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林,李云义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1)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职业教育,也是一种育人机制,它不同于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它重点是是企业与教师充当师傅的角色,学生既是徒弟,同时它又是强化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一种人才培育模式。它重在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时候又能接触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将技能与岗位对接,对就业市场的高素质人才紧缺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对高职模具专业现代学徒制前景、问题、优势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一系列探讨。
课程偏离企业、学生专业课程安排不合理、就业导向不清晰、专业定位不明确。很多高职模具专业学校对这一环节不够重视,导致学校与企业严重脱节,影响了学生的就业,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在指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要先对模具企业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了解模具企业的发展现状、岗位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的变化,从而制定出合适的人才计划方案,并与企业相关人员一起针对市场需求指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相关专业课程。
高职模具专业不再是高职院校的独角戏,必须整合企业、合理利用资源。目前大多数校企合作关系来看,双方合作处于较浅层面。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学生岗位技能和实习就业机会,而模具企业是盈利机构,希望学校提供技术培训和人才资源,追求利润降低成本,生产订单较多时对学校的要求不一样。总之,学校缺少对企业对接又能对学生提供长期技术服务的教师,企业不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计划,没有优质的课程规划,使学生的培养质量无法达到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怎样让校企合作更深入是难点。
教师的技能水平、实训条件、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了教师的整理质量,如果没有持续性的政策支持和合适的配置制度,就会很大程度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所以,提升教师的技能和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制度是关键。
(1)学校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制定和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首先弱化了教师技能水平的短板,其次教学方向、教学结构、教学管理及评价的改变让学生更早的了解企业生产的流程、工艺、岗位需求,学生在毕业后可以轻松就业,提高了就业率,提高了就业的整体质量,降低了企业培养员工的成本,实现了双赢。
(2)师傅带徒弟模式以生产带动学习,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他们一边学一边做,他们这些项目的执行者,拥有清晰的方向和思路,遇到问题当场有师傅帮助解决,课后也有老师和企业师傅指导,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传统教学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3)课程融入了生产,学生在锻炼技能的时候又能得到一定的生活补助,减少了家庭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学徒制比较独特的地方。
目前高职模具专业现代学徒制还处于一种积极摸索的阶段,有些学校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要想取得成功还需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
(1)明确学校与企业的责任分工。学校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推荐优秀毕业生,加强对学生素质和技能培养,降低企业新进人才成本;企业根据需求订立培养计划、改善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2)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的支持,法体现在法律和制度上对实施的学校和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比如减免参与企业的部分税收。
(3)建设模具专业教育基金。学校可以自筹或者向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申请专项资金用来改善各环节出现的资金短缺现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各省的技能大赛,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还能提高见识。
(4)建立校企评价体系。学校和企业组成考核评价管理机构,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对发生的问题一起探讨解决,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考核。
综上所述,高职模具专业现代学徒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校和企业都有莫大的好处。现代学徒制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明确校企责任是关键,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和更深层次的合作是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必要条件。