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斌,葛传光
(1.石河子大学 师范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石河子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候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1]121无论是历史和现实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总是建立在先进的思想与现实的需求相契合的基础上的。新时代“双一流”建设,当然离不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变迁与新时代高等教育战略思想引领的交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全社会、全国人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目标也发生着新变化。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多选择的教育,构成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回应的重要命题。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他在2014年5月4日考察北京大学时还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3]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当代中国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刻把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内在属性,这是关乎到“双一流”能否建成,能否使中国的大学真正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的战略性问题。
“双一流”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其性质和方向则决定着大学最终的成败得失。
从社会基本结构视角来看,大学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和方向是由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从历史到现实,尽管不同大学的育人方式和文化传承有别,但其受制于经济基础,为谁服务的性质从来就是存在的。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我们的“双一流”建设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从价值取向的视角来看,大学是学术文化的殿堂,大学的精神气质特别是其向社会传导的价值观,对社会影响甚大。正因为如此,大学所倡导的价值文化就更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不能不承认,由于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大学讲坛上一次次把所谓“自由”“创新”作为批评现实中国的话题,将一些灰色的甚至错误的价值观传播在课堂和讲坛。这种传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可轻视,因为这是以一种学术研究的形态夹杂着对人的信仰的颠覆性重塑,这种颠覆性效应甚至会从学校蔓延到社会。如何整合“双一流”建设的内部和外部资源,将政治属性内化为“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义,确定为其建设的根本方向,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中的方向性问题。高校党的组织要从中国和世界的大势出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文化先进性全面渗透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诸方面,通过深化把握“双一流”内在规律,凝聚人心,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进而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迈进。
第二,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4]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撩开历史的迷雾和假象,帮助人们正确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其主要功能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的价值底蕴,这一价值底蕴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对于大学来说,从根本上,就是要在批判错误的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意识形态的较量和斗争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讲坛讲座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特别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更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指导、引领、评判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
第三,需要我们不断强化立德树人的办学定位。要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生活实际,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教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引领同学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文化活动、每一次社会实践中都能让青年学子们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伟大,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坚定理想信念,日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功立业。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术共同体。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特别是现代大学,是推动人类揭示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重要动力源。被喻为现代大学之母的德国洪堡大学,其创立宗旨就是出于历史上大学学术研究不够的原由而提出研究与教学相统一,这也是最早的研究型大学样本。正是这所学术味甚浓的大学,吸引了爱因斯坦、黑格尔、马克思等来学习工作,产生了包括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在内的三十余位诺奖获得者。
为何大学能成为或者必须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和引领者?
一是因为大学是由一批报效国家、追求真理、醉心学术的人所组成。在他们眼中,唯有追求真理是最大的梦想。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趋炎附势,只是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于前进。钱学森、王选等一批中国学者的成就,正是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
二是因为大学主要的活动就是学术活动。大学的学科建设、学术组织以及教学和社会实践,都是围绕着学术问题展开的,都是为了解决科学和现实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不断向前。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对于大学学者包括学生,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这正是大学不同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特质。
三是因为学术是评价大学层次和地位的一个标尺。一所大学办得如何,当然有多方面的考量,但其中一个核心权重就在于其学术水平如何。这种学术水平和标准当然是可测量和评判的。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强调“双一流”的中国特色,是不是就此否定“双一流”的学术标准了?显然不是,真正的问题是过去我们往往照搬照抄西方的学术标准,而不考虑中国的学术传承和现实发展,尤其是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更是缺少中国话语权。在当前创建“双一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向世界,在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中西互动,将中国的学术成果和优势及时总结推广到学术评价层面上。在新时代,如何既找准世界学科学术的前沿方向,又聚焦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重大问题,不断提升“双一流”建设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彰显“双一流”的学术属性,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不断强化科学理性精神。不可否认,社会已处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代,由此衍生的功利化的浮躁已经浸入学术殿堂。对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精神、学术诚信的教育。要通过制度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学术浮躁的监控,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学术不端,还中国大学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要通过对追求科学、不计功名的优秀学者的宣传,通过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阐释,对青年学生进行学术规范的严格训练,构建当代中国大学的学术规范和诚信精神。
第二,全方位地大力推进创新。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确实,对于大学的学术追求来说,其第一天职应当在于创新。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跨学科资源整合,尤其要瞄准现代科学前沿问题,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要重新调整和优化学科体系,建立学术导师制,培养青年学生创新意识;要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在大学全方位高扬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要将创新作为评价学术成果的根本权重,改革职称评价体系,有条件的可实行代表作评审制,改变过去重数量轻质量,容平庸伤创新的成果评价方法。
大学存在及其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大学必须有特殊的书卷气、学院气,必须有一批人心无旁骛地做学问。但对此不能简单化、片面化理解,尤其是在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学者、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绝对无条件地与世隔离。
