的影响,导致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导致患儿出现皮肤黄疸、黏膜黄疸和巩膜黄疸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其中生理性黄疸通常情况下都能够自行消退,但病理性黄疸则会长时间持续反复出现,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疗[1]。临床上常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但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为了改善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的其中93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别采用蓝光照射和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93例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根据患儿家长的个人意愿分为45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日龄2~23d,平均日龄(12.64±4.35)d,体重1.8~4.3kg,平均体重(2.5±0.6)kg;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日龄2~24d,平均日龄(13.17±4.39)d,体重1.9~4.4kg,平均体重(2.6±0.4)kg;本次试验研究所纳入的患儿均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儿在性别、日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本次选取的93例患者都参考《使用新生儿学》当中病理性黄疸的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所有新生儿家长均签订了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生理性黄疸患儿,合并有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的患儿。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入院后都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并根据患儿的具体检查结果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保温措施进行保温处理,给予患儿常规补液和营养支持,维持患儿机体的酸碱平衡,对于出现感染的患儿,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抗感染治疗。

1.2.2 对照组 对照组的45例患儿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本次蓝光照射治疗选择双面光疗,蓝光照射的温度大约在30度~32度之间,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对患儿实施蓝光照射治疗时,需要采用黑布将患儿的眼睛和生殖器进行遮挡,照射时,灯光与患儿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20~25厘米左右,进行蓝光照射时,还要尽量保持光照的照射范围宽广和皮肤受光的均匀,一天照射一次。

1.2.3 观察组 观察组的48例患儿实施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其中蓝光照射治疗如上述对照组所示,茵栀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所示:给予观察组的48例患儿由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国药准字为Z11020607的茵栀黄口服液进行口服治疗,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5ml。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显效:患儿的黄疸症状完全或者基本消退,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的黄疸部分消退,相关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下降但没有降到正常范围之内;无效:患儿的黄疸和临床症状没有好转,血清总胆红素没有明显的下降[2]。

1.4 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文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值的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n(%)]表示,采用卡方值X2进行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当中的主要成分包括茵陈、栀子、黄芩苷、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能,将茵栀黄口服液应用到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当中,能够有效的消退患儿的黄疸,改善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从上述结果当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相关的同类研究中97.8%的临床总有效率基本一致[3]。

总而言之,采用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蓝光黄疸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