强调大学的社会属性,首先是因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机构、要素所组成的社会有机体。各要素、各机构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一个社会机体的存在和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而言,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社会各要素的有机整合,否则就可能出现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的现象,甚至出现由于某一个方面的短板,而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有机体的总体发展。如目前生态问题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就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运行。再如由于历史、区域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边远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大,就会影响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对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而言,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我们的高校能否解决和回应社会重大关切,能否开风气之先引领社会进步?所有这些,都涉及到大学社会属性和作用的发挥。
强调大学的社会属性,还是由社会主义发展价值理念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发展当然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般属性,但同时还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属性。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习近平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着重大而特殊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培养人的,是为人民服务。一所大学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关键是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在当下,如何不断发挥和强化大学的社会属性,需要我们努力思考并做到:
第一,不断强化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理念,持续地为解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实践问题而发挥作用。当代中国正进入“两个一百年”的关键时期,各领域都在蓬勃发展。但发展总是与问题相伴相生,发展得越快出现的问题越多,并且发展以后出现的问题比发展之前的问题还更复杂,因为发展层次不一样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发展既给我们带来欣喜同时也带来挑战,我们不怕挑战,但怕的是“没有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的责任就更加重大了。当前,我们要发挥高校的人文传统优势,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方面展现作用。我们要通过高校跨学科的人才和学科优势,集中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这包括全球化问题、供给侧改革问题、小康社会建设问题、社会治理现代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既包括理论,又与现实紧密关联,难度很大。另外,还包括区域性、行业性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的大学都不能视而不见,都必须有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进行各种调查研究,将社会重大问题作为学术研究的风向标,不断地深度融入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进程中。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大学更有温度。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情结,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应当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为此,我们要在设计和优化学科布局、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式创新上,更多地符合青年就业创业的需要,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更实用的能在就业中一显身手的知识结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破除一种观念,就是认为教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可能会降低学校的学术质量和水平。这是一个伪命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体会不深,对知识的未来走向理解不透,对社会的新的诉求没有切身的感受,谈何掌握新的前沿科学知识。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早就深刻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5]732另外,大学的存在和发展要让更多的人民有所得、有所获,就需要把教育公平化为实践举措。
第三,坚持将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就客观现实来说,现在的在校大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由于高考的重压,大部分家庭会选择让学生专心学习,不要过问社会和家庭问题。这些孩子一旦进入学校,势必会出现知识和能力的盲点。他们缺少与别人打交道的经验,对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缺乏体悟,更缺少关注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雄心壮志。为此,我们要加强国情教育,组织更多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要将课堂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找到共生共建点,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关注人民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习近平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大学何以要凸显文化属性,这是因为:
其一,没有先进文化,大学就难以承担起推动社会创新和进步的重任。从本质上来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最关键的是体现着人的创造。从中外历史上看,大学的产生,就在于大学的精神创造着、推动着世界的进步。无论是蔡元培先生所提及的“大学者,研究学问也”;还是张伯苓先生提到的“大学者,非大楼也,而是大师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进步,这同大学的文化创新当然密不可分,但还是要看到,过去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是不同程度地依靠传统发展方式,依靠拼人力、拼资源、拼时间而推动发展的。这样的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当今,讲创新,首先需要培养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方法,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大学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创新者不是天生的,总是要通过一定的环境和方式来养成的。而能够胜任这一工作的,当然就是大学,特别是中国的一流大学,更是以文化创新为己任的。
其二,没有先进文化,大学就会对社会价值的混乱和撕裂无能为力。当代中国正处于急速变革的时代,特别是信息网络化和全球化的狂风暴雨,正带来资源配置和社会分工的巨大变化,给人们的价值观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放任自流,就可能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会影响到我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为此,就需要我们不断培育和建设先进文化,加大对各种思潮的引领。这一伟大而神圣的任务,当然也需要大学发挥作用。因为先进文化的建设,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立即完成的,而是需要深厚文化积淀,需要批判性思维,需要有放眼世界的视野,所有这一切都需要大学去寻找。大学的跨学科学术机构,大学的对真理的追求精神,大学的严谨求实的学术底蕴,都会为先进文化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不断强化大学的文化属性,充分发挥大学作为文化创造的示范地的作用,还需要努力做到:
第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传播。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如何,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在数千年历史风云际会中能够勇于抗争,勇于进步,永不坠青云之志,就在于中华民族流淌着中华优秀文化的血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深深地印铸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含中华优秀文化在内的先进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系统,需要深入人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还需要发挥大学学科学术优势,需要从历史、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度研究,使得核心价值观建立在雄厚的学术基础上,让人们在学术与思想的更深的层次上,领会其内在底蕴。
第二,直面当今文化思潮,不断用先进文化去影响人、凝聚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都在发生着新变化,整合人们的思想,形成统一的理想和意志,必然有着许多挑战。如果轻视这些问题的出现,轻视一些灰色的甚至错误的价值言论的危害,我们就可能会犯历史性错误。对此,“双一流”建设不能在象牙塔中自说自话,更不能对直面而来的多样思想、思潮无动于衷,而应当深入研究各种社会思潮出现的原因,通过理论辩证和实践检验,运用先进文化去引领各种文化思潮,让人们在复杂的思想环境下,学会辨别,学会领会,从而不失定力。
第三,遵循文化建设规律,积极推进文化创造。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利润最大化已经在各个层面上对人们产生影响,为此就更需要“双一流”建设顶得住各种压力,真正开出一片能净化人们灵魂的学术文化圣地。要倡导大学师生,带着文化敬畏之心去从事学术研究,对每一个考证、每一个论断、每一个观点,都能深入细致地研究,不唯风所动,不唯利所动,真正使得大学的每一个文化创新项目都能经得起历史考验,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正能量、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